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标准化对企业人数有要求吗(工道专题)

二级标准化对企业人数有要求吗(工道专题)(1)

“新八级工”在企业 ③

走向广阔创新天地

近段时间,全国首批首席技师出炉的消息在“职工圈”刷了一波热度,也在中能建建筑集团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来自该集团生产一线的陆忠良、王怀祥、杨秀忠、王洪兵4名工匠,榜上有名,成功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体系中“登顶”。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底气。”中能建建筑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陈鹏告诉记者,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求,让企业迫不及待地要“第一个吃螃蟹”,通过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为技能人才打造施展才能的更大舞台,使其在实现自我价值中助力企业发展。

二级标准化对企业人数有要求吗(工道专题)(2)

陆忠良在检查仪器

1 打破制度掣肘大展拳脚

还有1年时间,陆忠良就要退休了。正在上海石洞口电厂项目“站好最后一班岗”的他,听到自己成为全国首批首席技师的喜讯后,第一时间和同在电力行业工作的儿子通了电话。

“儿子,老爸当初的选择没有错。”电话里,父子俩开怀大笑。

陆忠良口中的“选择”,是指抵挡诱惑,坚持留在生产一线把技术做精做专。

当然,他也曾犹豫不决。

“我46岁评上的高级技师,那时一心想成为这个领域的技能专家。不过干了几年,确实觉得升不上去,正好有分公司提出邀请,就产生了想去干管理的念头。”陆忠良说,“后来我还是觉得离不开汽轮机,比如获得一个专利、创新一个工法,我能高兴得几天睡不着觉,这种在一线的成就感是无可代替的。”

尽管职业发展空间受限,怀揣对汽轮机安装的热爱,陆忠良还是继续在技能路上披荆斩棘,他先后参与了20多个大中型电厂建设,获得了3个自主研发专利、2个实用新型专利。

二级标准化对企业人数有要求吗(工道专题)(3)

王怀祥在进行汽轮机安装施工

与陆忠良的经历类似,全国技术能手王怀祥也在彷徨中坚定,选择和汽轮机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因为勤钻研、能吃苦在公司声名鹊起,更在创新攻关中有口皆碑。

获评首席技师后,陆忠良和王怀祥都非常兴奋,他们感到,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在等待他们大展拳脚。

中能建建筑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早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实施之前,集团就一直想为陆忠良、王怀祥这样的拔尖技能人才提供更全面的发展通道、更丰厚的薪酬待遇和更给力的创新平台,然而因为制度掣肘,总是难以放开手脚。

“现在大不一样了,一切以创造价值为导向,获评特级技师的职工能享受正高级待遇,拿年薪,收入与中层干部齐平。”这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公司修订了《岗位序列管理办法》,将首席技师纳入企业高级人才管理,把首席技师等技能专家的岗位级别上限提升到公司高管水平,进一步拓宽了高技能人才的晋升通道,提升了他们的薪酬待遇。

二级标准化对企业人数有要求吗(工道专题)(4)

王洪兵在项目一线指导徒弟焊接

2 学徒有了新“跳板”

“王老师,我找到施工员的工作了,还成了学徒工。”9月16日上午,成功应聘到中能建建筑集团南浔180米超高层装配式大象酒店项目的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郁志成,通过微信向大学辅导员报喜。

“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也为郁志成这样初出茅庐的职校学生打开了新天地——补设的学徒工为他们提供了新“跳板”,让他们在顶岗实习期间,提前一年就能拥有技能等级,在职业晋升和薪酬待遇上“跑”得更早,后劲更足。

今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能建建筑集团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800多个实习岗位,并择优录用实习生,让他们提前转正。

作为“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企业落地后的首批学徒工,郁志成感到振奋的,不仅是拥有了职业身份,更是拥有了言传身教的“双导师”和不断提升、展示自我的职业发展平台。

我们推行‘双师导带’制度,为学徒工配备现场导师和总部导师。现场导师主要负责技术、技能培训,总部导师为学徒工制订职业规划,并定期了解他们的学习成长情况,确定‘引、育、用、测、留’方案。”中能建建筑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说。

从事焊接专业30余年的王洪兵,是全国首批首席技师,也是企业的现场导师。集团特地将6名学徒工送到他身边学习。王洪兵把生产现场当作课堂,向他们传授焊接绝活。

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培养的技能人才,上手更快,更贴合岗位需求。”在王洪兵看来,学徒工技能等级的出现,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真正培养出被企业认可,同时留得住、干得好的技能人才。

二级标准化对企业人数有要求吗(工道专题)(5)

工匠们在中能建建筑集团创新工作室攻关

3 为“匠星”搭建新舞台

与陆忠良、王怀祥等首席技师一样感到兴奋的,还有企业。

中能建建筑集团从事的电力建设行业,对设备安装的技能要求非常高,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多工种配合、高精度作业是其最大特点。因此,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求也更加强烈。

“高技能人才‘扎堆’是企业在电力高精尖领域搏杀的核心竞争力。”陈鹏说,这也是企业迫不及待地推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落地的原因。

截至目前,公司拥有技能人才1071人,其中,首席技师4人、特级技师9人、高级技师191人、技师404人、高级工332人,高技能人才占比近90%。

随着技能舞台越来越广阔,对登上舞台的“匠星”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能建建筑集团的技能等级评聘极为严苛。每一次技能晋级,都要从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等方面综合考量,做到既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又注重考察工作实绩与贡献。

前不久获评特级技师的吴吉明对此深有体会:“前前后后经过了几轮考察,最后多亏有科研成果和QC成果加持,我才得以顺利评级。”

对于新晋级的首席技师和特级技师,企业已经有了新安排。

集团要围绕这些拔尖技能人才,打造一批创新工作室,吸纳一批技术、技能人员,专注精尖技术的研究创新,让这些工作室不仅成为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也成为企业创新创效的“加速器”。

陆忠良们仿佛看到了未来当工人的新图景:参与创新的层次和水平不断跃升,更多高技能人才从生产一线走向创新之巅……

二级标准化对企业人数有要求吗(工道专题)(6)

中能建建筑集团总部场景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作者 | 陈华 李楠

编辑|陈晓燕 罗娟 王维砚

工道 第 338次推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