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硫酸纸做小信封(用报纸糊信封)

---- 社会的缩影

用硫酸纸做小信封(用报纸糊信封)(1)

笔者喜好收藏旧信封,已有几十年了.如同快乐的收藏岁月、时光。

人类信息的传递,从快马加鞭的驿站到电话、电报出现;传真、BB机、移动电话、互联网直至今天的微信可以直接视频全球,而且即发即收。整个发展过程,前期漫长,后期快捷。

21世纪刚刚打开大门没几年,短短的十年里,讯息传递的速度惊人得让人跟不上。邮局里普通邮件业务已经萎缩到,除一些怀旧,或是集邮之人,业务公函以外,一般人几乎不再涉足信函的投递。

邮票成了商品。渐渐地失去了国家名片的概念和价值。今天的80后、90后、00后们很少有写信的习惯。邮政业务对他们而言,陌生到了甚至怀疑手机、微信是地球上从来就有的通讯工具;怀疑听到一封邮件成功投递必须历经的真实性。

用硫酸纸做小信封(用报纸糊信封)(2)

用硫酸纸做小信封(用报纸糊信封)(3)

同城邮资4分钱,外埠8分,挂号信10分,海外信函20分、43分、55分 .... 的时代早就尘封湮灭,成为永久的过去;记忆中津津乐道的调侃。

用硫酸纸做小信封(用报纸糊信封)(4)

用硫酸纸做小信封(用报纸糊信封)(5)

用旧报纸自制信封,并实际使用投递,而且得到国家邮政部门许可,恐怕是地球上十分稀有的事情。

4分钱在当时,可以买到250g 以上的大米,可以吃一碗豆浆和一支油条,可以购买一斤以上的蔬菜。

同城里百姓之间靠着两条腿走路,传递资讯,相互问候。极少会写信。

这枚用癸卯年十二月的报纸制作的信封,贴"普8 陆军士兵"4分的邮票。于1955年7月6日发行,由孙传哲设计。已经广泛使用8年了,可见邮票消耗量并不大。

1956年开始,国家推广使用"汉字"简化。信封上把"街"字简化,写成当时被约定成俗可以使用,而且许多人都认识和接受的 " " 字。在今天的字库里已经找不到,不被承认,极少出现使用。很多人都不认识。

长沙市学院街派出所现在还存在,没有被撤销或合并。给派出所写信,一般只有公务,或者是检举揭发、寻求帮助之类需要。否则,是应该当面与警察交谈。

从毛笔书写的字迹上来看、寄信人应该是有一定文化,年龄成熟,肯于接受新事物之男子。此人究竟是经济上的拮据,还是一时手头没有现成的信封,信手随意地用旧报纸自制信封?不得而知。

这枚有意或无意使用的自制信封,给今天留下许多有价值的信息。透过这枚实寄封,可以看到当年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可谓"一叶知秋"。

用硫酸纸做小信封(用报纸糊信封)(6)

这是一枚用普通红纸自制信封的实寄封。

用硫酸纸做小信封(用报纸糊信封)(7)

用硫酸纸做小信封(用报纸糊信封)(8)

文字使用的随意、紊乱并不只有民间发生。许多单位也是如此任性。

珠海市民 胥先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