毛茸茸的小精灵(偶遇美丽的小精灵)

很庆幸24-240的头竟能把这个偶然遇到的小家伙拍下来。这个小精灵站在湖边的栏杆顶上,小得叫你能忽略掉。回来把照片拿到电脑上放大,才看清楚这小家伙嘴里竟然叼着一只小虫子。怪不得它那么趾高气扬。

毛茸茸的小精灵(偶遇美丽的小精灵)(1)

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我们这里一直叫这种鸟儿白倩狐。其实它的学名叫白鹡鸰。有谁知道“鹡鸰在原”这个成语?后面再说。查资料,鹡鸰,为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鸣禽,全身长只有可怜的18厘米,翼翅展开来也只有30厘米左右,体重呢,也只是约23克。

毛茸茸的小精灵(偶遇美丽的小精灵)(2)

小小嘴里叼着一只小虫子。

其实我觉得我们一直叫它白倩狐是最合适的,也是有道理的。

白,是它通身白多于黑,脸是白的,额头是白的,肚子也是白的,翅膀上还有白色的斑点。白得像雪,像充满仙气的云朵。脖子下的那一抹黑倒像是围了一块得体的围脖,更衬出周身白的纯净,白的美丽。

倩,就不用说了,就是漂亮。没有哪一种鸟是丑的。白倩狐也不例外。就连那清脆、尖利的鸣叫也是那么美。轻盈、灵动又迅捷的飞翔,流水一样清澈的叫声,让人世间多了多少乐趣。所以,《诗经·小宛》早早就写道:“题彼脊令,载飞载鸣。”

狐,是说它的机灵。就那么小的个头,聪明机灵得像摸不着的风一样。它拒绝与人相处。它有自己的家园:河流、湖泊、水塘、沼泽以及湿润的田野。

毛茸茸的小精灵(偶遇美丽的小精灵)(3)

白倩狐在古人那里,叫“脊令”(与鹡鸰同)。《诗经·小雅·棠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意思是说,脊令是生活于水边的鸟儿,假若困在缺水的原上,就会鸣叫求助,如同兄弟相助、以解急难。鸟儿们总是喜欢群居并结伴栖息。鹡鸰也是。朱熹的《诗集传》说:“脊令飞则鸣,行则摇,有急难之意,故以起兴。”所以,古人在《禽经》中说:“鹡鸰友悌”。于是,鹡鸰便象征着兄弟情同手足、互解急难。“鹡鸰在原”也便成了一句成语。

杜甫《得舍弟消息诗》一诗中写道:“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鹡鸰诗”即指此。

鲁迅先生在《徬徨·弟兄》也这样写道:“你还是早点回去罢,你一定惦记着令弟的病。你们真是‘鹡鸰在原’。”

网上查资料,这小小的白倩狐的寿命居然有10年之多。

轻如羽毛的白倩狐在禽类里这么长寿,或许是有原因的:因为美,因为机灵聪慧,因为远离伤害,还因为它给了我们“鹡鸰在原”这个简单而意味深长、永远不老的成语。

毛茸茸的小精灵(偶遇美丽的小精灵)(4)

有本事你也给我捉一只这么小的虫子来!

毛茸茸的小精灵(偶遇美丽的小精灵)(5)

显然是在炫耀自己的食物。

毛茸茸的小精灵(偶遇美丽的小精灵)(6)

小精灵站在湖边的栏杆顶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