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背如何写好申论大作文(轻松写出高分申论大作文)

不用背如何写好申论大作文(轻松写出高分申论大作文)(1)

《“六步走”轻松写出高分申论大作文》

—— 一篇无论申论多差都能看懂掌握、上手应用的实用系接地气“土文”

不用背如何写好申论大作文(轻松写出高分申论大作文)(2)

老规矩,不盖“帽子”,直奔主题。

一是标题。

首先要“稳驾慢行”。

标题必须准确突显题干主题词。“突显”指题目必须写到(体现)题干主题词(核心词),“准确”则指保持“原词原意”,在这个(或这组)主题词上不要“偷梁换柱”:做改写、推敲或引申,确保“客观性”。

其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漂移”,有一些好想法、新点子、抓眼球的“奇葩想法”均可适当遣词造句揉进题目中。亮点随缘,切勿“霸王硬上弓”,强求“搏出位”,不仅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讨好。

道理相通,成功漂移的前提是“驾稳”,否则必将漂移未果反而“阴沟翻船”。

二是点题。

“点题”貌似抽象,其实就是实操中的:突显主题词。

“点”意味着不必大篇幅冗论,重在精准和突显...

怎么解释呢?...

就像说唱中的Freestyle,你连主题词都没唱到,鬼才信你不是“套词”。

申论也一样,为了防止你“套词”默写一段美妙绝伦的万能开头模板,因而强制要求你结合主题“点题”,这也合情合理。

你细看范文们点题就很精巧,主题词会出现在关键节点(如开头、转折等)或在首段高频出现。范文点题既贴合又高频,就像爆音的Freestyle。

三是解题。

这个略复杂一点。为什么要解题?解题这一环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解题起到串联文章、活化文章的作用,作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解题像是“前戏”。一篇没有解题的文章会显得很生硬,就像没有“前戏”的......。

哎呀,又说多了......

言归正传。

抽象来说,解题是对文章主题的分析阐述。

讲人话,就是围绕题干给定的主题谈。谈什么呢,可谈的要素有很多(如谈释义、谈意义、论关系、引问题等等)。那么这些角度可以随便选择一个或几个切入分析吗?

我认为并不是,受限于申论客观性与赋分客观性要求,还是会略有限制的。

“切什么”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人话就是:一定要根据题干与给定资料选择解题切入点。

顺着上面那个不恰当的比喻来讲,“前戏”的质量取决于服务对象的“诉求”......

又说跑偏了......

为方便实操,粗浅小结为:围绕行文主题,从题干、题干提到的那篇给定资料、其他未使用过的给定资料中选取你认为比较合适的1-3个要素,框定要素随便谈。

四是提炼观点。

准确提炼观点是成文的“地基”。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申论作文难,观点的客观性是最重要的成因。

其实,有相当比例的考友都不知道还有论点客观性这样“变态”的内在要求;有意识找客观论点的同学仍在苦苦地修行...

精准提炼观点并不容易,熟练掌握精准提炼观点的技巧,亦需一定数量的练习与思考。

提炼观点的底层逻辑与作答申论客观题在本质上一脉相承、别无二致。

很难想象一个申论客观题都答不好的同学能准确把握和提炼观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申论上很少有同学出现“偏科”:如某一类题型就是做不了、就是得不了高分。反而,考生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强者均强,弱者均弱”的情况,即:高分同学每道题都比低分同学高,每题分数高的比例还差不多。

申论考察的抓取、整合文字材料的能力穿插于各类题目中。

我认为,提炼观点的能力无须刻意练习,把客观题练熟、练透,再回来试着提取观点很容易就上手了。

五是论述观点(亦称展开观点)。

就我个人理解,论述观点分两块,“论”和“述”。

“论”指分析,侧重论证;“述”指叙述,侧重论据。

我主推“述”,不谈“论”的原因:

一来是因为掌握、熟用、提升分析能力非一日之功,公考各科目千头万绪,之于像我这样功利、浮躁且欲速战速决的考生,不是万不得已,抓这么细既不情愿也不现实。

二来则是因为我水平有限,不怕贻笑大方,也怕误人子弟。相较之下,“述”好,益处不少,提升的幅度和速度也要大很多。可操作性强,立竿见影,简单易学。论据对逻辑要求不高,对号罗列即可。“逻辑癌”患者写也不会太乱,如果换他们论证,未免强人所难了,结果只能是一团乱麻。二是论据数量大、来源广。“给定资料”放眼望去,不都是你观点的极佳佐证吗?三是无需费脑加工处理。四是这些基于“给定资料”挖掘的论据是文章客观性的坚强保证。

“给定资料”内的论据语言都是入闱出卷教授们“润色”过的,你再根据你的需要,用摘抄、节选、归纳、整合、改写、反推等研习客观题练就的雕虫小技“加工”一下,高端论据即刻跃然纸上。

反观论证,捋顺逻辑关系就已够费脑,在紧张的时间与高强度的考场环境中,用适当的语言清晰完整地表述出来,而且始终要谨记“客观性”宗旨,提防论嗨跑题,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考生实操起来其实并不现实。

受限于我写字慢、时间紧等“顽瘴痼疾”,客观条件不允许,我在实战成文时,从不刻意追求论证,坚持“论证随缘”,有时写着写着突然茅塞顿开、幡然醒悟“想通了”“哦...好像是这么个道理”,遂执笔书之。但是,我的意思不是分论段就是简单的罗列论点和论据。这样未免生硬了点,起承转合中基本与适当的过渡还是需要的。就像......

算了,不能老“开车”......一会儿审核又不过了......

六是收尾。

个人喜欢“短尾”,认为:收尾要“收”,收尾过长是典型的“没收住”。

再说,该说的前面都说清楚了,没说清楚的,走到收尾这一步再说也指定说不清楚了。

这块需要注意的我觉得有两点:

一是要体现主题词。这也在侧面体现你行已至此仍“不忘初心”的政治本色。基本原则与小结前文“标题”“点题”“解题”说到的大同小异,就不赘述了。

二是切勿胡乱拔高。跟着感觉走,情之所至,“调调”高一点也无可厚非。但不是“调调”越高文章越屌,强行拔高收尾,反而很突兀、不自然,成为一抹败笔。

PS:对于收尾的理解与应急技巧,我认为:

1.结尾是文章字数调节器。字数不够,结尾来凑。字数足够,两三句话收尾即可,反正手都写抽筋了。

2.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很多同学都遇到过:“考试时间很紧张了,已不够你认真思考来整理收尾了,急需赶紧凑一段,差不多收一下尾,保证文章结构完整,不出大事故”。这种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实战应急之策是:倒过来把你的开头写一遍(或称:改写开头),应急版“收尾呼应”

不用背如何写好申论大作文(轻松写出高分申论大作文)(3)

卷尾语

申论,申而论之,一言难尽,莫测高深,士称“玄学”。

事无巨细讲起来,大家也没耐心看。

在此,我试着用有限的字数阐明申论的“道”和“术”。

我将从具象到抽象述说申论之“道”,以专题论“道”,“售卖”干货;也将辅以部分例题及题目解释,从抽象到具象,划出重难点和易错点,力争让读者阅而通“术”。

在保证观感顺畅、易于接受和吸收理解的前提下,兼顾“宏观与微观”“美感与实效”的平衡。

——小岸

不用背如何写好申论大作文(轻松写出高分申论大作文)(4)

不用背如何写好申论大作文(轻松写出高分申论大作文)(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