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天坑十大特征(绝美地貌国际联合科考)

7月11日下午,汉中天坑群第七次国际联合科考队野外考察再次走进南郑区,实地考察剥牛天坑、天星洞。

汉中天坑十大特征(绝美地貌国际联合科考)(1)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汉中运营中心

冒着高温驱车走进剥牛天坑所在地南郑区小南海镇大垭村,处处绿意盎然,充满生机。

俯看剥牛天坑,深不可测,坑口若脚掌状。

据科考人员讲,在天坑未正式命名“天坑”之前,当地的村民管这种坑洞叫做“剥牛坑”,村民路过此地时,牛掉下去摔死无法背上来,所以只好下去把牛皮剥了,再分成块背上来,因此大家称坑洞为“剥牛坑”。

汉中天坑十大特征(绝美地貌国际联合科考)(2)

“南郑小南海天坑群以剥牛天坑为核心,周边主要有西沟洞天坑、龙头山陡崖、回龙沟地缝、兴隆洞竖井等遗迹。它处在大垭台塬的核心区域,为小南海天坑群规模最大、形态最为完整的天坑,这个东西向长 200m,南北向宽 145m,最大深度319m。”来自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的科考工作者介绍说。

科考资料显示,剥牛天坑东侧有一天窗,当地俗称“蒸子眼”,底部与剥牛天坑地下河相通。地下河流量在枯季和雨季变化巨大,平季水深20-50cm,流量 10-20L/s,洪水时节水深3-4m,流量可达51m³/s。

汉中天坑十大特征(绝美地貌国际联合科考)(3)

科考团队表示,关于剥牛天坑地下河系统,一直以为其与观音洞天坑地下河系统相通,但实际地下河溶洞探测表明,来自观音洞地下河的水流并没有汇入剥牛天坑上游或坑中,而是从剥牛天坑南部,距离不足100 米处“擦肩而过”,排向干河沟地下河,最终汇入小南海。

剥牛天坑地下河溶洞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零星分布,以流石为主。

汉中天坑十大特征(绝美地貌国际联合科考)(4)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汉中运营中心

据悉,剥牛天坑形态完整,生态环境优良,具有极高的科研、科普和旅游价值;坑底存在大面积原始森林,绿树成荫。苔藓类、灌木类也极为发育,在洞口周围绿苔若毯。坑底常年过境流水蜿蜒回转,曲径流深。晴好日阳光斜射入洞口,夹杂洞内水气光线明暗交错,雾气蒸腾而起,宛若仙境。

汉中天坑十大特征(绝美地貌国际联合科考)(5)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汉中运营中心

而在天星洞,奇石林立,洞中有洞,时而伸手不见五指,时而洞顶露出几个天眼,一束天光射进洞内。大大小小的天坑,仰头看去,就像天上的星星,所以,人们就把这个洞坑叫天星洞,把连接两个天眼的拱形石梁叫天星桥。

汉中天坑十大特征(绝美地貌国际联合科考)(6)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汉中运营中心

洞内还分布有各具特色的钟乳石和暗河。

汉中天坑群的神奇也让参加此次科考的来自英国资深洞穴探险家、成都理工大学外籍教授马强称奇,他用英语表示,它(汉中天坑群)很美,很有发展前景,每个人都应该来汉中看一看。

汉中天坑十大特征(绝美地貌国际联合科考)(7)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汉中运营中心

来源: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 陕西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