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平凉(我们这十年民生改善之交通篇)

2021年1月9日,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对于静宁、庄浪两县群众来说,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特殊时间节点。当天下午4时,两县近70万人民群众翘首期盼多年的静庄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营。

吃过午饭后,庄浪小伙曾玉林就早早驾车来到高速路口,等候通车的那一刻。到了收费站他才发现,前来等候通车的人很多,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曾玉林还拍了一条短视频发到了抖音上,配文“庄浪人等待上高速……”收获了数百个点赞。

国家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平凉(我们这十年民生改善之交通篇)(1)

资料图

静庄高速全称“静天高速公路静宁至庄浪段”,起点位于静宁县八里镇,终点止于庄浪县朱店镇,以枢纽互通与青兰(G22)高速相接,路线全长66.59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静庄高速建成通车后,静宁到庄浪区间行车时间由原来的两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左右,对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静宁庄浪果品产业发展,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曾几何时,平凉乃是享誉全国的陇东“旱码头”、丝绸之路主要节点城市,不仅是西北地区的公路枢纽,而且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地处陕甘宁三省“金三角”地带的平凉,距离陕西省会西安、甘肃省会兰州、宁夏省会银川分别相距300多公里,地缘和交通优势一度为平凉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支撑。

国家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平凉(我们这十年民生改善之交通篇)(2)

图为9月1日拍摄的S28灵华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朝那镇河沟大桥施工现场。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明 摄

然而,随着高速、高铁时代的到来,平凉人曾经引以为豪的“旱码头”的辉煌及兰州、银川、西安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逐渐被淡化或替代,一度陷入交通“孤岛”状态。

发挥交通先行作用,让贫困地区经济民生因路而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凉市坚持以交通先行战略为统揽,扎实推进交通提升建设和交通扶贫攻坚,聚力打通对外快速通道,努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十三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完成投资352亿元,比改革开放以来前37年投资的总和还要多,是平凉交通发展史上重大交通项目最多、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

国家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平凉(我们这十年民生改善之交通篇)(3)

工人在S28线灵华高速黑河特大桥箱梁预制现场作业(资料照片)。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志强 摄

——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紧扣打通省际出口,开工建设高速项目5项364公里,平天、彭大高速四十里铺至大桥村段,泾华、静庄和平华一级5条高速(一级)公路通车运营,新增庄浪、华亭两个县(市)通高速,全市“两横三纵”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随着灵华高速和彭大高速安口至彭阳段的建成通车,境内高速公路将由1条182公里增加到5条546公里,是平凉交通史上继2009年平定高速建成通车之后,第二次大规模高速公路建设。

——普通国省道有序推进。紧扣搭接国省干线,开工实施普通国省道8项616公里,国道312线平凉西至界石铺段、凤口至高平至何家坪段、泾川至崇信段及平峰至八里、南坪至马关等6条普通国省道建成通车。泾源至秦安公路鱼池至莲花段,彬县至华亭、崇信至方堤口3条公路稳步推进。完成了平凉机场专用公路可研编制,全市普通国道新增二级及以上公路63公里,普通省道新增三级及以上公路235公里。

——农村公路畅乡通村。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64公里,硬化自然村组道路1764公里,实施安保工程8400多公里,全市1472个建制村实现了100%通硬化路,8435个自然村已硬化4852个,硬化里程4506公里,硬化率57%。农村群众实现了出门有路、抬脚上车,农村公路建设由“村村通”“路路安”向“组组通”迈进。

——运输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平凉工业园区综合物流服务中心、道路运输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庄浪汽车站、静宁汽车站建成投用,完成了平凉汽车西站改扩建。出租车改革、客运转型升级、营运车“三检合一”等措施落实到位。深入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平凉中心城区公交车实现“一卡通”、手机扫码支付全覆盖,全市5家网约出租车公司上线运行。平凉工业园区物流中心接入交通部货运网络平台,全市颁发了第一张网络货运经营许可证。全市新增公交车155辆,出租车456辆。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了“一定五不定”的农村客运经营模式,全市新增客运班线108条,乡镇通班车率、行政村通客车率均达100%。

国家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平凉(我们这十年民生改善之交通篇)(4)

工人在中心城区天门塬华明路道路工程施工现场作业(资料照片)。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志强 摄

——资金筹措趋向多元化。紧盯制约交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坚持多条腿走路,多元化融资,想方设法筹措建设资金。率先在全市基础设施领域推行PPP项目和施工总承包EPC模式,开工建设了S28灵华高速公路项目,为全市乃至全省利用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样板和典型。采取中央车购税补助 专项债券 农发基金 社会资本 银行贷款的模式,实施了S216平华一级公路项目。静宁、庄浪两县建设的普通省道,采取县财政自筹模式,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农村公路特别是自然村组道路建设,采取整合使用扶贫资金、行业资金的办法,硬化自然村组道路623公里。

国家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平凉(我们这十年民生改善之交通篇)(5)

中心城区天馨南路道路工程主车道正式建成通车(资料照片)。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志强 摄

——邮政快递业快速发展。不断深化邮政改革,整合网络资源,拓展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15倍和2.7倍。建成村邮站1018个,便民服务站1162个,实现了“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全市新增法人快递企业17家、快递网点219家、快递末端网点141个、新增快递超市31个、快递从业人员984人、安检机24台、全自动分拣设备1套,重点快递企业乡镇网点覆盖率达100%,实现了“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上世纪90年代,“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段子在平凉市民之间广泛流传。随着宝中铁路、天平铁路、西平铁路相继建成通车,3条铁路在平凉境内的总里程达235公里,是承载陇东地区客货运输的一条主要交通大动脉。为了盘活利用好现有的铁路资源,缩短平凉与西安、兰州、银川省会城市的距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向上对接,争取了多条线路途经停靠平凉,共同构筑起以平凉为中心,连接陕甘宁省会城市的半日交通辐射圈,方便了市民出行。

国家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平凉(我们这十年民生改善之交通篇)(6)

国家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平凉(我们这十年民生改善之交通篇)(7)

来源

:平凉日报 秦玉龙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审核:雷勇 张涛 卢姗

编辑:朱晨光

国家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平凉(我们这十年民生改善之交通篇)(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