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棍从下颚刺穿大脑奇迹存活(励志嘴唇击键盘)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杜文育 李思远

一位先天性脑瘫患者,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双手不能打字,他就用舌尖顶起下嘴唇敲打键盘,创作了百万字的科幻文学作品,其中已经出版的作品近30万字,有的作品还获了奖。

铁棍从下颚刺穿大脑奇迹存活(励志嘴唇击键盘)(1)

他叫陈伟起,今年35岁,被网友誉为“舌尖上行走的人”,家住许昌市魏都区灞陵街道办事处原许昌县农机局家属院。

●“儿呀,你啥时候站起来走走”

3月20日下午,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来到陈伟起家。这是一所20年前修建的房屋,楼上楼下各两间,总共有60多平方米。

客厅靠南的窗户下,身穿蓝色棉袄的陈伟起坐在电脑旁,严重萎缩的双手垂在胸前。他频频伸长脖子,用舌头顶起下嘴唇敲击着键盘。电脑里不时发出QQ聊天时的滴滴声。他妈妈王雪梅说,这是儿子在和网友聊天,他的网友可多了,天南地北的都有。

“以前,他还能够走路,自从犯病后,不能走路了,生活也不能自理了。”王雪梅回忆,1984年夏儿子出生后被确诊为重度脑性瘫痪,康复可能性极小。“儿呀,你啥时候站起来走走呀!”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跑来跑去,她总这么念叨。她给儿子取名“陈伟起”,希望儿子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站起来行走。

陈伟起5岁时,弟弟出生。他6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离世。看着经常抹眼泪的妈妈,口齿不清的他说:“妈,我听话,我要学走路。”跟着1岁多的弟弟,陈伟起步履蹒跚学会了走路。

8岁那年,他被妈妈送到家门口一所企业办的子弟学校上学,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初一期末,他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烧,几乎持续了整个暑假。”王雪梅说,几次抢救虽然保住了孩子的性命,然而高烧引起的抽搐导致他四肢瘫痪,13岁的他不得不辍学回家。

铁棍从下颚刺穿大脑奇迹存活(励志嘴唇击键盘)(2)

●用嘴唇“支撑”起瘫痪的身躯

“我对孩子要求可严了,虽然孩子身体不好,也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王雪梅说,她经常给儿子讲张海迪、霍金等身残志坚的名人的故事,鼓励儿子自强不息。在她的鼓励下,儿子床头的书籍越来越多。

“命运不会为我的痛苦买单,我不能向命运认输。与其自怨自艾,不如笑对人生,自己找一条活路。”2001年,多方救治后的陈伟起重新坐了起来,他向妈妈提出想要一台电脑学习打字。妈妈凑了几千块钱,买了台电脑,并在半年后办理了上网业务。

由于双手萎缩无法操作键盘,他尝试了各种敲击键盘的方法:鼻子太短,下巴太钝,嘴巴太软,叼铅笔容易流口水,最终他摸索出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办法,用舌尖顶起下嘴唇敲击键盘。

“你打字,用的是什么输入法?现在一天能够打多少个字?”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问。“搜狗五笔输入法。”陈伟起回答,起初打字速度非常慢,也就是一分钟10个字,现在一天能够打1000多字,如果赶稿能够打两三千字。

互联网,无疑给陈伟起打开了一扇知识之窗、希望之窗。从此,他对计算机、医学、文学、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知识像泉水一般流进他的脑海。

上网第二年,他开始尝试写作,发到一些原创文学网站。虽然读者不多,然而每次编辑审核通过的邮件,都让他增添了不少信心,觉得写作这条路可以走下去。从此,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读书、写作、逛论坛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2005年,陈伟起创作的一个故事,被媒体作为科幻小说采用,于是他对科幻产生了兴趣,就专门找到当时中国唯一的科幻期刊《科幻世界》的网站,在论坛注册写作科幻小说。

铁棍从下颚刺穿大脑奇迹存活(励志嘴唇击键盘)(3)

●就是跪着也要走完自己的路

“他吃饭不要人喂,自己趴在盘子上啃,和打字的姿势差不多。”虽然是妈妈的一句戏言,然而一个“啃”字,却道出了陈伟起“爬格子”的艰辛。

由于天天在电脑前久坐,2013年夏天,陈伟起感觉下半身麻木、冷热不分,几天后病情迅速恶化,只能躺在床上无法起身。30岁的人,整日连累60岁的妈妈擦屎擦尿,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感觉生不如死,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我养你30年容易吗?你忍心离开我们?你还有那么多网友,你还能干很多事情……”妈妈的哭声唤起了他求生的欲望:“如果就这样死了,一方面对不起亲人,另一方面也不甘心啊,我写的故事还没有出版,我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想透,我要坚强起来。”

“我虽是残疾人,但也不能碌碌无为。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生活有意义、人生有价值。”他写道:“自己选择的路,就是跪着也要走完。”

靠着顽强的求生欲望,他再次战胜病魔,重新坐到了电脑前。

铁棍从下颚刺穿大脑奇迹存活(励志嘴唇击键盘)(4)

●小说《生命进阶》奏出生命强音

仿佛是为自己的生命而歌唱,随着一本小说的出版,陈伟起的生命迎来了一个崭新阶段。

2018年,科幻小说《生命进阶》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22.5万字的长篇小说,由陈伟起独著。在此之前,他还与别人合著出版了4本科幻小说。

“我们身处一个科技加速爆发的时代,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现实主义力作。”他在小说中写道:“人造生物横行的世界,注定孕育着不一样的危机,当无药可治的瘟疫爆发的时候,谁能决定生命的未来?突破人类的局限,崭新的智慧物种终会出现。”

小说出版后得到科幻类创作同行的高度评价,陈伟起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荣誉称号。

“你发表的作品有多少字?今后还有创作吗?”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问。“已经发表的作品将近30万字,今年还要出版两本。”陈伟起透露,他要继续努力,写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这孩子写得确真不赖,写得可深刻。”王雪梅说,儿子每出一本书,她都拿着放大镜先睹为快,觉得儿子上学不多,懂得不少,什么都知道。她告诉记者,儿子的小说写得好,就是“天降龙虾”这个网名不好,不如儿子的微信名“腾云鼠”好。陈伟起马上反驳说,妈你不懂,网络中的“虾”就是“侠”的意思。

“我不希望他写这东西,写不写东西是小事。”王雪梅话锋一转说,她最大的愿望不是儿子能够写作出什么成就,而是希望儿子能够生活自理,能够健康生活。

“伟起不平凡,身残意志坚;吃饭靠嘴啃,写字舌与唇;天使虽折翼,追梦更努力。”作家赵福森到陈伟起家里了解情况后,深受感动,当场“赋诗”赞叹。

许昌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徐卉说:“陈伟起用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敢于挑战自我,不向命运屈服,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强者!”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侯昺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