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病逝,全国各地响起了悼念主席的哀乐,此时的上海,贺子珍呆呆地坐在电视机旁,望着电视里播报的消息,听着不断播放的哀乐,心情悲恸,莫可名状。

不久,贺子珍病倒了,她被诊断出中风的症状,左半身完全瘫痪。面对这一突发情况,上海方面非常重视,立即将贺子珍转移到华东医院接受治疗。

然而与病痛相比,贺子珍的心病才是最难治疗的,主席去世的那段时间里,贺子珍十分痛苦。甚至一连几日不吃不喝,使得她的病情越来越重。

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1)

几年后,贺子珍在女儿的帮助下,情绪才稍稍调整过来。病情也有了明显好转,为了看主席一眼,她强撑着病体来到北京。在女儿与女婿的陪伴下,贺子珍看到了躺在水晶棺材里的毛主席,

望着曾经的爱人,积压已久的情绪终于释放出来,贺子珍当场痛哭流涕。几十年间,她知道自己爱的人一直在北京,可她始终都没有回来过。

如今,她第一次来到北京,只是为了能见爱人一面。在京的日子,贺子珍在好友邓颖超等人的陪伴下,心里状态有明显改变,她的病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来到北京之前,贺子珍刚刚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对于这个消息都感到非常兴奋。这段时间,贺子珍一直非常忙碌,每天要接待不少客人,还会经常收到大量的祝贺信件。

身体逐渐恢复后,贺子珍偶尔会在外界露面,只是年龄因素,让她需要更多的时间休养。两年后,贺子珍回到了上海。可回去之后,贺子珍的病情又开始恶化,起初经过301等医院专家们的全力救治,病情一度得到控制。

到了1984年3月,贺子珍的情况,开始让专家有些束手无策。

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2)

根据检查,贺子珍的身体情况已经变得非常糟糕,原本的中风症状越来越严重。在检查的过程中,还检查出肺炎、糖尿病等病症。对于这个年纪的病人来说,这些病症已经非常致命了。

一开始,贺子珍被送往北京治疗,可眼见病情逐渐严重,经过专家们的协商,最终决定将她送到上海华东医院治疗。上海方面非常重视她的情况,华东医院准备了最好的专家团队,会同北京方面的专家一起为贺子珍治病。

4月,一个意外的情况让专家们感觉到大事不妙,从这个月开始,贺子珍出现了发烧的迹象。医院使用了多种的治疗方式,可都没办法让她退烧。随后,贺子珍的意识开始有些模糊,还出现了便血等症状,整个人已经变得十分虚弱。院方赶紧通知了她的女儿李敏,得知母亲的病情恶化,李敏立即乘坐飞机来到上海。

她没来得及听专家们说明病情,而是直接来到了母亲的病房,看着病床上虚弱的母亲,李敏的心里极为难过。

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3)

“你们来了啊!”这是贺子珍见到女儿后,强打着精神说出来的话。李敏虽然感到十分难受,但好歹看到母亲的意识还比较清醒,她觉得也许病情还能有所好转。接下来的几天,李敏看到母亲的情况果然好转,不仅成功退烧,而且精神也比以前更加好了,这让李敏非常高兴,可她没想到的是这一切只是假象。

18日,贺子珍突然发病,陷入昏迷之中。这次病来得很突然,医院方面赶紧进行了抢救。然而事与愿违,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终究还是没能挽回贺子珍的生命。次日,这位被称作“井冈之花”的伟大的女革命者,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贺子珍走了,这个消息在上海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上海市委立即着手准备贺子珍的后事。可很快,一个尴尬的事情就出现了,上海市委不知道该怎么为贺子珍办后事。毕竟葬礼这类的事情,组织上是有明确规定的,可贺子珍的情况较为特殊,使用什么规格?享受什么待遇?怎么操办都是一个难题。

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4)

贺子珍晚年很少回谈起自己过去的革命生涯,关于自己享受的待遇等问题,贺子珍一直都避而不谈。后来有记者曾经找到她,想知道她心里真正的想法。没想到贺子珍却说:“我长期没有参加工作,对不起党和人民。”

