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狐假虎威教案及教学反思(于永正狐假虎威教学)

谢老师,高级教师,执教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一等奖获得者,市级科研课题一等奖主笔,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专注于小学语文教学。

二年级狐假虎威教案及教学反思(于永正狐假虎威教学)(1)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狐假虎威》第一课时里,两次让学生查字典。

第一次是查“狐假虎威”的“假”字。当学生一句话把狐假虎威故事讲出来后,老师用教鞭指着课题里的“假”字,问意思是什么。

学生说是“假的”,于老师让学生读课文末尾的句子:

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当有学生回答出“借”的时候,然后让学生查查字典,看看有没有借的意思。

第二次是查“窜”。

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老师问“窜”的意思,学生回答是“跑”。老师问“为什么用‘窜’不用‘跑’?”

再次要求学生查字典。

字典上的解释是“逃跑、乱跑”,老师问到底是乱跑呢,还是逃跑?最后确定是逃跑。

在一堂课里,于老师居然两次让学生查字典。这是为什么呢?

词语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内容,字典里的解释非常精炼准确,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同时,字典里有多项解释,学生面临选择,必须联系语境,从而促使学生仔细读课文,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这也让学生懂得查字典是阅读方法之一。课堂上培养了查字典的意识,可以迁移到课外阅读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