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迁都的原因(明成祖朱棣将都城应天府迁到顺天府的背后故事)

明成祖朱棣迁都的原因(明成祖朱棣将都城应天府迁到顺天府的背后故事)(1)

中国自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中国以后,建立起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以后,进入了封建社会,到了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清朝灭亡以后,封建社会有两千余年。

大一统王朝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不过三百年的魔咒,也就是将近三百年的国祚,像两汉四百余年两宋三百余年都是两个朝代加起来的。一个是二世而亡的大关,像秦朝隋朝就是毁在二世而亡的关口之上。

当然大一统王朝中元朝是一个例外,渡过了二世而亡的大关,却享国不足百年。

明朝的开国某些方面也是打破了两个魔咒。一是打破了北伐统一不了中国的魔咒。二是将渡过二而亡大关却还没有享国近三百年的元朝硬生生给灭了。

开国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定都于南京,是为应天府。

老实说南京虽是六朝古都,但多是偏安一隅的王朝都城,甚至多是短命王朝。因此很多人征战天下的雄主眼中,南京是一块不祥之地,因此都不愿意以此为中心图谋天下。朱元璋身为开国皇帝,自然是聪明至极,夺取了南京以后,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所以取为应天府,以示顺应天意来统一天下。

明太祖朱元璋以后是孙子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上位以后急迫的削藩,最后使得四叔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朱允炆被赶下皇位不知所踪,燕王朱棣成为新皇帝,是为明成祖。

朱棣继位以后迁都于北京,对于父亲朱元璋的取名之道也是学的有模有样,北京被取名为顺天府。

朱棣迁都北京二百多年以后,明亡于李自成之手。明亡前夕崇祯曾想迁都南京,结果没有成行,最终成了亡国之君。

今天很多人讨论这段历史时,认为明朝不迁都北京,就不会那样灭亡的,甚至会存在更久。

其实宋安之认为,明朝若是不迁都北京,只有三个结果。一是形成明朝版的藩镇之患,最终亡于藩镇。二是形成藩王不断造反的局面,愈演愈烈不亚于汉之七王之乱,甚至是西晋八王之乱以后的天下大乱不久亡国的情况。三是继续南京之前的短命王朝命运,被北方游牧民族一波南下突袭亡国。

其实迁都北京才是最好的选择。

明成祖朱棣迁都的原因(明成祖朱棣将都城应天府迁到顺天府的背后故事)(2)

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这三种可能。

1368年随着明朝实现了第一次北伐开国,元朝的全国性政权统治结束。但元朝的并没有彻底灭亡,元顺宗逃回漠北老家迁都滦京,仍以“大元”为国号,因地处塞北,是为“北元”割据政权。

明初北元势力强大,不时攻击明朝,试图南下回复全国性统治,成为了明庭最大的心腹之患。

面对北元的巨大威胁,朱元璋采取藩王分封制。分封的二十五个儿子基本上驻扎在全国各大战略要点上,其中北方边疆的九个藩王权力最大,可以最大程度上调动当地资源,像开国大将如宋国公冯胜和颍国公傅友德就皆受燕晋二王节制,这些藩王被称之为明初九大塞王。

朱元璋采取的藩王分封制,其实是一举两得。既可以使这些皇帝亲子代父守边疆,最大程度上调动当地资源抵御北元南侵。又可以避免唐宋主弱臣强的局面,使藩王可以拱卫皇室。

但这种藩王分封制的弊端无疑是明显的,朱元璋死后不久,孙子朱允炆的皇位就被叔叔燕王朱棣夺取了。

燕王朱棣篡位以后,面对藩王威胁,其实也纠结了一段时间。毕竟他就是藩王造反出身的,如果他继续维持现状的话,只有三条路可选了。首先是他身为藩王造反成为皇帝以后,自己肯定不怕藩王造反,但是难保后世没有人效仿自己呢,自己的后代子孙能抵得住吗,到时候皇族内乱无穷,酿成了西晋的八王之乱那种亡国之祸怎么办呢。

如果解除藩王的兵权,那么北方谁来守呢,派心腹大将守一时可以,如果形成了传统。那么时间一长,边疆大将与当地势力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又拥兵自重滋生了野心,像唐朝的安史之乱时一般率领大军向南方席卷而来,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就算可以镇压叛乱,再现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是既解除了藩王兵权,又不派心腹大将镇守。参考宋朝的兵制,采取大将轮流驻防式的话,形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那么边军战斗力低下,强大的蒙古骑兵采取斩首行动的话可能一波突袭就攻入南京,形成北宋版的靖康之耻。

而且南京虽是六朝古都,又是明朝龙兴之地。但定都南京的基本上多是短明王朝,这个历史规律,也是让人心里发毛。

面对这三种不利的情况,朱棣最后选择一招极其高明的方式。那就是迁都北京,以天子守边来代替塞王守边,避免了皇族内乱和藩镇割据。同时天子守边的巨大压力下,统治者也不可能不思进取的,像朱棣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还有五征蒙古,就是为了给北京留下战略缓冲之地和以攻代守。

所以说朱棣迁都北京并非昏招,反正是一步高招。如果不迁都北京反而是坏事,甚至有可能成为短命王朝。

明成祖朱棣迁都的原因(明成祖朱棣将都城应天府迁到顺天府的背后故事)(3)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