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富士苹果是哪里引进的(第一个敢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

#一国一品走近非洲#

红富士苹果是哪里引进的(第一个敢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1)

国产红富士苹果

我国是苹果生产大国,年产苹果3000-4000万吨,而这个产量中的大多数苹果又都是红富士苹果。

我国生产的红富士苹果无论是从产量上、还是从商品化上、还是从品质上,都可以用“登峰造极”四个字来形容。像烟台、洛川等知名苹果产区种植的红富士苹果更是名满天下。

一般国家向我国出口苹果是这样的

虽然我国的苹果产量巨大,但我国还是从外国进口了不少苹果,主要来自新西兰、南非、美国、智利等5-7个国家。

其中,来自新西兰的进口苹果数量是排在第一位的。

红富士苹果是哪里引进的(第一个敢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2)

不过,新西兰、美国、智利等国家出口我国的主打苹果品种都不是红富士苹果,大多数都是一些“标新立异”的苹果品种,比如新西兰的爱妃苹果、火箭果、红玫瑰苹果、爵士苹果等。这些品种在我国种植数量都相对较少。

以前有人问:“为什么从外国进口的苹果都是乱七八糟的苹果品种呢?为什么外国不往我国出口一些红富士苹果呢?难道外国人不种红富士苹果吗?”

答案很简单。

红富士苹果是哪里引进的(第一个敢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3)

外国当然也种红富士苹果,但要是把红富士苹果拉到我国来卖,这岂不就是“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从河南平顶山拉一车煤去山西大同卖”的翻版?图个啥呢?

在我国,红富士苹果已经是一个非常商品化、非常大众化的水果了。

没有外国红富士苹果的情况下,国内的红富士苹果市场都已经白热化了,外国再来我国卖红富士苹果,那不是非要在关公门前耍大刀吗?

所以,一般是没有国家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

但谁也没有料到这次来了一个“不一般”的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南非。

第一个敢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

南非,全名“南非共和国”,它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是一个南半球国家。2015年,南非苹果获准出口我国。

南非苹果在我国叫“南非小冰糖心苹果”,又叫“牛顿苹果”。

红富士苹果是哪里引进的(第一个敢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4)

但“南非小冰糖心苹果”和“南非牛顿苹果”都不是南非苹果的品种名字。

这只是国内水果商给它起得2个商品名,实际上南非出口到我国的苹果品种主要就是红富士苹果,另外还有极为少量的全红嘎啦苹果。

红富士苹果是哪里引进的(第一个敢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5)

南非红富士苹果

2015年,南非向我国出口的红富士苹果大约也才100多吨,数量较少,但这已经是这么多年来第一个这么“海量”向我国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了。而到了2021年,南非向我国出口的红富士苹果已经突破1.2万吨了。

单单看这个量,你可能觉得相对我国苹果的总产量来说,这不能算“大量”。

但你要知道,我国进口苹果一年的进口量一共才5-7万吨。

其中从新西兰进口的最多(大约占比58%),南非则排在第二(大约占比19%),美国排在第三(11%),剩下的那一丁点进口量来自其它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

短短6年的时间,南非凭借着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居然成为了我国苹果的第二大进口国。而且,南非红富士苹果出口我国的数量还在翻倍增长,市场上的南非红富士苹果也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大力追捧。

红富士苹果是哪里引进的(第一个敢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6)

更离谱的是,南非红富士苹果的价格要比国产红富士苹果大约高了1倍,在不少零售端,都是按个卖的,换算成斤的话,也得16-20元/斤。

这不得不让人惊诧万分,同时也让不少果农纳闷:我国红富士苹果产量都那么大了,还有好多人都在说红富士苹果已经快不行了,南非红富士为什么还能在我国越卖越多呢?而且价格还卖那么昂贵?它凭什么呢?”

南非凭什么?

敢向我国水果市场上出口红富士苹果,南非红富士苹果的底气何在?

南非红富士苹果个头大吗?不但不大,而且非常小。

颜值高吗?不但不高,反而要比同价位的国产红富士苹果难看许多。

如果按照我国苹果收购商的分级标准来给南非红富士苹果分个级,出口我国的南非红富士苹果在我国收购商眼里最多就是个不入流的“三级小果”,收购价格一般超不过2元/斤。

就是这么一个级别的红富士苹果,卖得居然比精品红富士苹果价格都要高那么多,它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

红富士苹果是哪里引进的(第一个敢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7)