虽然她持有这样的观点,但真正让她后事变得比较难办的,还是来源于江青等人有意对她进行的打击。

实际上,在贺子珍递补进入政协之前,她已经销声匿迹了很长时间。社会各界一直都不了解她的具体情况,在党内,贺子珍的情况更是遭到了一些人的封锁。全国政协为了递补等工作,需要查阅贺子珍的档案资料,可结果令人非常震惊,无论是中组部还是上海方面,都没有贺子珍的档案。

能有这种能力,又能处理得这么干净,不用想也知道是出自什么人之手。

此类的历史问题,在当年出现过不少,好在拨乱反正时期,应对这类的情况都有熟悉的处理方法。贺子珍最终还是增补成功,重新在外界露面。只是江青等人的这些举动,给贺子珍带来了许多遗留问题。比如后事的操办就是大问题,档案等信息的缺失,让市委不敢随意给出定性。

于是,此事被层层上报,一直报到了中央那里。

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5)

很快,邓小平在办公室里看到了上海方面送来的报告,得知贺子珍去世,邓小平心里也不平静,他思索了片刻,然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们说道:“我们中央的领导同志都要送花圈,她的骨灰放在一室。”

这句话明示了葬礼的规格,邓小平所说的一室,是指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一室。在去世后被安葬在这里,无疑是对她的认可。有了中央的交待,上海方面便开始准备葬礼,4月25日,贺子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举行。

告别式上,邓小平等中央领导都送来了花圈,上海各界领导们亲自到场送别。

贺子珍的遗体被火化,令人感动的是,遗体火化之后,女儿李敏看到了母亲体内一直没有取出来的弹片。想到母亲这么多年受的苦,李敏当场忍不住失声痛哭,在场的人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亦默默流泪。

随后,李敏带着母亲的骨灰上了中央派来的专机,一行人将之带到了八宝山公墓安放。

在贺子珍生命的最后几年里,邓小平为她做了许多事情。毛主席去世后,时局还比较复杂,贺子珍想要到北京去瞻仰主席的遗体,这件事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她亲笔给邓小平写信,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没想到邓小平很快就给她开了绿灯,而且还特意帮她增补进入了全国政协,这一系列的举动,让贺子珍非常感激。

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6)

经过中央最终的决定,贺子珍享有了较高的行政待遇,去世后的葬礼也有了较高的规格。或许一些人不理解这样的决定,邓小平所做的这些,其实只是对贺子珍的弥补。长期以来,她在革命道路中所作的贡献确实是被人们忽视了,建国后,在特殊时期,贺子珍又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

她去世后,很多人对她享有的待遇不满。这对于一位为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老红军来说,确实是很不公道。

贺子珍18岁的时候便跟随哥哥一起上了井冈山,正是在这一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了井冈山。

当时,毛主席正经历着人生的第一个低谷,由于从事革命活动,他的妻子杨开慧被捕就义,儿子也不知所踪。此前成功领导秋收起义,可在各路敌军的攻击下,许多战友死在了战场上。剩下的一路历经艰险来到了井冈山,虽然得到了当地袁文才等人武装部队的支持,但此时的革命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王佐等人对刚刚上山的毛主席倒是颇多尊敬,考虑到毛主席孤身一人,于是就安排了贺子珍去担任他的秘书。虽然贺子珍是乡绅之后,但她的文化水平显然无法与毛主席相比,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贺子珍对革命有了更多的理解。

当时,贺子珍是井冈山上第一位女党员,这个年轻的姑娘不仅性格火辣倔强,而且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毛主席对贺子珍的印象也很好,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两人的感情在不断升温。

在袁文才等人的撮合下,俩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他们不仅仅是夫妻,更是革命道路上重要的伙伴。

当时,毛主席一度在井冈山上创建了良好的革命根据地,可就在革命形势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党内的纷争影响到接下来的行动,毛主席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与苏区诸多要员们的抗争,使得他在党内的位置不断被边缘化。尽管毛主席一度出来主持工作,改变了苏区等地的革命形势,可很快又在李德等人的打压下,无奈退出一线到后方养病。

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7)

此后,红军在数次反围剿战斗中损失极大,苏区的情况也不断恶化,眼看着辛苦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就这样被毁掉了,主席心里十分沉重。

