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离开这个让我满身疲惫的生活 我好想逃-生活中的逃避习惯

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今天聊一下我们的身体状态吧,先来个回忆杀

之前有一舍友是练体育的,后来减少运动量之后,开始“反弹”,体型慢慢的变得“臃肿”了,也就是体脂率大幅增加~

之后有机会一起创业,每次状态不太对时,他就通过选择拔罐,刮痧之类的方法,我没有问他使用体验,但这慢慢的形成了他的生活习惯~

那时,就对一个人的状态有了一些疑问~

我感觉自己属于状态比较稳定的这一类,情绪波动不是特别大,也不会疯一段时间,之后筋疲力竭,而是一种细水长流的发展~

那时对状态大概是无感的,感觉整天有挥霍不完的精力,有无尽的岁月~

第一次对状态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是18年,重庆,职场第一站,带我的老哥C和我年龄相仿

他最让我佩服的一点:不管天气如何,也不论心情好坏他的状态都非常high,就如每天都在游乐园无忧无虑玩耍的儿童一般的状态~

生活中的很多事,都能给他带来惊喜和愉悦,尤其是美食,好美食,且挑剔~

那时只捕捉到这一点,觉得非常了不起,但并没怎么留心,直到后来在深圳遇到另一人~

好想离开这个让我满身疲惫的生活 我好想逃-生活中的逃避习惯(1)

我们都叫他w哥,他的状态也是大多时候都处于high状态,能让人想到他每天大概都是跳着踢踏来上班的~

但他的状态感觉是“练”过的,也就是技巧性非常强的这类,他的状态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达到的~

那段时间,他确实每天11:30以前睡,6:00左右起床,然后跑步3-5公里,每次到办公室,都能看到他斗志昂扬的坐在工位上~

这种状态在其劳累时,在其项目一次又一次失利时皆保持如初~

那时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一点思考,这期间,开始尝试培养锻炼的习惯~

再次思考这事儿,大概是因为我现在,慢慢的靠近这种状态了,开始跳着踢踏舞工作,生活,学习~

再次思考这个话题,是三天前,一玩的不错的同事即将离职,于是状态开始有了变化,心态变了,干劲不足了,对待工作不如之前上心了~

当时,我几乎习惯性的劝了句:调整一下状态,直到离开到下一个地方依然保持稳定正常状态~

看吧,我“老毛病”又犯了,好为人师,低效沟通,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其后,我又试着换位思考,才慢慢理解,我也有这类感受,状态也会低迷(上次S市辞职,修养了一个多星期),经验(经历)带给我们的,就算错误而片面的,都会在脑海中深深印下~

这也是经典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另一面~

这就如不少人都智慧,都从一段又一段的痛苦经历中“提炼”而出~

沉没成本:你已经作出的决策判断不应该影响你下一步做什么决定,但是出于心理方面的原因,它经常会影响到你。

因此,到了这一步,我们必须要尽可能通过理性来做心理建设,达到保持稳定和平衡~

一直有一个感受,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是一鼓作气,而且需要随事而舞,事物起于微末,状于中兴,而率于期末~

那么,当处于中兴之时,顺势而上,用最好的状态去完成,才是效率~

好想离开这个让我满身疲惫的生活 我好想逃-生活中的逃避习惯(2)

而状态赖于什么呢?客观的身体素质,至少做到能专注几小时吧,保证每天5-7小时高效睡眠,以上都是重要且必须的。主观的一些,心态,情绪,环境,一些干扰因素,就如食物链中的高阶存在,为了捕获最美味的食物,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扫除障碍,之后静静等待时机,一击必杀,美食入口~

那么,故事中同事的状态如何呢,当时他说了一句话,好想离开呀,那时,我想,他对许多人和事儿,都是相看两相厌吧

这样的状态很糟的,上一次一非常棒的同事离开,也是说过:感觉做梦都梦到在重复的做某件事,代表是“噩梦”吧,而这次更糟一些,已经想逃离了,怨气积压…这很多都是外因,或者说都把自己视作无辜的,自己是受害者,其实呢,自己的每一件事,我们都是主角,从理性来看,大多数时候都需要我们解决呢~

这种感受经历过一两次,尤其是职场新手期,现在呢,随时都是准备的一种转化吧,身体素质有了底子,心态通常能很快调好,状态的话,尽管也许很疲惫,但每逢大事,必然恭谨而充满期待~

如果说,状态是一种能量释放,那么,请培养一些生活规律,要有锻炼习惯,饮食需有要求,这样,能量才能持续稳定“流通”,状态也能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发展~

附:最开始是想聊聊遇到的一些职场/生活误区,也就是当我们感受,感觉,或者身体很糟时,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生病,遇到什么难事儿,对某个点成见颇深,因某件事积怨已久,或者最直接的薪酬不满等等,我们不断的在重复这些,每次可能选择了逃避,而不是针对事情或者自己进行分析,直到再次遇到时跨过去~

以往,我也是倾向于遇强则逃,现在呢,巨龙又如何,一剑刺之,再词,三刺,直到击败或收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