我个人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对红富士苹果好坏的判断标准上。

国内对红富士苹果好坏的判断标准主要掌握在收购商手里,什么是好富士苹果呢?个头要大,颜色要靓,这是好富士苹果的第一标准。

收购的时候就是按这个标准来给价格的,果农自然要追求这2个标准了,逐渐形成了“个头大,颜色靓”的红富士苹果才是好苹果的共识。

但“外来的和尚唱歪经”,咱们国内苹果圈子里形成的这个共识,人家“外来的和尚”并不认同,甚至从来就没有这样想过。

第一,“外来的和尚”就认为个头中等偏小的苹果更加适合食用,更加适合市场,个头中等偏小的苹果才是高档货,然后就大张旗鼓地卖了起来。

按目前的市场来看,至少已经证明了人家这个思路不是错的。

不少年轻消费者是爱追捧这类中等个头的红富士苹果的。

红富士苹果是哪里引进的(第一个敢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8)

第二,在行业共识标准的限制下,我国红富士苹果过分关注“颜值”,过分在乎产量,大多数红富士苹果都是套袋的,这样种出来的红富士苹果颜值高,好卖钱。

可是,这也恰恰给南非红富士苹果钻了一个空子,南非红富士苹果在我国的一大主打卖点就是“不套袋”。

不套袋长得肯定不好看,但人家无所谓。

南非红富士苹果又不经过国内苹果收购商收购,它们直接跟零售端对接在超市里卖,到时候只要消费者认同就行。

南非红富士苹果就是打破了我们对于红富士苹果判断标准的共识,把“大而美”变成了“小而丑”,在最大限度上不让“外观干预风味”,从而保证了苹果绝佳的自然风味。

这可能是它能在我国市场越卖越多的一个关键因素。

凭什么是南非?

可能有人会问了,我国目前也有不套袋、个头小的红富士苹果啊,为什么没能卖到这个价格?凭什么就南非苹果取得了成功呢?

第一,“进口苹果”品牌的加持。消费者容易把水果按原产地进行归类,而进口苹果相对于国产苹果更容易形成一个品牌,不少消费者都有一个“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大众心理。

这是很现实,也很难改变的一点。

红富士苹果是哪里引进的(第一个敢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9)

第二,我个人拙见,一部分国产不套袋红富士苹果的基本思路是错的。有的地方种不套袋红富士苹果,袋是没有套,但是判断红富士苹果的标准还是按套袋红富士苹果的标准来判断的,一样要求“个头要大,果面要光滑,要好看”。

这种不套袋红富士苹果实际上就是一种“形式主义”,仅仅摘掉了苹果上的袋,却没有摘掉“心里的袋”。

不套袋的苹果再去追求苹果的外表,那必然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很大可能还要用更多的农药,这样种出来的“不套袋”苹果已经失去了不套袋的意义了,它必然没有什么自然风味。如果没了主打得“自然风味”这一个特点,不套袋苹果跟如今的红富士次品果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不套袋不仅仅是摘了苹果上的袋那么简单,应该是一个生产和销售成一体的体系。

消费者的意识要改,收购商的标准得变,种植者才能去执行,少了一个环节,国内推行不套袋苹果最后都很大可能会“鸡飞蛋打”。

红富士苹果是哪里引进的(第一个敢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10)

树顶上的南非红富士苹果

第三,南非的气候条件。除了南非苹果外,我国也有不套袋的苹果卖得比较好的。比如四川盐源和云南昭通的丑苹果(野苹果)很多就不套袋,零售价格卖得也不低,消费者也很追捧。

但把这2个产区的气候来看一下,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天高云淡,日光充足”的苹果产区。这样的产区有足够的阳光照射,阳光在苹果表面照射更加充足,不套袋种出来的苹果特点更鲜明,风味会更浓郁,很容易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

南非的苹果产区气候条件也是这样的,日光非常充足,在苹果不套袋的情况下,顶上的苹果基本能晒出“黑紫色”的灼斑,非常有辨识度。

这是南非苹果在气候条件上的一大优势。

南非红富士苹果让国产红富士“头疼”吗?

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苹果虽然比较多,但对于进口的新西兰苹果实际上国产红富士是不太在意的。

毕竟新西兰进口苹果都是一些小众品种。

南非红富士苹果则不同。它是我国的主流栽培品种。

而且因为不套袋、个头小,南非红富士苹果的生产成本要比我们套袋的大个头红富士苹果低太多。

成本比咱们低,价格卖得还比咱高,品种还都是一个,这个竞争力就太过于强大了。

如果它销量不好还行,如今销量一直在疯狂的增长。

这就是值得我们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了。

红富士苹果是哪里引进的(第一个敢向我国大量出口红富士苹果的国家)(11)

不过国内红富士苹果种植户也不用太过焦虑,毕竟目前的南非红富士苹果更像是一条进入我国苹果市场上的“鲶鱼”,让它来搅合一下这一滩平静的湖水,改变一些红富士苹果的收购标准,可能更有利于未来国产红富士苹果的发展。

有压力才有大的改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