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各个人物对刘备评价(三国正史里的刘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

——《三国演义》

不少读者对于《三国演义》里“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惊险桥段仍记忆犹新,正是曹操对刘备的高度评价,才让刘备嗅到了危机感,最后果断背弃曹操,从而开创了自己的一番事业,这句评价也成了刘备一生的写照。

《三国演义》演义出于“维护正统”的目的,对刘备是极度地褒扬。演义通过描绘曹操、孙权的凶狠奸诈来突出刘备的宽厚仁义,因此我们对刘备的印象是非常不错的,他的那句“宁叫天下人负我,毋叫我负天下人”甚至成了不少有志青年的人生座右铭。

然而《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里面有不少虚构的成分,并且基于罗贯中个人立场的问题,里面对某些人物的刻画和评价,与真实历史的历史相比,有时是相去甚远的。

因此,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正史里的刘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从而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刘皇叔。

三国各个人物对刘备评价(三国正史里的刘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形象)(1)

汉昭烈帝

草根少年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早年丧父,跟着母亲以织草鞋和草席为谋生的手段,是个典型的草根少年。

虽然我们都知道刘备对外一直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七世孙”,但实际上他的这个身份是存疑的。

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三国志·先主传》

给《三国演义》作注的裴松之就认为:“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就说得更明白了:“昭烈之于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亦犹宋高祖称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称吴王恪后,是非难辨,故不敢以光武及晋元帝为比,使得绍汉氏之遗统也。”

时代久远,又没有什么能证明身份的东西。中山靖王刘胜又有一百多个子女,枝蔓庞杂,根本就无从考证刘备的身份,甚至于当时很多姓刘的的人都称自己是高祖的后裔。

在当时,要想成就一番伟业,要想招揽人才,平头老百姓可不行,必须要给自己找一个显赫的身份。像曹操说自己是西汉的丞相曹参的后代,但是我们都知道他父亲是认了宦官曹腾做干爹的,真有这么显赫的先祖就不至于这样了,而孙权就更离谱了,说自己是孙武的后人,扯到更远了。由此看来,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也没啥大问题,甚至还谦虚了。

即使刘备真是皇族后裔,到了他这一代也已经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继承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平头老百姓。

但是,刘备跟一般的草根少年是不同的,他胸怀远大的志向。像刘家东南角篱上有一棵高五丈多的桑树,远远看起来像个小车盖,人们都觉得这棵树很不一般。刘备便自命不凡地说道:“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吓得他的叔父刘子敬赶紧警告他说:“汝勿妄言,灭吾门也!”

刘备也经常把自己的身份挂着嘴边,就是要给自己造势,平时也经常与英雄豪杰打交道,为成就自己的事业积累人脉资源,像关羽、张飞就是这样子进入到刘备集团的。

三国各个人物对刘备评价(三国正史里的刘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形象)(2)

刘关张

草莽枭雄

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枭雄。

如周瑜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鲁肃称:“刘备天下枭雄”。陈寿在《三国志·陆逊传》的“评曰”中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

这些都说明了刘备这个人是相当有胆识的,他能成立蜀汉并称帝,并不是像《三国演义》里面描述的那样,都是靠诸葛亮等人的谋划,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的。《三国演义》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实际上把很多刘备的功劳都推给了诸葛亮。

刘备早年通过镇压黄巾军起义起家,四处征战,戎马半生,也是极其伟大的经历。

从安喜逃到代州,因功被封为平原令;出平原往救徐州,在徐州带挣扎多年,终被曹操赶走;后转战到汝南,屯驻新野,南下荆州联合孙权共抗曹军;占据半个荆州后,又攻略江南四郡,进占益州,北上夺取汉中。

跨越大半个中国,征战三十余年,也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了。

而且刘备这个人,你可以说他“反复难养”,因为他投靠了很多人,也背叛了很多人。

像公孙康、陶谦、袁绍、曹操、吕布、刘表、刘琦、刘璋等等,刘备都一一投靠过,而且被他投靠过的大多没啥好下场,都被他克死了,人称“大佬杀手”,投谁谁死。吕布也才“三姓家奴”,刘备就不知道多少姓了。

但是换一个角度,你也可以说他“能屈能伸”。

刘备把“韬光养晦”这个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在自己羽翼未丰之前,他是没什么底线的,谁都可以投奔,但是一旦他抓住了机会,他便一飞冲天。所以我认为刘备并不能算一个英雄,更多的是一个枭雄的角色。

草包将军

不是特意要抹黑刘备,实在是刘备的谋略与曹操、孙权实在不在一个档次上,刘备亲自指挥的战役基本是胜多败少。

最典型的,“夷陵之战”在刘备御驾亲征,士气正盛,并且人数也占优的情况之下,居然被一个初出茅庐的白面书生陆逊打败,而且是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这是多么丢脸的事情,刘备本人能不被气死吗?

刘备一生共历战争 22 次,胜利 9 次,失败 13 次,其中刘备亲自督阵或指挥的战争 17 次,失败 9 次。

三国各个人物对刘备评价(三国正史里的刘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形象)(3)

刘备像

刘备亲自指挥的战役,胜率仅仅只有40%,所以时人对刘备的评价基本都是“不晓兵”、“拙于用兵”云云。

而且每次败都败得很惨,不是逃亡就是在逃亡的路上,史籍中经常用“败走”、“兵溃”、“又败”、“败绩”等来形容刘备,甚至逃跑中曾经四次把妻小给落下,可谓出尽了洋相。

唯一还值得称道的就是他这种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是老实说战争并不是体育竞赛,不是每次失败后,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下次努力”就可以一笔勾销的,每次的失败都是大量将士的牺牲。

因此刘备这军事水平还是不要亲自带兵打仗为好。假如夷陵之战,他能听一下参谋的意见,蜀国也不至于把主力都葬送掉了。这一点,刘备没有自知之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