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

“我现在都怀疑那句话,知识改变命运,到底是不是真的,小时候就蒙了我很久,我反悔了。”2014年除夕,醉眼朦胧的男人说出这句话。

他叫唐尚珺,截止到2022年,他一共参加了14次高考,难道是因为成绩不好才一直复读吗?

但在14年的高考生涯中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广西大学,几所重点大学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十几年的坚持,他只为了一个梦想:中国科技大学。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仅次于清华、北大。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1)

唐尚珺

不甘心的选择

唐尚珺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聪明人,他学习成绩一般,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有着常人不能比拟的精神。

1988年,唐尚珺出生于广西的一个小山村,上面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靠种甘蔗为生。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2)

唐尚珺父亲的甘蔗地

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参加高考,他的只考了372分,比当年三本的分数线高一点。

唐尚珺不甘心上一所普普通通的三本学校,他想复读,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老唐坚持把儿子送进了一所技校。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3)

唐尚珺父亲

老唐想着,唐家几代人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唐尚珺高中毕业已经是他们家最高的学历,考虑到孩子以后的工作。

老唐将唐尚珺送到当地的一所技校,学习三年之后,小儿子就可以靠着这门手艺,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进入技校不久,唐尚珺背着父母从技校退学,拿着技校退给他的学费,重新回到高中校园,他想再拼一次。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4)

唐尚珺

多次高考经历

2010年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唐尚珺考了405分。这个分数可以上一所比较好的三本,但距离二本线还有一定的距离。

老唐一直认为儿子在技校学技术,所以会给唐尚珺三年的学费。唐尚珺想,自己还有机会,最起码复读时的学费不用发愁。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5)

唐尚珺

唐尚珺走入2011年的高考考场,一个月后成绩出炉475分2012年,是唐尚珺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成绩进步很大:505分,过了二本线。

这时的唐尚珺已经不满足于普通的二本院校,他有了新的目标:中国科技大学。这所学校的难度,只比清华、北大低一点。

2013年,唐尚珺的成绩没有太大的起伏。这一年,在老唐的印象中,儿子已经从技校毕业,可以进入社会工作挣钱了。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6)

唐尚珺

也就是说,如果唐尚珺还想复读,那么下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必须他自己想办法,他选择去打暑假工,挣够自己的学费。

2014年年初,唐尚珺站在黑板前写下了“梦想,中国科技技术大学”。这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梦,为此他上了八年高中,成为高十学生。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7)

唐尚珺的梦想

高十学生的选择

学校的同学和老师,都早已离校回家过年,但唐尚珺却多留了几天,目的是不让自己的父母产生怀疑。

在父母的眼中,唐尚珺今年已经从技校毕业,参加了工作。为了这个谎言,唐尚珺只能推迟回家的时间,毕竟没有打工的人会那么早回家。

老家有习俗,一旦孩子上班赚钱,回家过年的时候就不能空手而归。临回家前,唐尚珺来到超市,购买了一些年货。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8)

唐尚珺

他很细心地将超市购物袋,换成了普通的黑色塑料袋,因为超市袋子上面写着的地址,是钦州湾大道。

父母一直认为他在外地打工,工作很忙没办法经常回家。其实是平时放假的时候,唐尚珺会打些散工,暑假则进场打暑假工。

他必须全力隐藏自己在复读的事实,因为这件事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他很想回家,却不敢回,生怕哪一点没做好漏了陷。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9)

唐尚珺更换塑料袋

回家过年

见到儿子的李芳(化名)十分开心,不停地问儿子在外面工作状况,有没有女朋友等等问题。可唐尚珺怕说多错多,便糊弄过去了。只是告诉母亲,自己现在打工一个月1600元,但是包住不包吃。李芳心疼地说:“这么少的工资,够吃饭吗?”

老人还交代儿子,不用担心家里,哥哥姐姐将家里照顾得很好,让他放心在外打工,好好攒钱谈个女朋友。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10)

唐尚珺的母亲

唐尚珺却扭脸回屋,拿出500元钱交给了母亲,称这是给她买年货的钱。这是唐尚珺“工作”后第一次给家里钱,李芳很开心。

看着母亲开心的样子,唐尚珺却暗暗发愁,他身上就剩两百块钱了,这些钱不够生活费,他得想办法赚钱了。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11)

唐尚珺与母亲

在街上买东西的时候,唐尚珺遇到了小学同学。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上了个普通专科学校,毕业之后就回到老家结婚生子,现在孩子已经三岁了。

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唐尚珺拿起吉他,弹唱了一首《老男孩》。“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12)

唐尚珺

除夕晚上,阖家团圆。唐尚珺喝了点酒,他内心有些激动,想将所有的梦想全部告诉父母,可看着他们头上的白发,唐尚珺犹豫了。

他看着镜头,两眼通红,还试图伸手将镜头挡住,随后他说出一句话。

“梦想,她老是驱使我去做那些事,我现在都怀疑那句话,知识改变命运,到底是不是真的,小时候就蒙了我很久,我反悔了。”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13)

唐尚珺

这个春节,唐尚珺想了很多却什么都没有做。他的内心尴尬又充实,无法面对父母,却又想完成自己的梦想。

过了年唐尚珺就已经26岁了,初七一早,唐尚珺收拾好行李出门。学校要开学了,他得回去复习,应对六月份的考试。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14)

