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通过)

01

曾经有一个青年小伙,大学毕业后,到《泰晤士报》推销自己,希望能够获得一份工作。

青年:请问你们需要编辑吗?

总编:不需要。

青年:记者呢?

总编:不需要。

青年不死心,又继续问了是否有排版工、校对员的需求。

总编表示报社目前没有任何的职位空缺。

这时候,青年拿出一块牌子:那么,这个,您一定需要吧?

总编这时候才抬起头,看到牌子上写着:额满,暂不雇佣。

因为这块牌子,总编留下了这位青年。二十年后,他成为了新的总编。这位青年叫西蒙.福格。

我们每个人本质上都是一个“商品”,商品的价值是由客户决定的,而不是我们自己。西蒙.福格的“卖点”,可能是“写作能力强”“信息敏锐度高”等等,但客户并不缺乏这样的人才,而西蒙.福格随机应变,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最终也让自己如愿成为报社的一员。

阿里巴巴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目标,成就了无数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而这些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的成功,也成就了阿里的伟大事业。

给客户带来利益,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

02

稻盛和夫曾说,“利己则生,利他则久。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利他是一种高级的“利己”。

所谓利他,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事情、看待事情。

佛教中提出“自利・利他”思维,表达了同一种思想境界。意思是说,为了自己获利而采取的行动,必须同时让对方获利,双方都能获得价值,整个行为链才是健康、可持续的。

就如:想要观赏到美丽的鲜花,你就得按照花的习性精心照料,想要鱼儿上钩,你就得准备它们爱吃的鱼饵……

但在职场现实中,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行为却是屡见不鲜。

  • 以各种套路,忽悠客户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产品。
  • 剽窃同事方案创意或工作成果,在领导面前邀功。
  • 诬陷、诽谤竞争对手,甚至设计全套、背后插刀……

这些“利己”的行为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稀缺”心态,即资源是固定的,世界是一场零和游戏:你成功了我就会失败,你得到了我就会损失,我必须要竞争、抢夺,只有胜者才能为王。在他们眼里,职场,就是战场。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劳碌的》中指出,这种稀缺心态,短期内能够带来红利,但长期看来,会导致“管窥效应”,就像从管中窥看这个世界,决策时,只会看到自己专注的点,忽略一些重要的事情,损害长期价值。同时,还会导致“借用”,习惯性透支未来的资源而不自知。

比如:

  • 千方百计想着“把梳子卖给和尚”,那只能是一锤子买卖,你永远不会有回头客,更不可能深度挖掘客户价值。
  • 跟同事之间勾心斗角、抢夺资源,自我保护、独享信息,不仅消耗自己的精力,更会失去重要的人际关系链。
  • 成天想着跟领导要升职加薪,却不通过实际行动,去成就领导的想法,永远只能停留在原地。

可以看出,从利己思维出发的行为模式,是不可能持续产生利己结果的,更会抹杀掉我们职场的发展带宽。而只有利他思维,才能够让自己与对方,站在同一阵线,塑造出“一体感”,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最终实现“双赢”。

你是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通过)(1)

从利己出发,与外界“竞争敌对”,是一种短视行为

03

如何通过利他成就自己呢?

“利他”?就是“帮助别人嘛”。做好事,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要真正通过利他行为,换取更大的自我提升、实现自我价值,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在稻盛哲学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叫“成功方程式”,即:成功=人格·理念(-100~100)×能力(0~100)×努力(0~100)

  1. 人格·理念:即思维方式。它是矢量,有方向性,从-100分到100分,它是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一个人是负面的思维,以自我为中心,损人利己,越努力,则越偏离成功的轨道。
  2. 能力:指先天的智力和体力,有个体差异,但自己无法决定。
  3. 努力:通过后天培养,由个人意志决定。

