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癌症降临时我们该怎么面对(癌症病人生不如死)

谁都想健康长寿,谁都想无病无灾,谁都想有病就能治好……但现在告诉我们,谁都会死亡,谁都会的病,谁都可能得上绝症……但当生命执意要离去,作为家属的我们,应不应该把他困在ICU?

当癌症降临时我们该怎么面对(癌症病人生不如死)(1)

对于很多濒临死亡的患者来说,医院的ICU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在这里,有医院最高精尖的设备,每张床位也拥有最多的医护人员。

但据统计在ICU里,患者病死率大约在30%~40%,也就是说ICU里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死亡,即使拼尽国内顶尖医院的顶尖医疗资源,这些生命依旧无法挽留。

作为重症病患家属的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家人能击退病魔,走下病床。但当我们知道生命执意要离去,或许我们不必把他困在ICU。

晚期癌症病人每天有多痛?

“像有刀子在肚子里割,痛彻心扉,又像千万条虫子钻进身体,酸胀难忍。”

“喝口水,像在喝玻璃碴子。吃口饭,能感知每粒米的运动轨迹,像火热的岩浆烧焦食道。无时无刻不在剧烈疼痛,从天黑到天明,极度疲倦却无法入睡,像在油锅里挣扎。”

当癌症降临时我们该怎么面对(癌症病人生不如死)(2)

美国男孩德里克,罹患成神经细

对那些晚癌患者来说比疼痛更难忍受的,是绝望:

“死亡只是一瞬间,而疼痛却是没完没了。”

“说实在的,我真的不怕死,但我却受不了疼。”

医学把人体疼痛分为10级,7级就可以让人疼得无法睡眠。很显然,癌痛更可怕十倍、百倍,永无尽头、至死方休。

当癌症降临时我们该怎么面对(癌症病人生不如死)(3)

中南大学公卫学院原院长、湖南省肿瘤医院肖水源教授的研究表明:至少20%的癌症患者有过自杀的念头,至少5%的患者曾经试图自杀。

在药石无医的情况下,为了不让家人承受更多的痛苦,国外是可以为病患实行安乐死的。

安乐死,英文Euthanasia,源自希腊语,意思是“好的死亡”。

安乐死的反义词,不是“痛苦生”,而是“痛苦死”。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对身患绝症、没有治愈希望的人,更是如此。但,人们可以选择死的时间和方式。

当癌症降临时我们该怎么面对(癌症病人生不如死)(4)

是家财散尽、受尽折磨、形销骨立、任由病魔摆布?

还是主动而为、保留尊严、减少痛苦、微笑离开?

相信目睹过亲人或病人的极端痛苦后,再坚硬的心肠也会动摇。任由病人在痛苦中煎熬,无非是家人的不舍与不甘,对病人本身不仅毫无意义,反而是一种残酷和漠然。

当癌症降临时我们该怎么面对(癌症病人生不如死)(5)

但在中国,安乐死更加复杂。

“好死不如赖活着”是多数中国人的正常认知。对生命的执着,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关键驱动力。多数中国人不信教,对生死却有自己的哲学伦理。咒骂别人时,常说“不得好死”,可见死亡确有“好”与“不好”之分。这种预期,不仅符合客观现实,更是对社会道德操守的隐形约束。

问题来了,如果你的至亲身患绝症,痛不欲生,你会考虑安乐死吗?如果换做你自己呢?

当癌症降临时我们该怎么面对(癌症病人生不如死)(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