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山县荔枝行情(荔枝产业集群之广西)

作者:刘光琳

广西是全国荔枝主产区,根据农业农村部“十三五”全国荔枝优势区域布局,广西将荔枝产区划为“桂南早熟优势区”和“桂东南中熟优势区”2个优势区划带。近年来,为了让传统产业适应新形式,广西在品种改良、绿色防控、加工和保鲜等方面下足功夫,打造优质的广西水果。广西荔枝产业通过品改 技改突破生产、技术瓶颈,调整品种结构,丰富荔枝品种;积极开发荔枝深加工产品,延长荔枝产业链;搭乘“互联网快车”开拓荔枝销售渠道,使广西荔枝产业快速发展,荔枝产业也逐步培育成“种植生产、分级处理、贮藏保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较完整的支柱产业链。

2019年广西荔枝园面积244万亩,荔枝产量58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品种有:妃子笑、黑叶、桂味、鸡嘴荔、灵山香荔、禾荔、江口荔等三十多个品种,上市时间4月下旬至7月中旬。

产业链前端:品改 技改高接换种“老树”结新果

广西荔枝的主产地为钦州市、玉林市、贵港市、梧州市。目前灵山、钦北、浦北、北流、桂平是广西荔枝主产大县。广西荔枝品种丰富,生产上应用的栽培品种有30多个,但黑叶、禾荔2个中晚熟品种约占荔枝种植面积的70%。近年来,广西荔枝生产进入了“瓶颈期”,品种结构不合理、成熟期过于集中、导致价格低迷,丰产不丰收等问题凸显,广西荔枝品种改良迫在眉睫。

据了解,高接换种是一种提高荔枝产量、品质或产期上具更大优势和差异化的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改接更为适宜当地种植的荔枝品种,以此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高接换种也是目前最高效的改良品种的手段,考虑到广西荔枝栽培面积已经足够大,可通过高接换种达到快速成形,实现荔枝优质丰产。

为了确保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广西在荔枝品种布局规划上注重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广西选育审定(登记)了一批荔枝优良新品种:钦州红荔、贵妃红、草莓荔、桂糯、桂早荔、英山红、北通红、紫荔、桂荔1号、桂荔2号,也从区外引进仙进奉、井岗红糯、岭丰糯、观音绿、凤山红灯笼等20多个荔枝新品种,进行高接换种试验。

经过几年来品种改良的示范探索,广西荔枝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特别是以高接换种为主要形式的大规模品种改良,针对原计划用于加工的黑叶、禾荔面积过大的问题,采用鸡嘴荔、桂味、妃子笑等本地传统良种,培育挖掘了贵妃红、草莓荔、江口荔、英山红等特色品种,还引进了仙进奉、岭丰糯、观音绿、井岗红糯、红灯笼、冰荔等系列优质品种,通过改造,使黑叶、禾荔原有的面积占比从70%降低到30%,优良品种覆盖率达70%,早中晚熟比例达到4:4:2左右,有效地优化了荔枝品种结构,拉长鲜果上市时间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高接换种、绿色生产、荔枝生产供给侧改革将成为未来广西荔枝发展的主要趋势。

广西灵山县荔枝行情(荔枝产业集群之广西)(1)

荔枝好吃,虫也爱吃,尤其是荔枝蛀蒂虫。为了解决虫害问题,依托灵山县与广西农科院共建的广西灵山荔枝试验站,利用荔枝蒂蛀虫怕光和昼伏夜出的习性,研发了“光驱避法防控荔枝蛀蒂虫”绿色防控技术,从而提高荔枝果实品质。这在荔枝产业绿色防控蛀蒂虫技术研究方面,属于全国首创。

产业链中端:突破技术瓶颈丰富深加工形式

“荔枝保鲜”是个难题。如何瞄准纵深加工,拓宽荔枝产业链,提高附加价值,精深加工也是长远的出路。

为解决“荔枝保鲜”难题,广西积极推动荔枝加工业的发展,在利用传统工艺进行荔枝深加工的基础上,推广冷榨、低温干燥法等新技术。在果干加工方面,广西选用核小肉厚的鸡嘴荔、香荔等品种为原料,同时采用先进的烘烤工艺,抢占高端市场,避开了与境外产品在低端市场的竞争,特别是近年采用的果茶工艺制作的荔枝干龙眼干,基本保持了鲜果原有的风味,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在果汁加工方面,扶持培育了北海果香园这一亚洲最大的果汁加工厂,带动了一批下游终端企业。

