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43回赏析(儒林外史第一回蝶恋花)

儒林外史43回赏析(儒林外史第一回蝶恋花)(1)

《儒林外史》的第一回回目为“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蝶恋花》词之后,紧接着便是楔子,敷陈大义。所谓“大义”,当指“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所谓“名流”,指的是看破富贵功名颇有魏晋风度的名士王冕。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孝敬父母、忧国忧民,这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读书人形象。针对明太祖朱元璋八股取士之法,作者借王冕之口说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这就把读书人种种可恶、可恨、可笑、可怜的行为都归结为科举制的罪恶,直接对其进行批判。卷首词中的“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一针见血,鞭辟入里。这和王冕的识见是一致的。

儒林外史43回赏析(儒林外史第一回蝶恋花)(2)

这首《蝶恋花》词,经过作者点染式的诠释,经过王冕形象化的演绎,有如高屋建瓴振聋发聩,立意深远发语警策。在卷首词和楔子中正面提出作品的思想主旨、在正文中运用讽刺手法塑造众多被批判的形象,这种反讽手法的运用,无疑加强了作品的思想厚度,体现了作者思考的深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