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153课(说文解字第402课细说)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四个汉字:“謘、詻、誾、訂”,其中“誾”和“訂”在现代汉语简化为“訚”、“订”。“订”字又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入在1988年国家语委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其他三个字则基本属于生僻字(这三个字顺序本在《说文解字》“谆”之后,“谋”之前,因为课程字数原因,放在了这一课)。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订”。四个字的详情如下:

1、謘。读chí。《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语谆謘也。从言,屖(xī)声。”形声字。本义是语言迟钝。屖,有滞留不进之意,因此,这个字其实与是声中有义。

说文解字第153课(说文解字第402课细说)(1)

(语言迟钝的影视形象)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谆迟,盖犹钝迟也。”《篇海类编·人事类·言部》:“謘,语谆迟。”明代方以智《东西均·奇庸》:“为善世而言其法。謘謘然贵义。”因为较生僻,现代汉语“迟”兴“謘”废。但要注意,在古代汉语中,“謘”和“遲”是有区别的,“謘”专指语言迟钝。

謘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153课(说文解字第402课细说)(2)

(謘的小篆写法)

2、詻。读音有三个:

(一)è。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詻,论讼也。传曰:‘詻詻孔子容。’从言,各声。”形声字。一般迭用“詻詻”,本义是直言争辩。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讼,当作颂,论讼即言容。”《广雅·释训》:“詻詻,语也。”《六书故·人事四》:“詻,辞厉也。”《墨子·亲士》:“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士。”王筠《说文句读·言部》:“詻,《墨子·亲士篇》之詻詻,即谔谔也。”《墨子》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君主必须有敢于矫正君主过失的臣僚,上面必须有直言极谏的下属。

也指教令严。《玉篇·言部》:“詻,教令严也。”《礼记·玉藻》:“戎客暨暨,言容詻詻。”郑玄注:“詻詻,教令严也。”现代汉语已不用。

(二)luò。读音出自《集韵》,同“咯”。讼言。(这又是《说文》音不配义的一个例子。《集韵·铎韵》:“咯,讼言也,或从言。”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三)lüè。读音出自《集韵》,声音。《集韵·药韵》:“詻,声也。”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说文解字》中所引“《传》曰:‘詻詻孔子容。’”未查出出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未闻。”王筠《说文句读》:“似即《玉藻》‘言容詻詻’。注:‘教令严也。’或《礼记》古注有以为孔子者。”这可能就是这句话的真正出处。

詻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153课(说文解字第402课细说)(3)

(詻的小篆写法)

(3)誾。读yí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闇,和悦而诤也。从言,门声。”形声字。本义是和悦而正直地争辩。沈涛《说文古本考》:“《一切经音义》卷十二引作‘闇闇,和说而争’,盖古本如是,说解中闇字为浅人所删,争、诤通用字。”

也有一说认为闇是会意字。张文虎《舒艺室随笔》:“《论语·乡党篇》孔注:‘闇闇,中正完也。’和说而诤,即无犯无隐之意,故曰中正。从门会意,从言省亦声。非从门声也。”就是中正平和的争论,不侵犯,但也不隐诲。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也有:“言居门中,亦有中正之意。”站在门的正中央,堂堂正正地陈述意见。或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汉语大字典》将“闇”字归入“门”部,而不归“言”部。

宋代刘弇(yǎn)《走笔答郭子隆句稽》:“赖君不吾靳,殷勤接闇侃。”用的正是本义。

还有其他用法,如:

(1)谦和而恭敬的样子。《玉篇·言部》:“闇,和敬貌。”清代魏源《廖含虚先生墓志铭》:“有古君子颀而闇,少贱多蓺(yì,同艺)惊其群。”

(2)语。《集韵·谆韵》:“闇,语也。”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此外,闇还是姓氏,《万姓统谱》有载。

闇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153课(说文解字第402课细说)(4)

(誾的小篆写法)

4、訂(订)。读dì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订,平议也。从言,丁声。”形声字。本义是评议;评定。所谓的“平议”,就是“评议”,《说文》没有“评”字,就是通过多方协商后的论定。王充《论衡·案书》:“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两把刀相砍,就能知道它们的利与钝;两种论点交锋,就能看出它们的是与非。订的语义特征是论定是非。我们看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就是刀剑互斫,最后揭开利、钝谜底的,灵感是否来源于“订”呢,哈哈。

说文解字第153课(说文解字第402课细说)(5)

(《倚天屠龙记》影视剧)

由本义又引申出很多用法,如:

(1)均衡;均匀。《字汇补·言部》:“订,均也。”《周礼·夏官·缮人》:“恒矢痺矢”,郑玄注:“二者皆可以散射也,谓礼射及习射也,前后订其行平也。”

(2)订立;约定;制订。如:订交;订婚;订计划。《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愚表弟虞梁,敬请余大先生在舍教训小儿,每年修金四十两,节礼在外,此订。”订,就是约定的意思,这是旧时请家教的文书。就是旧时请家庭老师的文书。

说文解字第153课(说文解字第402课细说)(6)

(订婚)

(3)改定;改正;修改。如:订正;考订。《晋书·荀崧传》:“其书文清义约,诸所发明,或是《左氏》《公羊》所不载,亦足有所订正。”

(4)用线、铁丝、书钉把书页、纸张连在一起。

说文解字第153课(说文解字第402课细说)(7)

(装订)

(5)效法。《新唐书·黎幹传》:“夏以禹,汉以高帝,我以神尧为始祖,订夏法汉。”

(6)向民征收赋税。《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二年》:“(东昏侯)又订出雉头、鹤氅、白鹭縗。”故三省注:“齐梁之时,谓赋民为订,盖取平议而赋之之义。”

(7)逗留。《广韵·径韵》:“订,《字林》云:‘订,逗留也。’”

后三种用法现代汉语已经基本不用了,不再细说。

订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153课(说文解字第402课细说)(8)

(订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402,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