离家

2014年高考成绩出炉

距离高考还有31天,唐尚珺和同学们一起进入到冲剂阶段。所有休息的时间被大量压缩,没人想浪费现在的时间。

唐尚珺正在吃饭,米饭加上一份素菜。他表示,学校现在对他们这些补习的学生有了新政策。

按照上一年的分数线计算,过一本线却重新复读的学生,每月基础补助300元,多一分多2.5元,唐尚珺每个月可以拿到400元补助。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15)

唐尚珺

400块钱勉强够他一个月的生活费,快要高考了,他不想再浪费时间出去打工。

2014年6月8日高考结束,学生们在班里举办毕业会。看着眼前的场景,唐尚珺并没有参与其中,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再经历一次高考。

一个月后,成绩出炉。唐尚珺紧张地盯着手机,输入自己的准考证号,随着语音播报,他的心慢慢沉下去,总分563分。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16)

唐尚珺

这个分数根据当年的分数线看,只能报一个一般的一本,和他梦想的中科大相距甚远。

唐尚珺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再读下去,但是内心已经替他做了选择,他准备进厂打工,挣一些生活费。

两个月的暑假中,西南政法大学的招生老师几次联系他,希望他可以到该校就读。唐尚珺拒绝了学校的橄榄枝,他想再拼一拼。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17)

唐尚珺

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

2015年唐尚珺高考成绩587分,他被吉林大学录取。唐尚珺有些迷茫,要不要去这个大学呢,这所院校也属于重点大学。

唐尚珺犹豫了一下,决定先南下打工,给自己两个月的思考时间。两个月后,唐尚珺再次出现在高中校门口,他觉得自己可以考出更好的成绩。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18)

唐尚珺

2016年,唐尚珺第八次参加高考,总分625,这是他复读七年考出最好的成绩,拿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通知书。

唐尚珺的老师笑得十分开心,他觉得唐尚珺能考出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不容易。但唐尚珺脸上却没有笑容,这个结果很好了,但不是他梦想的大学。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19)

唐尚珺拿到录取通知书

语文老师劝他:“坚持是精神可嘉,但是我觉得没必要,中国政法大学可以去读了。”

唐尚珺站在学校制作的光荣榜前,有些许的迷茫,他已经参加七次高考了,还要继续吗?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20)

语文老师(中)唐尚珺(右)

人生岔路口的选择

带着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唐尚珺回到了那个小山村里,他准备向父母坦白一切。

母亲李芳的头发已经从花白变成全白,唐尚珺坐在桌前,将录取通知书拿了出来,讲述了自己这么多年复读的经历。

老人并不认识字,抚摸着通知书上的照片哭了起来。母亲:“这件事我不怪你,我还是开开心心的。你不要操心,专心读书。”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21)

唐尚珺母亲

唐尚珺的父亲在这一年被诊断出肺癌,已经是晚期。唐尚珺突然觉得,其实考上什么大学都不重要,亲情更重要。

老唐看着儿子的通知书没有多说,沉默一会后:“毅力是值得敬佩的,儿子你让我感到自豪。”

大学开学时,唐尚珺带着父母一块前往北京,陪着他们欣赏首都的风景。两位老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看着眼前的城市很是开心。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22)

唐尚珺父亲

2016年9月,唐尚珺成功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学习。10月16日,父亲老唐的身体突然恶化,只能进行全身化疗。

之后他突然在网上看到家乡一所高中的招生宣传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会奖励两万元。

唐尚珺心动了,为了给父亲治病,本就贫寒的家庭再次被掏空,他想赚取这两万元的奖金。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23)

大学门口的合照

他再次回到老家,开始第八年的复读生涯。但让人遗憾的是,还没等唐尚珺拿到奖金,老唐突然病情恶化去世。

2017年,唐尚珺受父亲离世的影响,高考失利只考了550分。他选择再次复读,重新高考。

2018年,总分619;2019年,总分645;2020年,总分619。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24)

唐尚珺

去年高考,他考了591分,被老家的广西大学录取。唐尚珺却依旧没有放弃,选择再次奋战2022年的高考。

今年唐尚珺已经34岁了,第十四次参加高考。不知这次他的成绩会如何?到底能不能考上他梦寐以求的大学?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25)

唐尚珺坐在父亲的牛车上

尾声

回顾唐尚珺的一生,是否让人敬佩?他的精神当然让人敬佩,参加这么多次高考,足以证明他的毅力。

体会过高三生活的人,应该能想象出那种状态,就像被拉开的弦,一直紧绷着根本不敢放松。

但这种行为有必要吗?在小编看来是没有必要的,复读这么多次,可成绩相差的并不是特别大,是不是证明唐尚珺的极限已经放在那了?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26)

一根弦被拉的时间久了,一旦松开,这根弦就不再能配上好弓。唐尚珺值得敬佩,但有些钻牛角尖了,适当的回头,也许会拥有更好的人生。

当然,这些只是别人的看法,真正的选择权还是在唐尚珺身上,毕竟这个人生是属于他一个人的。

北京高考2700名能上的大学(16年男子8次高考被北京重点大学录取)(27)

高考已经结束,有人欢喜有人愁。会有很多学生选择重新复读,这样的想法本身就很让人敬佩,他们有着很强的勇气。

不论成绩如何,都希望大家可以拥有一个灿烂的人生,找到真正自己想做的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