首先,要培养正确的利他思维模式

  • 构建系统思维。

真正的利他,并不是简单的牺牲自己、一味退让,而是一种系统化的思考方式,从全局出发,暂时牺牲短期的“小我”,通过利他的行为,实现长期的“大我”。这要求我们:

(1)要在时间上,把镜头拉远,看到未来的趋势和机会,也就是《活法》中所提及的“预演思维”。比如真诚为客户提供帮助,收获客户心智,实现长期合作。

(2)要在空间上,把视角拉得更广,以开放合作的心态,共同创造更多的价值。比如,与同事资源互换,利用各自的优势领域进行合作,共同提升工作业绩。

  • 预设“理性程序”。

利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人性本能,如果依靠“本能判断”,我们很难做出利他的行为决策。那怎么办呢?就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增设一个理性的程序,在做出决定之前,以“利他”作为基准进行判定, 符合标准,再做出最终的决定。我们需要刻意去练习,形成这种思考的习惯。

你是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通过)(2)

正确的思维方向,是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第二,努力修炼利他的能力

最好的利他是把自己修好。

利他是需要智慧的,否则可能造成盲目付出,无法为自己创造价值,甚至可能好心办坏事,损害他人利益。比如:用菠萝当鱼饵、用热水浇花。

要有效输出,我们至少需要修炼两方面的能力:

  • 洞察力。

洞察力就是要层层剥开事物的本质,抓事情的关键矛盾,而不是只看表面,做烂好人。比如父母溺爱孩子,短期让孩子获利,长期则对孩子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十分有害。再比如,你发现同事受贿,帮助隐瞒,短期似乎对同事和自己都有好处,但可能让他走向无法挽回的深渊。因此,在决策之前,一定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 专注力。

我们每个人时间是稀缺的、精力是稀缺的,我们不可能全盘接收,必须要有所取舍,聚焦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利他的行为。假设你最重要的事情是写作,那么利他行为就要围绕写作主题开展,比如指导别人写作、帮助他人开写作培训班、兼职参与公司的企宣等等,如果有余力,再考虑其他的事情。

你是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通过)(3)

不断升级自己的“软件”,才能有效为他人提供价值

第三,实现双赢的路劲

前面我们讲到了,首先要有利他的思维,才能有正确的行为决策,其次要修炼利他的能力,才能真正为他人带来有效价值,最后,我们需要掌握实现双方获利的有效方法。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出实现双赢的四个步骤:

1. 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2.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

3.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4.寻找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下面,我们用这个步骤来分析、解决“客户拒绝购买我的产品”这个常见问题,以银行工作人员推广ETC安装为例。

  1. 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根据国家政策,ETC安装几乎是必然需求,她今天拒绝我的原因,可能是要跟家人商量安装什么银行的,或者这种事情都是交由老公办理,抑或是今天心情不好?
  2. 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她只是拒绝我推销的产品,而不是拒绝我。
  3. 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她回答的是“暂时不办理”,而不是完全拒绝,也许后期还有办理的可能。
  4. 寻找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一是留下名片,表示需要可以随时联系上门服务,二是表示三天后会再次拜访。

虽然最终今天没有成交,但咱们通过这套路劲去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将会由悲观、颓丧的状态中抽出来,转变为积极、正面的状态,并主动寻求可能的机会,成功概率也大大的增加了。

你是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通过)(4)

双赢才能让资源、财富最大化,才是长期、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我平时喜欢听“晓书童”频道,作者一直坚持免费的策略,其优质的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听众。他说:粉丝的点赞、分享、评论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而更重要的是,做晓书童频道,让我持续输入、思考、不断提升自己。随着粉丝的不断积累,他也逐步开始了变现之路,获得越来越多的经济收益。

我想,这便是“通过利他,成就自己”最好的写照。

职场不是战场,不应该你死我活,而是你活我活。

世界不是零和游戏,不应该你争我夺,而是共创增量。

你是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通过)(5)

我是瓶小柒,一个想成为比别人厉害一点点的人,期待与您共同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