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杂谈(青铜往事)

作者:段金泉

时代的烙印,总会悄无声息地镌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有人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觉醒、激情、朝气蓬勃的年代,是一个诗意迸发、理想主义的年代。播种希望,富有追求,饱含热情,拥抱一切,是那个时代所共有的青春记忆。

回望过去,生于六十年代、即将迈入老年行列的“八十年代新一辈”,依旧激情满怀。

浪漫情怀,是青春的底色。街上流行红裙子,太阳镜、喇叭裤、爆炸头、花衬衫,手里提着录音机,嘴里哼着流行曲,是当时青年人的时尚标配。

伤痕文学,新生代诗歌,八十年代还是一个文学复兴的黄金时代。诗人、作家,成为千万文学青年追逐的梦想。

青铜杂谈(青铜往事)(1)

文学梦想,像鲜花一样绚烂

自古以来,军旅与文学完美融合,由此诞生了载入史册的千古名篇。追随着时代的洪流,热血奔涌的绿色军营,钢铁巨流中不乏青春的诗情萌动;单调枯燥的训练场,战士们在枪炮的轰鸣中谱写着和平的诗章。

1985年春,宁夏青铜峡。一批基层部队的业余文学爱好者,从雪域高原、大漠戈壁、千里陇原、三秦大地,集结在驻黄河之滨的某部营区,参加“兰州军区文学美术创作学习班”学习培训。

回忆举办这期创作学习班时的情景,原兰州军区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陈作犁说:我从1978年调军区文化部后,先后和杨闻宇一起,举办过5期文学创作学习班,为部队培养了一批文学创作骨干,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这期学习班是军区文化部和宣传部合并后举办的第一期,也是最后一期。学习班历时三个月,主要面向基层部队,共有36名学员参加,其中还有两名女学员。

青铜杂谈(青铜往事)(2)

文学班“全家福”(中排右起杨闻宇、蒙子军、陈作犁)

我有幸参加这期学习班,中间有一个小插曲。当时,军区给我所在的部队分了两个学习名额,机关宣传科按要求分到基层团队。我是师宣传科的新闻报道员,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写点诗歌散文,曾有小作品见报。得知消息,一心想获得这次“深造”机会。新闻干事赵洪斗是个老大哥一样的人,见我愿望如此强烈,几次和军区主办单位的负责人联系,几经周折,最终为我争取到一个名额。

接到通知后,我欣喜万分,打起背包就出发。当时交通比较落后,我只买到一张无座号的火车票,站了近二十小时赶到兰州。当晚在军区第一招待所办理入住登记时,遇到兄弟部队参加学习的几位战友,第二天结伴乘火车到宁夏青铜峡报到。

开学动员后,我们领取了学习用的书籍和部分生活用品。书籍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选讲,以及文艺理论、文学词典等,还有印着“兰州军区文学创作学习班”字样的稿纸。学习班分为五六个小班,每个班住一间宿舍,干部睡单人床,战士睡高低铺。

青铜杂谈(青铜往事)(3)

学习班下发的书籍,只找到这几册

我们班的班长王久辛,当时在军区已小有名气。他写的诗歌和散文,不时在军区报纸副刊发表,是我心中的偶像。他常给我们背诵周涛的诗歌《神山》,分享徐怀中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西线轶事》体会,还让大家讲述各自连队的奇闻逸事,学习氛围比较浓厚。

学习期间,军区创作室的专业作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两个层面,讲授了他们的创作经验。如,作家朱光亚讲述了创作《风雪阿拉仓》《戈壁深处的旋律》《迭山芳魂》等小说的经历;参加过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作家张行,讲述了创作长篇小说《武陵山下》的经历;编剧李茂林讲述了创作电影文学剧本《路漫漫》《祁连山的回声》的经历,等等。他们的授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学员们听后受益匪浅。

身处基层的业余文学作者,怎样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作家梦?

老师们在解疑释惑中认为,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阅读名著。文学创作的准备都是从阅读开始的,业余作者必须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只有吸收充足的文学养分,打牢扎实的文学基础,才能有创作的后劲,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二是积累生活。火热的军营生活,有着丰厚的创作资源。基层业余作者处在火热的生活一线,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多观察,多积累素材。要找到自己独特的视角,从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起,这样才能发掘生活的本质,写出能打动读者的感人作品。

吃住在连队,过士兵生活。学员们的教育管理、一日生活等,严格落实连队标准。

因文学而相聚,喜悦之情不言而喻。大家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诗歌、散文、小说作为创作方向,相互交流、探讨学习心得和写作技巧。虽然来自不同部队,但共同的文学追求,很快将大家融为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青铜杂谈(青铜往事)(4)

当年的文学青年(右一为作者)

学习班自办伙食,因为是临时组建的伙食单位,没有家底补贴,生活显得比较清苦。一日三餐,大多以土豆白菜萝卜“老三样”为主,相近于新兵连的生活。周末能增加一两个荤菜或时令鲜菜,就算是改善伙食了。

这点生活上的苦,对视文学为崇高精神追求的学员们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在一些基层连队,官兵们吃的大多是粗糙的大米。大家觉得,每天能吃上粘而不腻、滑润爽口的宁夏大米,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学员们对伙食没有过多要求,但组织办班的老师心里却过意不去。负责美术班教学的蒙子军老师,鸡毫书法自成一家,其笔墨骨棱内蕴,恣肆奔放,为人所追捧。他用自己的书法作品,与当地一家单位交换了一头猪,让他们宰杀后送到学习班。炊事班的战士高兴极了,当晚便生火开煮,计划第二天让大家美餐一顿。遗憾的是,由于炉火过旺、煮的时间也有些长,结果骨肉分离,成了一锅肉汤。