这段时间,贺子珍一直陪在他的身边,正是有她与诸多革命好友的帮助,主席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然而,当时的红军依旧面临着无数困难,先前诸多工作的失误,已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局面。为了保存力量,在主席等人的带领下,红军开始了长征之路。

这条道路注定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贺子珍却义无反顾地跟着一起踏上了征程。1935年4月,部队抵达盘县驻扎,就在部队休整的时候,敌人的飞机突然对红军驻地发起了攻击。贺子珍此时正在卫生部,得知此事她立即冲出来组织伤员隐蔽。结果在她指挥工作的时候,炸弹落到了她的前面,贺子珍当即冲上去用身体护住了前面的伤员。她被炸晕了过去。身旁的战友们立即冲上去将她救了下来,她在这次袭击中受了重伤。

由于炸弹离得非常近,贺子珍全身有多处受伤,包括头部等要害部位。炸弹的碎片深入了肌体,造成了更严重的创伤。

经过紧急救治,贺子珍过了一段时间才醒了过来,她首先想到了自己掩护的伤员,得知伤员没有问题后,她赶紧对身边的人说:“我负伤的事请你们暂时不要告诉主席。他在前线指挥作战很忙,不要再分他的心。你们把我寄放在附近老百姓家里,将来革命胜利了再见面。”

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8)

不久,村外响起了马蹄声,毛主席穿着破旧的大衣,满身尘土地下了马。他快步走了进来,看着担架上浑身是血的贺子珍。毛主席捧着她的头,忍不住哭了起来,呼喊着她的名字。

得知贺子珍不想跟着部队一起走,主席坚决不同意。一方面贺子珍受伤较为严重,需要接受治疗才行,当地条件简陋,完全没有治疗的条件。另一方面,红军此时的行踪已经暴露,敌人的飞机袭击过后,身后还有大量的敌军正追赶着红军。眼下部队肯定要撤退,等他们撤走后,敌人就会来到盘县搜索。

当时,国民党等反动势力为了抓共产党员,凡是红军路过的地方都要进行大搜捕。如果把贺子珍留在这里,她可能会落到敌人的手里。此前,他已经失去了一个杨开慧,如今他不想再失去贺子珍。

长征期间,红军一路行军非常苦,但始终不会舍弃伤员。和很多伤员们一样,贺子珍一路上要不是被其他人用担架抬着走,要不就是被人背着走。她心怀愧疚,觉得自己拖累了大家,等伤势稍稍好了一些,贺子珍便立即拒绝特殊待遇,坚持要自己走下去。

就这样,他们一路走完了这段旅程,伟大的长征胜利了,革命翻开了新的篇章。贺子珍也生下了女儿李敏,随后他们在延安落脚,这里成为中央新的驻地。

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9)

一路走来,贺子珍牺牲得实在太多了,生下李敏之前,她已经生下过几个孩子。可由于部队四处转移,这些孩子要不就是夭折,要不就是被迫送人。

除了照顾主席的生活,贺子珍日常对工作非常看重。长征时期,死亡的阴影几乎伴随着每一个人,夫妻俩人十分担心彼此,又必须要以工作为重。

平日里,他们经常以开玩笑的口吻调侃对方还活着,相互鼓励着走下去。

井冈山时期,贺子珍就一直追求着进步,在毛主席的影响下,她养成了阅读等习惯,她还经常四处搜集报纸给毛主席看。后来,她始终追求进步,可随着他们到了延安,一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延安时期,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从各地而来,他们的到来让革命的力量不断壮大。平时,毛主席由于工作缘故,需要与很多人交涉,其中不乏有一些文艺女青年。贺子珍对此十分敏感,即便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很努力,但她与主席之间的文化差距实在很大。如今在延安,这么多文艺青年围在主席的身旁,她本能感到了自卑,继而有了更多的情绪。

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10)

贺子珍的性格有些火爆,而主席的性格同样倔强,俩人经常为了一些事情争吵,双方谁都不肯让步。

一次,贺子珍得知毛主席与女同志跳交际舞,长期积累的矛盾彻底激化,她本能地认为主席有了其他的想法。怀疑的种子一旦被种下,要想消除就很困难,此后俩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贺子珍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她做出了一个决定,要离开主席,到外地养病学习。

