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区城市规划图(城市蝶变的背后)

城市“蝶变”背后的“柴桑密码”,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柴桑区城市规划图?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柴桑区城市规划图(城市蝶变的背后)

柴桑区城市规划图

城市“蝶变”背后的“柴桑密码”

——柴桑区全力推进城市发展纪实

九江新闻网讯(特约记者 张金玲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谈思宏)柴桑区地处江西北大门,江湖环绕,依山傍水,人文厚重,素有“渊明故里”的美称。对她的印象,许多人脑海里认为她仅仅是一个有地域特色的“小城”,2020年10月,来柴桑区考察投资的深圳客商刘勇对柴桑区印象就被颠覆了,走出高铁站,映入眼帘的街市整洁有序,扑面而来的发展气息厚重热烈:“整个城市绿树成阴、生机勃勃、宜居宜业。”

刘勇的感受并不是个例。柴桑区优良的人居环境、优质的营商环境、颇具民生温度的城市发展势头,让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幅美丽的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素面朝天”到“颜值爆表”

“沙河大变样!”落日余晖下的甘泉公园,树枝摇曳、空气清新。茶余饭后,附近的居民来此游园、跑园、走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这里原来是个荒废的土坡,政府花了大力气治理。”作为老柴桑人,黄伟感叹这里的变化。“不光这儿,和早些年比,现在空气好、环境好,生活特别舒适惬意。”

城乡环境是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柴桑区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三治”,“精心规划”明确城市总体景观结构和特色景观风貌,先后制定了《九江市柴桑区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围绕“治脏”“治乱”“治堵”“功能修补”“生态修复”“特色彰显”“亮化美化”“治理创新”等八大行动周密部署,明确了相关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因地、因时制宜地制定了工作计划,按计划列出了时间表,挂图作战,科学、有序、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付出有收获,2018年全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位列全省第8位,2019年全区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年度考核位列全市第一,2020年柴桑区继续加力,新开工涉及环境整治和品质提升项目59个,总投资规模约59亿元。

有了“精心规划”的前提,就要有“精致建设”的跟进。该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五大攻坚战”,背街小巷、物管小区、养犬管理、市容顽疾、交通陋习等重点综合整治行动取得实效,13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同时,大力推进高铁新区项目建设和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累计完成130个老旧小区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道路“白改黑”25.9万平方米。

城区承托梦想,乡村寄托乡愁。柴桑区紧紧围绕“四抓”,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立完善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体系,农村环卫设施及保洁员队伍实现了全覆盖。同时,狠抓农村“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处理,结合农村实际,率先在农村污水治理项目中探索EPC建设模式,实现了建设质量、资金和风险“三个可控”。据统计,该区已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建成新农村点1162个,25户以上宜居村庄覆盖率达64%,连续三年获评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沙河开发区毛桥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入围全省“最具乡愁村庄”30强。

如今的柴桑区,湖山相拥,清水流淌在城中,森林环绕,城在绿中。乡村和城市的“蝶变”,让柴桑人感受到了更加美好的生活,也让柴桑区焕发蓬勃的绿色生机。

“绿色生机”成为“招商砝码”

绿色生机提升城市绿色竞争力,是营商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尺,更是城市招商引资的砝码。今年来,柴桑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年”行动,项目建设取得实效。1∽8月,累计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51个,其中工业项目38个。铁丰木业、佳适家具等项目建成投产;广门电子二期、光大环保、赤湖公用码头等项目快速推进;福美泰生物、九恒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博莱绿色食品产业园、九江区域航运中心柴桑区全产业链基地等“50·20”项目签约落地。

与此同时,柴桑区进一步简政放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六稳”“六保”工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一次办”“一次不跑”改革,今年已梳理“只跑一次”事项610项,“一次不跑”事项192项,已办理“一次不跑”事项5.2万件,“只跑一次”事项43.1万件;积极开展“互联网 政务服务”,依申请类事项在线办理率达到97%,“赣服通”柴桑区分厅上线本地高频事项26项、依申请事项80项。不断完善监管措施,强化“互联网 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对金融机构融资领域、涉企收费领域、政务诚信领域、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和第三方评估领域全面实施专项整治监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监管目录清单567项,检查实施清单424项,居全市前列。

今年,通过深化“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发放企业贷款13.81亿元,降低企业成本约5.2亿元。

“城市发展”兼具“民生温度”

连日来,“一河两岸”改造项目加速推进、“两场两中心”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今年,全区27个民生项目在党政主官的亲自挂帅下,挂图作战、进展迅速。

建好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该区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统筹推进一批补短板、强功能的民生项目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泉塘、渊明社区获评全省“绿色社区·美丽家园”创建示范社区,建成了江西第二大、九江市第一家VR科技体验馆等等。区人民医院新院、第三小学、第四小学、新农贸市场、老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等一批群众关切的民生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等。

民生工程颇获民心。年初,柴桑区通过公开征集民生项目方式收集民意与民智,整理成提案将其纳入民主程序,群众实现了有序参与,政府实施了民心工程,反映人民呼声。在实施过程中,该区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实行全流程监督。“许多民生项目既是民生更是民心,从项目招投标开始到施工进度和验收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压实主体责任,为工程上好‘质量锁、安全锁’,确保把民生工程办成群众满意的优质工程、民心工程、廉洁工程。”柴桑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表示。

满眼新景入画来。日新月异的柴桑区既有以前的老城央,也有如今的新城心,处处是景,宜居又舒心,生机勃勃,释放着城市发展新动能,柴桑区也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打造城市品质标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