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眼睛受伤了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两只眼睛都差点瞎了)

20多年前,张大伯(化名)的右眼被铁丝扎伤,当时没有接受规范治疗,后来右眼失明了。

前阵子,张大伯觉得左眼看东西也模糊了,去医院检查发现,左眼得了交感性眼炎。幸亏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控制稳定下来,如果拖延下去,很可能左眼的视力也保不住了。

一只眼睛受伤了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两只眼睛都差点瞎了)(1)

交感眼(左眼)的影像学检查

明明是右眼受伤

为什么会影响到左眼呢?

难道眼睛也会“有难同当”吗?

什么是交感性眼炎?

交感性眼炎是指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白内障、青光眼等内眼手术)的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其中受伤眼称为诱发眼,未受伤眼称为交感眼,是眼外伤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交感性眼炎有哪些症状?

交感性眼炎最早期的症状就是眼前漂浮物以及眼调节功能的丧失。

交感眼起初自觉症状轻微,临床反应为

眼睛充血、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部分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慌、胸闷、乏力

等症状。

并发症有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可损伤视力甚至

致盲 。

少数病例除了具有眼部症状外,还有全身表现,如

白发、白眉、白癜风、听力障碍及脑膜刺激症状

等。

交感性眼炎在外伤后的潜伏时间,短者几小时,长者可达40年以上,90%发生在1年以内,最危险的时间最受伤后4~8周,

致盲率很高 。

研究表明,眼睛受伤以后,好眼发生交感性眼炎的概率大约在0.2%~0.5%不等,而眼内手术(比如白内障、玻璃体切割术等)后另一只眼发生交感性眼炎的概率大约是0.01%。

随着研究加深和技术进步,交感性眼炎的发生率不断降低;但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眼内手术的需求增加,老年人发生交感性眼炎的几率又在上涨。

一只眼睛受伤了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两只眼睛都差点瞎了)(2)

交感性眼炎的发病机制

交感性眼炎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普遍认为是眼外伤和内眼手术引起自身抗原暴露,触发了针对葡萄膜黑色素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光感受器细胞的迟发性过敏反应,T淋巴细胞在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病毒感染可能参与抗原的激活。

遗传因素亦与本病有相关性。

一只眼睛受伤了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两只眼睛都差点瞎了)(3)

交感性眼炎怎么预防?

交感性眼炎对双眼的组织结构破坏严重,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致盲性眼病,因此对该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遭遇眼睛外伤,

一定要去医院妥善处理

。首先应正确处理穿通伤口,及时取出眼内异物,修复创口,有效控制眼内炎症。如受伤眼伤口范围大,眼内容大部已脱出,视力已完全丧失且无任何恢复希望者,应立即行眼球摘除。对伤后眼球已萎缩、眼部炎症持续不退、刺激症状明显且无视力恢复希望者,宜行眼球摘除。

但是,交感性眼炎的发病率极低,且通过

药物治疗

可使炎性反应得到完全控制,视力通常可得到一定恢复,因此

眼球摘除术 和 眼内容摘除术

并非交感性眼炎的首选预防和治疗方法,尤其在受伤眼还保留一些功能时。

对于已发生交感性眼炎的患者,眼球摘除术或眼内容物摘除术已不具备预防作用,并且视力预后无差别,因此保护眼球的完整性,使用药物治疗仍为首选方法,故不宜轻易摘除眼球。

一只眼睛受伤了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两只眼睛都差点瞎了)(4)

交感性眼炎怎么治疗?

应及时正确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辅以抗生素和散瞳滴眼液,必要时辅以免疫抑制剂、生物调节剂等。

要注意:应当长期门诊随访,切不可自行减量或停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为了预防复发,用药期间应注意药物副反应并定期检查眼压。

一般应随诊3年以上。其间要

每年随访一次 。

一只眼睛受伤了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两只眼睛都差点瞎了)(5)

交感性眼炎患者左眼发病后2个月复查Oct

总结

一般情况下,当遇到眼外伤以后,医生都会竭尽所能保住患者受伤的这只眼睛,首先会考虑药物治疗,而不是武断地直接摘除眼球。且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技术设备的成熟运用,交感性眼炎会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

但对患者来说,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千万不能以为药物治疗或手术做完就可以不管了,也不定期复查。眼睛受伤或手术后,应当时刻注意观察好眼,一旦出现侧眼红、眼疼、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最好定期复查和随诊随访。

参考文献:

1.陈利双,易全勇.不同原因交感性眼炎二例[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0,22(2):158-160.

2.霍裕婧,赵丹. 交感性眼炎的诊治进展[J]. 健康之路,2017(7):21.

3.狄宇等.交感性眼炎的研究现状[J]. 中华眼科杂志.2017(10).

来源:邵逸夫医院

作者:全科医学科 潘斌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