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城架构空间格局是什么(构建双城架构空间格局)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依据。根据国家、广东省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珠海市组织开展了《珠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草案。

为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规划内容,广泛凝聚社会共识,1月13日,草案正式公开向公众征询意见。

“两条主线、一个协同”,精心谋划空间发展战略

据了解,新版《规划》,以坚持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在认真总结珠海经济特区40年空间演变规律、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两条主线、一个协同”(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擦亮生态宜居品牌;协同澳门,共建澳珠极点城市)为重点,精心谋划珠海2035年乃至2050年的空间发展战略。

构建双城架构空间格局是什么(构建双城架构空间格局)(1)

《规划》提出了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连接港澳的枢纽城市、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承担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高端制造业中心、湾区新兴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国际消费中心、跨境金融中心、时尚文化艺术中心的城市职能,建设一座伟大城市。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规划范围为1107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172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9348平方公里。

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双城架构空间格局

具体而言,《规划》以“落实国家战略,站位粤港澳大湾区全局,协同澳门建设澳珠极点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进一步擦亮宜居生态品牌”为导向,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农业、生态、城镇、海洋四类空间,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把珠海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战略定位,谱写美丽国土的珠海篇章。

构建双城架构空间格局是什么(构建双城架构空间格局)(2)

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规划》明确,珠海要融入湾区,发挥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产业第一,提升生产中心辐射带动能力;交通提升,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跨越,构建2035双城架构空间格局;民生为要,创建幸福样板城市;陆海统筹,打造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

当中,如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2035双城架构空间格局,可谓备受关注。

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提出,构建“协同港澳、联通全国、直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支撑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建设,加强与港澳机场客运、物流合作,打造开通国际航班的复合型区域枢纽机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支点的区域枢纽港,远期谋划由粤港澳共同开发的万山超级枢纽港;加快建设珠海中心 ( 鹤洲 ) 站, 打通向东衔接粤东和海西城市群(深珠高铁建设)、向西辐射粤西及北部湾地区(规划珠海至阳江高铁)的东西沿海高铁大通道;加快建设珠肇高铁、广珠 ( 澳 ) 高铁,强化北向联系。与此同时,依托港珠澳大桥、伶仃洋通道、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等四桥和十一条对外高速公路,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直连直通和向粤西地区的辐射等。

构建双城架构空间格局是什么(构建双城架构空间格局)(3)

构建2035双城架构空间格局,《规划》则提出构建“一主一副,一特一优,若干组团”城镇空间结构,有序高效配置发展要素。

一主,是东部中心城区建设行政文化教育中心;一副,是西部中心城区建设经济中心和产业交通物流中心。一特,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洪保十”地区,作为促进澳门适度多元发展的特别平台。一优,是唐家未来科技城优化新技术、新产业,打造新引擎、新高地,建设宜居宜业新城。若干组团,是外围产业组团包括基本城市组团(新镇)级配套的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水镇、平沙镇)、富山工业园(乾务镇)、斗门镇、航空产业园(三灶镇);邻里级配套的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白蕉镇)斗门生态农业园(莲洲镇)、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万山镇、桂山镇、担杆镇)。

《规划》还明确,珠海要以高铁枢纽站落户为契机,加快西部地区建设;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承接澳门产业拓展;以整体城市景观为结合点,与澳门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等内容。

【记者】何丽苑

【作者】 何丽苑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