广西灵山县荔枝行情(荔枝产业集群之广西)(2)

灵山县是广西荔枝生产大县,荔枝加工业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主要以生产荔枝干、荔枝罐头为主。随着荔枝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灵山县把发展荔枝加工产业作为解决荔枝销售不畅和增产不增收问题的主要途径,通过破解融资、技术、品牌、销售四大难题,推动全县荔枝加工产业迅猛发展。

荔枝干是灵山县起步较早的荔枝加工产品,为了改变以前做荔枝干是用碳烤这一加工方式,更好地提高生产能力,消化更多的荔枝鲜果,近几年来,灵山县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连续3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00万元,补助合作社、果农建设冷库、烘房,发展荔枝保鲜和初加工。目前,全县建成藏库237座、烘房384座,荔枝干加工量最多的年份达5000吨。

为了开发更多荔枝深加工产品,灵山县积极促成科研单位与地方、企业合作,帮助企业培养、引进人才,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业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加工标准化和产业化,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目前全县生产线达3500多条,有广西运亨酒业有限公司等7家规模以上荔枝加工企业,年加工荔枝17000吨,产值4.6亿多元,已开发荔枝蜜、荔枝干、荔枝罐头、荔枝酒、荔枝醋、荔枝饼、凉果等系列产品,提高了当地荔枝市场竞争力和覆盖率,取得良好效果。

灵山县通过整合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扶持企业建设和改造标准化生产线、烘干房、冷库等设施建设。2019年,灵山一枝食品公司改造的罐装荔枝醋生产线,日产量从3万罐提升到10万罐,公司年产值从2000多万元提升到1亿元,该公司成功以灵山荔枝醋产品冠名南宁东至广州的高铁列车,并将产品出口至马来西亚。

广西灵山一枝食品有限公司积极开发荔枝深加工产品,延长荔枝产业链。一枝食品每年可向市场供应荔枝酒超过2000吨,其中“荔枝白兰地”“荔枝烧”“荔枝醋”已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目前,灵山县已开发的荔枝酒、荔枝蜜、荔枝罐头、荔枝干、荔枝醋、荔枝饼等产品,走俏国内外市场,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延长荔枝产业链,推动荔枝产业发展。

产业链后端: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形象

为了拓宽荔枝销售渠道,产区当地政府大力推动荔枝销售线上线下同步走,拓宽了网上销售渠道。扶持电商企业引进冷链车、微冻技术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解决荔枝保鲜难题,延长荔枝销售期,不断提升荔枝附加值。灵山的网红的“巧妇九妹”、千年荔缘等300多家电商企业和508个电商服务点、村邮乐购网点、乐村淘网点、京东帮服务点等成为我县荔枝线上销售主力,在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最高峰日销售量达20万斤之多。

灵山县每年举办以灵山荔枝为主的文化旅游节等主题节庆已有将近20年历史,获评“2017中国最具影响力特色节庆”。举办这些对接会,旨在搭建灵山荔枝线上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在2019年荔枝文化旅游节中灵山县签订了17个项目投资额共计131亿元的投资合同书或意向书,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推进农旅结合延长荔枝产业链,举办了全国首届三农创作者大会、商会会长灵山论坛、马拉松晨跑等活动;建成了农旅深度融合的以荔枝为主导产业的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灵山百年荔枝核心示范区,三星级广西农垦荔乡新光休闲农业示范区,全县超过60家规模化荔枝种植场成为休闲观光、荔枝采摘体验点,通过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全方位延长荔枝产业链,推动荔枝产业增长,确保农户增收,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脱贫攻坚:贫困户通过发展荔枝产业每年户均增收达2万元

荔枝是“5 2”特色产业之一,多年来列入以奖代补产业扶贫重点项目。当地通过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荔枝等产业,将“输血式”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灵山县村民廖家荫一家是2015年精准识别的贫困户,2016年以来,他共获得了1.9万元的产业奖补资金,通过荔枝销售每年均达到约3万元的收益,他们家已于2019年实现脱贫。

灵山县立足资源优势,强化产业扶持,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荔枝等产业,并将荔枝列入以奖代补产业扶贫重点项目。据统计,2019年以来,灵山全县累计发放荔枝产业奖补资金810万元,覆盖贫困户2696户13117人。其中,2020年第一季度475万元,覆盖1331户6521人。经统计,辖区贫困户通过发展荔枝产业每年户均增收达到2万元。

广西灵山县荔枝行情(荔枝产业集群之广西)(3)

作者:刘光琳

来源:《农家之友》期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