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中年一定要学会欣赏自己(中年的智慧接受自己)

人到了中年一定要学会欣赏自己(中年的智慧接受自己)(1)

曾借阅《平凡的世界》,书中孙少平给妹妹孙兰香的信里有一句话: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旁边不知是谁用蓝笔写了一句:我不知道自己在哪一天才能觉醒,只希望不是太迟。

及时觉醒是人生的幸运,因为一个人的觉醒是从认知开始的,源于对真我的认知。

如果说自己的日子怎么也过不明白的时候,不妨叫醒自己,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样子。

01

接受自己

昨天朋友陈皮发了一条朋友圈:“成年人的崩溃总是悄无声息,成年人的觉醒同样如此。”

陈皮原本经营着一间民宿,日子过得十分惬意,但这两年受市场影响,民宿惨淡闭店,他还被诊断出甲亢,女朋友也离开了他。

随着治疗结束,陈皮开始了虎跳峡徒步之旅。

初闻消息时,我惊异于他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勇气去开始那一段徒步之旅的?

他的回答很简单,其实就是病痛让他清醒,想要去化解一下内心的痛苦。

参加徒步的每个人大概都哭过,有人被高山险道吓哭,有人会在登顶的时候大哭,陈皮属于后者。

当自己脱掉那双面目全非的徒步鞋,光脚踩在地上时,感觉病痛、失恋都不算什么,那一刻心里只有舒畅。

通过那场徒步旅行,他发现与其与自己较劲,不如接受现在的自己。

很多人总是着急想要改变,变瘦变美变优秀,仿佛只有这样才会被爱,才会快乐,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不敢接受自己的人,陷入自挖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苦苦挣扎仍然不能摆脱痛苦与束缚。

那是因为努力想将自己的生活过成别人眼中期待的样子。

其实接受自己和改变自己,正如手心和手背一样的存在。

可以做八分,那我就做八分;可以做六分,那我就做六分。

放弃让自己成为不可能的人,然后全然接受自己,在无形中完成一场对自我的内在审视与观照,那些积极主动的改变也会奇迹般地到来。

人到了中年一定要学会欣赏自己(中年的智慧接受自己)(2)

02

丰盈自己

大学同学书语,在毕业两年后就结婚生子,做了全职妈妈。

有人说做全职妈妈就是在家享福,也有人说全职妈妈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

的确,全职妈妈对家庭的贡献极易被忽视,导致很多全职妈妈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各种家庭矛盾与纷争。

很多全职妈妈本着“比找一个保姆省钱和放心”的想法,被动选择了离开职场,专注于家庭。

而书语是自己经过权衡,主动选择做起了全职妈妈,

社会对全职妈妈的偏见,无非还停留在家长里短,婆婆妈妈,其实这也是全职妈妈对自我思维的禁锢。

她觉得首先自己要坦然接受全职妈妈这个角色定位,然后调整心态,在家庭分工里负担起更多的带孩子和做家务的责任。

书语说:“其实你会发现我们生活在很好的年代,只要你愿意,做好时间管理,在家也可以做好自己的事业,也可以把自己的社交圈打开,也可以学习更多的技能与知识。”

书语就是这样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

如今这个全职妈妈,同时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撰稿人,还出过书,很厉害。

特别喜欢她朋友圈的一句话:做一个心中有主见,灵魂有芬芳,精神自在丰盈的女子。

时间是公平的,我们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人生,都是可以自己决定的。

现在越来越多人都接受了这样一句话:“这个时代没有终身职业,只有终身学习。“

只要你愿意,不管你在何地,无论你是什么职业,都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给自己充电,为自己增值。

提升自己才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唯有如此,才会无惧感情的变故,无惧生活的起伏。

愿你丰盈自己,活出最佳的生命状态。

人到了中年一定要学会欣赏自己(中年的智慧接受自己)(3)

03

保留1/3的自己

表妹晓可大大咧咧,人很实在。

她有个要好的闺蜜,这些年晓可大事小情上,没少帮衬闺蜜。

前不久,闺蜜要开店,晓可又是出钱,又是到店里帮忙,还负责拉关系,前前后后跟着张罗。开店后,晓可还总叫上自己的朋友们去帮衬她生意。

后来闺蜜的生意做得挺红火的,但晓可却感觉两个人的关系日益疏远。

以前几乎每天联系,现在要不是晓可发消息,闺蜜从不想着联系晓可。有一天晓可去店里找闺蜜玩,发现一些她不认识的姐妹和闺蜜十分亲热的聊天。后来问了才知,那些都是闺蜜的大客户。

晓可想着是工作上的关系,也是理解。

再后来,晓可每次找闺蜜聊天,或者约她见面,对方都不冷不热的搭腔,或者说自己没时间。但闺蜜朋友圈却常常晒出和那些姐妹出去玩的照片。

两个人从对彼此无所不知,到现在相对无言。闺蜜不再对她多说什么,她也无力去挽留什么。

闺蜜那种冷漠和不耐烦的态度让她心寒。

你认为的倾囊相助能让彼此长长久久,殊不知,有时你的热络只能换来别人短暂的热情,这一点哪怕关系再好也逃不开。

有很多人从朋友变成路人,甚至仇人,就是因为不懂得保留自己。

对一个人毫无保留的好,最终吃亏伤心的多半是自己。

要知道,很多时候关系日渐疏远,你觉得是对方变了,其实只不过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让人们的认知和心境也发生了转变,昔日好友渐行渐远,离开了共同的圈子而已。

所以,适当的学会保留1/3的自己,总是有好处的。

你可以保证自己对别人善良,但你不能保证别人都能善待你。

生活不易,人性现实,我们都不再是小孩子了,学着做那个把金箍棒放在耳朵里的孙悟空。

人到了中年一定要学会欣赏自己(中年的智慧接受自己)(4)

有人喜欢你,也有人恨你;有人羡慕你,也有人讨厌你;有人嫉妒你,也有人批评你。没关系,他们都不是你,只要你自己好好做人做事就可以了。

终其一生,过得就是流水的时间,铁打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有人活得糊涂,有人活得通透。

你我皆凡人,全然接纳自己,丰富自己,更要学会保留1/3的自己,其实我们无非是要叫醒身在俗世的自己。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卓别林的一首小诗中的一句话,共勉: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不再继续沉溺于过去,也不再为明天而忧虑,现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发生的当下。


作者简介:乐在琦中,钟情文字,表达自己,梳理情感,致敬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