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外景地(走进红楼梦去往扬州城)

白居易有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是词人白居易对江南的评价,对他来说,江南花开胜过火焰,江南春水胜过蓝天,诗人虽多次来到江南,但是对江南的景色却是百观不厌。古代交通工具有限,能多次来到江南,说明江南的景色实在怡人,让人流连忘返。

南朝诗人谢眺有诗云:“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意思是说江南有块极佳的地方,因其极佳的地理位置被许多帝王选做都城。此句主要是赞美了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历史印记。但是,江南除了南京,还有大名鼎鼎的扬州,李白有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的日子,春光无限,扬州在万物生长的季节更显俏丽。

古往今来,涉及到扬州城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本文就从《红楼梦》为对象,去梳理一下那些书中跟扬州有关的人事。

红楼梦外景地(走进红楼梦去往扬州城)(1)

一、黛母仙逝之地

《红楼梦》第二回的回目便是“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本回提到林黛玉一家因林父工作的关系,全家搬到了扬州城居住。搬来才一年光阴,黛玉母亲就一疾而终了,黛玉被迫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虽说黛玉家里还有几位姨娘,但是对于生性敏感的黛玉来说,姨娘的关心关爱根本无法与生母的爱和关怀相提并论。

人有生老病死,黛母虽然无法陪伴黛玉至出嫁,但她的一生也过得美好顺遂。黛母出生在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家,从小锦衣玉食,父怜母爱。到了择偶出嫁之际,也顺利嫁给了即是钟鸣鼎食之家又是名门望族出身的林如海,有生之年都生活在风景美如画的江南。虽在死前疾病缠身,但一有丈夫关爱垂怜,二有黛玉侍奉汤药于左右,三有扬州作为养病之地。用古人的话说,黛母称得上死得其所了。

红楼梦外景地(走进红楼梦去往扬州城)(2)

二、黛父为官之地

黛玉之父林如海,他为官之地便是在扬州,担任巡盐御史。书中有详细交代,原文如下:那日,(贾雨村)偶又游至维扬地面,因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字表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饮点出为巡盐御史,到方一月有馀。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思,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鸣鼎食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黛父之所以会来到扬州做巡盐御史,乃是皇恩浩荡,圣上亲笔所点之故。扬州在明清时也是一二等风流之地富贵之地,在这样富贵云集又风景如画的地方工作生活,可谓人间美事。

红楼梦外景地(走进红楼梦去往扬州城)(3)

三、黛玉抛父之地

林如海刚来扬州任巡盐御史一年有余,黛玉母亲便仙逝了,黛父念其年幼,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兄弟姐妹扶持,再加上黛玉外祖母派人来接,黛玉只得抛父进进京都了,随后黛玉跟着贾雨村上京去了。

按理来说,黛玉虽丧亲母,但是她还有亲父在世,何以就让黛玉去投靠外祖母了呢?细细想来,理由有三,其一,林如海深知自己身体不好,古人年过半百已经算是长寿了,这个年纪算是老年人了,这里有交代后事,将黛玉安排妥当之意。其二,外祖母诚意来接,不好拂了她的面子。其三,女儿终将是要出嫁的,无论如何都不会长时间留在自己身边,或许连养老送终的份都没有。

红楼梦外景地(走进红楼梦去往扬州城)(4)

从后面故事发展来看,林如海也担忧黛玉亲自送走两位最亲的人,考虑到黛玉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只得忍痛割爱,让其远上京都。

扬州城啊扬州城,黛玉的至亲父母都在此城撒手人寰,幸运地是,黛玉在另一个地方遇到了她的人生知己,也在贾府度过了她好几年的青春岁月。

俗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祸是相依的,人生的步伐很多时候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上,更多是命运。黛玉的悲剧就是由命运掌握的,无论是由草变人形,还是父母先后离开人世,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人类根本无法掌控。

因此,黛母的仙逝扬州城和黛父的捐馆扬州城都是天命不可违。扬州城承载了黛玉太多无法承受的痛苦,所以才会有后来离开扬州城的结果。

作者:红泥,本文为红泥品名著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我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