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致命危险(被称为无声杀手)

高血压的致命危险(被称为无声杀手)(1)

高血压是很多中老年人的“标配”

但现在它却盯上了年轻人

高血压的致命危险(被称为无声杀手)(2)

《中国心血管病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已达2.45亿,18岁以上的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9%,这个数字表明: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有3个患上高血压。

然而,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仅为51.6%,即约一半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即使在治疗后,血压控制率也仅为16.8%

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研究证明,控制好血压,可减少40%-50%的脑卒中、15%-30%的心肌梗死和50%的心力衰竭发病风险。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尽早发现、预防、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2022年10月8日

是第25个全国高血压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

高血压的致命危险(被称为无声杀手)(3)

血压超过多少应引起重视?

预防高血压要怎么做?

高血压患者如何平稳降压?

广东省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高血压病研究室主任

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冯颖青

为大家解疑答惑

一起来看看

血压超过130/80mmHg要关注

血压正常值:

  • 90mmHg<收缩压<140mmHg
  • 60mmHg<舒张压<90mmHg

冯颖青介绍,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需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她提醒,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即应引起关注,随着血压的升高,可能带来心脑肾的危害,建议开始生活方式的干预并定期检测血压。

高血压的致命危险(被称为无声杀手)(4)

做好6件事预防高血压

1、限制钠盐摄入

盐和高血压关系密切。冯颖青介绍,盐的成分是氯化钠,食盐中钠离子过量,就需要更多水分进入血管,当过量的钠离子进入血管后,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迅速上升,这时血管外的肌肉组织中水分会大量进入血管内,使血液容量迅速上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也随之升高,也就是血压升高。

目前,《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均倡导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5克。因此,建议大家控制每日食盐量,并且选用低钠盐

2、减轻体重

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

高血压的致命危险(被称为无声杀手)(5)

3、控制血脂异常

冯颖青指出,中国的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患病率在男女人群中均有不断升高趋势。血中游离脂肪酸的增加可反射性地引起血压上升。因此,控制血脂水平对预防高血压很重要。

4、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压力,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率。

冯颖青建议,大家可根据自身条件每天坚持进行适量有氧运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每周5次左右,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运动强度以中等强度为主,比如可以打球、跑步、骑车、游泳、跳绳、跳操、快走等等。

5、戒烟、戒酒

中度以上的饮酒是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平均每天饮白酒大于50毫升(含酒精24克,即2个标准杯) 比不饮酒者收缩压和张压分别高3~4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且血压上升的幅度随饮酒量的增加上升

吸烟是心血管病的四大危险因素之一,它可以使高血压发生率增加,高血压的合并症如冠心病、卒中分别增加2倍和1倍。

高血压的致命危险(被称为无声杀手)(6)

6、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高血压患者如何平稳降压?

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每天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

血压达标标准:

  •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
  • 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 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
  • 80岁及以上患者降至140/90mmHg以下。

高血压5大误区千万别踩

误区一:血压正常就停药

高血压患者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甚至比正常服药的人群更早出现并发症。目前,医学界尚未找到根治高血压的良方,因此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

误区二: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除高血压危象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使血压在4~12周达标。降压速度过快,反而可能使已经适应长期高灌注压的高血压患者因为不适应而出现头晕,引发对降压治疗的怀疑。

如果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大脑血流灌注不足,甚至诱发脑卒中。因此,降压治疗不能过急、过度。

高血压的致命危险(被称为无声杀手)(7)

误区三:频繁更换降压药物

大多数长效降压药物需要连续服用2~4周才能充分发挥降压效果,达到最大疗效。因此,要遵从医嘱,服药一段时间后再评估降压效果。

误区四:保健品能治疗高血压

有些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不愿意长期服用,盲目依赖保健品降压。实际上,现在许多商家夸大养生疗法和保健食疗的疗效,说其可以代替药物治疗,这都是错误的。

高血压的致命危险(被称为无声杀手)(8)

误区五:没有症状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会导致头痛、头晕、头胀等不适症状,但有些患者高血压病程长,身体已经耐受不适,因此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

需要强调的是,没有不适不代表升高的血压对身体没有危害,等到发生了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溢血等并发症的时候已然为时已晚。


编辑 | 尹蓁 责编 | 张秀丽

通讯员 | 粤卫信

部分来源 | 中国新闻网 健康中国 健康江苏等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