学习之余,学员们的生活是多彩的。每天晚饭后,黄河岸边,秦汉渠旁,稻花香里,留下了大家的笑语和足迹。

青铜峡位于银川平原之南,是引黄灌区中部的精华地带,自古就是黄河九大干渠的渠首,至今还有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建造的古渠水系,是塞上江南画卷中最美的一抹靓色。

这里因水而生、因河而兴,黄河大峡谷山高水深,两岸悬崖峭壁,山光水色相映,传说大禹治水来到这里,劈山成峡,黄河水从此一泄千里。夕阳西下,晚霞与河水互映在峭壁上,呈现一片青铜色,故名青铜峡。

到了周末,大家相约外出,游览名胜古迹,了解风土人情,丰富创作素材。

首选的游览景点,是向社会开放不久的青铜峡水电站。水电站于1958年建设,1967年正式投入发电,是黄河流域第二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同时也是我国唯一的闸墩式水电站。站在高40多米、长近700米的拦河大坝上举目眺望,东有庄严肃穆的佛教圣地牛首山寺庙群,西有国内罕见的108塔,南是一片高峡平湖式的库区水面。拦河大坝气势雄伟,集发电、灌溉、防洪于一体,被誉为“塞上明珠”。

万千感慨,仅是开始。随后,大家乘游船在碧波荡漾的水面领略湖光山色。行至水库西侧,依山崖拾级而上,便是闻名遐迩、建于西夏的佛教纪念塔108塔,也是传说中的穆桂英点将台。塔群坐西朝东,背山面水,错落有致,呈奇数排列,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塔群规模之大,令人震撼。

青铜杂谈(青铜往事)(5)

雄伟壮观的青铜峡108塔

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为了减少人生众多烦恼,善男信女要戴108颗贯珠,念108遍经。据说,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烦恼,带来吉祥好运。对此,我倒是没有多少执念。我所感兴趣的是,当年穆桂英在此点将,大破天门阵的相关战事,可惜仅仅是一个传说而已。

学习班在管理上比较人性化,除参加集体上课学习,大家可自由安排时间。我们三五个战士学员,有时会悄悄离开营区,来到不远处的黄河岸边,或看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滚滚东流,或高声音诵读贺敬之的《回延安》《雷锋之歌》,引得几个正在稻田插秧的小姑娘抬头注目。

快乐的学习生活中,也有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我的脚面被一种叫“小咬”的小黑虫叮咬,当下奇痒难耐。不多时,脚面肿胀得像个大面包一般,并蔓延到整个腿部痛痒,后来走路都有些困难。无奈,只得在床上躺了两三天。王久辛在给军区报纸写的一篇学习班纪事中,描述环境恶劣时用了这个事例。当时稿子是我帮忙誊抄的,不知何故并没有发出来。

美术创作学习班和文学班同时举办,也有30多人参加,由著名书法家蒙子军负责。军区创作室画家任慧中、李坦克任教课老师。期间,文学和美术两个班统一管理,分别组织学习。

转眼间,三个月的学习就要结束了。经过“淬火”,大家普遍收获满满。同样,我亦有了可喜收获。我写的一组诗歌,后来在《解放军文艺》“士兵与作家”专栏发表,并由诗人纪鹏撰写了评论。这在当时并不多见,难忘诗歌编辑刘立云老师,感谢他对一个基层小战士的特别关爱。当年,我还有一些诗歌、散文在军区报刊和当地省级报刊发表。

青铜杂谈(青铜往事)(6)

发表在《解放军文艺》的诗歌作品

从学习班返回后,不少学员成了部队文学创作骨干,从此踏上了文学创作道路,取得不凡成就。

三十多年过去,当年风华正茂的军旅文学青年,如今已黑发变白、步入老年。他们中,有的成为享誉军内外的知名作家、诗人,有的成为军队知名刊物主编,有的成为专业作家,有的成为军区报社、电视中心主编。如王久辛、殷实、蒋海将、冯捷、袁俊宏、卜法友、高有为、赵民望,等等。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了诸多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让我感动、值得记述的是,当年组织办班的杨闻宇、陈作犁老师,几十年来未曾间断过联系。杨闻宇老师每有新著出版,即使退休后远隔千里,也要寄我一册。我的书柜里,有一层摆放着他的著作,大约有三十多册。因为深情厚谊,这些书我都认真读过。

2015年初冬,应著名诗人、评论家殷实之邀,在京的陈作犁老师、赵民望和我,在全聚德总店小聚。回首过往,流水年华,烟雨人事,感慨多多。2019年5月,陈作犁老师发起,部分学员相聚海滨城市青岛,游览名胜,畅叙友谊,共话文学,其乐融融。

青铜杂谈(青铜往事)(7)

三十年后再相聚(左起:作者、陈作犁、殷实、赵民望)

“刽开顽石方知玉,淘尽泥沙始见金。”世间诸多俗事,只有经过岁月的沉淀,才能懂得其可贵之处。

军人生来为战胜。进入新时代,每一位军旅文学作者,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紧贴强军兴军和新军事变革的脉搏,在弘扬主旋律上,在聚焦“能打仗,打胜仗”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展现多彩的军营生活。

(文中部分资料由陈作犁提供,合影照片由赵民望提供。在此深表谢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