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11)

虽然贺子珍没有明说,但她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白。

得知贺子珍的想法,主席没有同意,他不希望贺子珍离开,想要劝说她不要这么任性。然而这个时候,贺子珍心里已经下定决心,作为一个从事革命活动多年的女红军,贺子珍是非常执着的。眼见反复劝说都没有效果,主席只能妥协,贺子珍离开了延安,抵达了西安。

在她走后,毛主席依旧没有死心,他给贺子珍写了一封信,问道:“我们就这样分开了吗?”

不久,他受到贺子珍托人送来的一块丝帕,上面只有四个字:“就此诀别。”

就这样,贺子珍做出了令她后悔一生的决定,原本她准备去上海。可抗战形势不利,上海已经被日军占领。最终贺子珍选择去苏联,希望能在那里一面治病,一面进入学校深造,学习文化知识。

或许她一开始的想法是好的,可现实往往无法按照她所想的那样发展。贺子珍进入苏联后,由于自己体内的弹片已经很长时间,嵌入到较深的位置。即便是苏联的医院,也很难帮她解决这个隐患,只能采取一些保守的治疗。

贺子珍对此并没有什么怨言,她觉得经历了那么多次战争,能活着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随后她在莫斯科开始了学习,后来主席的两个儿子来到苏联,贺子珍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照顾着他们。

考虑到贺子珍在莫斯科很不容易,主席将小女儿李敏送了过来,想着有孩子的陪伴,她在那边会好过一些。

可没有想到,王明此时开始搞起了事情,他利用自己的职权,将贺子珍关到了精神病院里面。面对这样的处理,贺子珍没有办法抗拒,只能在精神病院里勉强生活。

后来由于战争等诸多因素,她在苏联过得比较艰难。好在她靠着自己的意志,成功挺了下来,她在这里一直熬了四年多的时间,幸好王稼祥来到苏联养病。

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12)

作为主席的好友,他得知贺子珍遭到了王明的陷害,于是立即与苏联方面交涉,经过他的努力,贺子珍才终于被释放。

重获自由的贺子珍,想着要回到祖国,她的想法得到了毛主席的批准。1948年,她带着孩子们从苏联回国,起初在东北工作。不过贺子珍在苏联时期遭受的诸多困难,对她的精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那样的环境下,能不崩溃就已经很难得了。

幸好,她回国之后遇到了自己的妹妹,这么多年以来,主席一直在照顾贺子珍的家人。

通过妹妹,贺子珍得知了这些事情,她心里感到十分复杂。如今,主席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她不好再干涉。贺子珍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只是她再也没有结婚,对她来说,这一生唯一的信仰是共产主义,而她唯一爱的人,就是主席。

后来,贺子珍被调到上海工作,她在许多家人的陪伴下,状态有明显的好转。贺子珍生活得比较低调,不过她一直都在悄悄关注着毛主席。

1959年,毛主席在庐山听到好友曾志提起贺子珍的情况。主席心里非常高兴,他在这里与贺子珍见了一面。时隔多年再度相见,俩人都想起了曾经的那段岁月,那是只有他们两个人才拥有的回忆。

可如今,他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贺子珍非常清楚这一点。他们谈了很多的往事,谁都没想到,这是他们今生见得最后一面。

晚年的贺子珍身旁有家人们的陪伴,尽管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对待,她心里始终都很平静。从来都没有去争取过什么,连本应得到的补贴都选择放弃。

1984年贺子珍病逝,葬礼安排规格成了难题,邓小平:骨灰送往一室(13)

贺子珍的一生为革命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她曾先后多次怀孕,生下了6个孩子。可最终只有一个女儿能陪在自己身边,为了找到孩子,她曾四处奔波,最终都没有消息。

得知主席去世后,贺子珍感到十分后悔,她的一生有太多的遗憾。年轻时候冲动做出的选择,让她失去了太多的可能。

作为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贺子珍为革命所作的贡献永远都应该被后世铭记,因此中央最终为她恢复了名誉,给予了她理应获得的待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