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陀罗尼经幢地位(赵州国保之陀罗尼经幢)

赵县陀罗尼经幢地位(赵州国保之陀罗尼经幢)(1)

赵州陀罗尼经幢坐落在赵县县城石塔路与石桥大街十字路口,因幢体刻有陀罗尼经而得名陀罗尼经幢,又因幢体为石质,形态似塔,所以当地百姓俗称其为“石塔”。

在我国现存众多的同类经幢之中,赵州陀罗尼经幢是最高大、最精美、最杰出的一座。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州陀罗尼经幢建于北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年),由礼宾副使、知赵州王德成督办,都料将孙普全,本州人何兴、李玉等人建造。

赵州陀罗尼经幢高16.44米,共七级,每层用巨石雕琢迭砌而成,雕刻精美,造型庄严华丽,变化丰富,是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完美结合的杰作,是我国极为珍贵的石雕文物,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经幢主体呈八角形,建在高约1.5米的方形台基上。台基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6米见方的束腰式台基,四面均刻有火焰拱门、佛像,四角刻托塔金刚力士,此外还有“妇人掩门”图案;第二部分是上下分为三层叠砌的八角形须弥座,其束腰每面刻有三尊坐莲伎乐天;第三部分亦呈八角形,以莲解纹与束腰雕成回廊建筑形式,每面以列柱分为三间,分刻佛陀游四门的故事。须弥座之上雕盘龙,盘龙上立八座须弥山,峰峦中雕有庙宇、宝塔、人物、禽兽、浮云、攀山小径等,玲珑剔透,精致雅观。

诸山之上须弥座承托六级八角石柱形幢身,每层幢身均系整块石料雕琢而成。第一级正南面篆刻“奉为大地水陆苍生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十八个大字,其余七面和二、三级幢身皆以楷书镌刻陀罗尼经文,书体秀雅,行笔遒劲,方正有致。其余幢身各面满饰佛教人物、经变故事以及各色花卉等图案,各具特色,无一雷同。第四节幢身八角处刻石柱,八面分别雕有仿木结构的石斗拱单檐建筑,门窗上面刻有佛教故事图。第五节幢身的八个面上各雕一尊金刚力士,单手托着上面的八角幢檐。幢檐八面均雕一幅佛像。第六节幢身上面为一八角亭,幢身上刻“隆庆五年辛未九月”八个字。八角亭之上石铜质桃形火焰宝珠状幢刹,幢体安放在椭圆形石墩上,庄严挺秀,直入云天。

幢身各节之间均置有八棱形华盖或幢槽,层层相托,形制则各有特色,雕有璎珞、垂幔、神兽和佛教故事等,为经幢石雕艺术精华所在。第一节与第二节八角幢身之间可分为三层:一层为幢檐,亦称华盖,八个角的立面上雕有璎珞、垂幔、佛像,角檐处悬空开着八朵仰莲,底面刻八幅飞天;二层在华盖上面八个角上,相间为四个狮子和四个大象的头,悬空伸向八方;三层为仰蓬座,在每个莲瓣上雕刻着一尊小佛像,蓬座托着第二节八角幢身。第二节与第三节八角幢身之间分为上下两层,下为华盖,上为莲座,雕刻与第一节华盖、莲座近似。莲座托着第二节幢身,幢身之上为华盖,八面雕刻城门、城墙等建筑物,主图案是释迦牟尼“太子游四门”的故事,地面雕有人物、花卉等图案。

整个经幢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比例匀称。远望造型优美、高俊秀逸,近观石雕形象通真,刻工精细,实为古建筑与石雕艺术相结合的杰作。整座经幢雕刻内涵极其丰富,工艺极尽精细,是研究北宋佛教和雕刻艺术的难得实物。

据清光绪《赵州志》文字记载,以及附近出土的石佛像等文物证实。陀罗尼经幢所在地为唐开元寺遗址。历史上,元、金、南宋三路兵马在赵州的争夺战不下数十次,开元寺几乎被夷为平地,而陀罗尼经幢是开元寺唯一存世的地面建筑物。

来源:赵县融媒体中心

剪辑:刘少坤 李佳

编辑:周翠微 马朋丽

监制:徐哲普 赵向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