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安全帽与普通安全帽的区别(一顶合格的安全帽可以避免一次惨痛的触电事故)

电工安全帽与普通安全帽的区别(一顶合格的安全帽可以避免一次惨痛的触电事故)(1)

一、电力系统企业使用的安全帽的分类

T4类电绝缘安全帽和T4类近电报警(器)安全帽

安全帽的通常分类按使用范围可分为Y类(一般用途)和T类(特殊用途)两种。

Y类安全帽是指该类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而T类安全帽除了具有Y类安全帽应该达到的基本性能要求外,还应具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特殊性能要求。

电力系统行业要求安全帽具有防止触电事故的绝缘特性,即为T4类电绝缘安全帽,通常称为:“电力安全帽” 、“电工安全帽”、“绝缘安全帽”、“T4类安全帽”。T4类电绝缘安全帽根据其附加功能的不同,又分为近电报警(器)绝缘安全帽和普通绝缘安全帽。

近电报警(器)安全帽即在普通T4类安全帽的内部安装一支“近电预警器”,其主要用于高压环境下安全帽距离外的提示预警。

电工安全帽与普通安全帽的区别(一顶合格的安全帽可以避免一次惨痛的触电事故)(2)

二、T4类电绝缘安全帽的保护范围及原理

安全帽国家标准(GB2811-2007)的规定,电工安全帽的绝缘标准为:当安全帽接触400伏及以下电压时,安全帽泄露到人头的电流≦1.2毫安,从而保障佩戴人的安全。因此T4类电绝缘安全帽主要保护原理是400伏及以下电压接触时的绝缘保护功能。

电工安全帽与普通安全帽的区别(一顶合格的安全帽可以避免一次惨痛的触电事故)(3)

三、T4类电绝缘静电报警(器)安全帽的保护范围及原理

T4类电绝缘近电报警安全帽除具备以上(二)所述的普通绝缘防护功能外,还具备400伏以下接触或近电预警功能;尤其具备400伏以上“安全距离”外的近电预警功能。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T4类电工安全帽对400伏以上电压接触是不起绝对的保护作用的,尤其作为1千伏以上的高压电不需要接触就可能发生放电(电弧)等触电事故的。因此T4类电绝缘近电报警安全帽就应运而生,起到了“近电预警”功能。T4类电绝缘近电报警安全帽的主要保护原理是“近电预警”提示功能,而不是接触绝缘功能。高压工作环境的应佩戴T4类电绝缘近电报警安全帽。

电工安全帽与普通安全帽的区别(一顶合格的安全帽可以避免一次惨痛的触电事故)(4)

四、T4类电绝缘近电报警安全帽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电压选择开关置于相应的电压档,然后按住自检,能发出蜂鸣(发音)信号后,即可正常使用。可选择220伏-500千伏的近电电压范围,当佩戴近电报警(器)电工安全帽的人进入预设电压范围内,即发出近电自动蜂鸣报警或真人发声语音报警,以提示佩戴人不要再靠近带电物体,以免触电。

一般近电报警(器)电工安全帽的适用范围:

(1)200伏-380伏架空电力电缆,报警距离:0.4米-0.6米;

(2)10千伏架空电力电缆,报警距离:0.8米-1.0米;

(3)35千伏架空电力电缆,报警距离:1.8米-2.0米。

电工安全帽与普通安全帽的区别(一顶合格的安全帽可以避免一次惨痛的触电事故)(5)

五、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哪些企业必须佩戴T4类电绝缘安全帽

安全帽国家标准(GB2811-2007)A.4规定(T4类)绝缘性能电工安全帽“适应于可能接触400伏以下三相交流电的工作环境”。即可能接触400伏以下三相交流电的工作环境的作业人员都应当佩戴T4类具有绝缘性能安全帽。

1、各类发电厂均应佩戴T4类电绝缘安全帽

我国目前发电企业分为火力发电厂(含热电厂)、水电厂、风电场、核电厂/潮汐发电厂等,电厂通常为高低压转换、交织的工作环境,其运行维护施工过程中还离不开低压工作用电环境,因此按照国家标准(GB2811-2007)的规定各类发电厂均应佩戴T4类电绝缘安全帽。

2、供电企业应佩戴T4类电绝缘安全帽

供电企业的工作环境有变电站运行维护及操作、变电及配电系统的抢修、检修等环境通常为高低压带电工作环境,因此按照国家标准(GB2811-2007)的规定供电企业均应佩戴T4类电绝缘安全帽。

3、电力施工企业应佩戴T4类电绝缘安全帽

电力施工企业不只是架设新线路,往往在同杆塔架设多条线路,为提高客户供电可靠性,同杆带电施工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多,同时也存在架设线路与带电线路交叉跨越施工的工作环境,电力施工企业工作人员可能接触400伏以下三相交流电的工作环境很多,因此按照国家标准(GB2811-2007)的规定电力施工企业均应佩戴T4类电绝缘安全帽。

4、电信、移动通信施工企业应佩戴T4类电绝缘安全帽

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的施工企业工作环境的60%以上要与高低压线路或并行或交叉跨越或同杆架设,其工作环境通常为高低压工作环境,因此按照国家标准(GB2811-2007)的规定电信、移动通信施工企业均应佩戴T4类电绝缘安全帽。

5、建筑、造船等行业可能接触400伏以下三相交流电的工作环境的也应佩戴T4类电绝缘安全帽,多一重绝缘功能防护更安全。

在建筑造船等行业高低压带电工作环境也非常普遍,在电力用户最终端的变压器一般都是由10千伏的三相交流电变压为400伏三相交流电,因此“400伏以下三相交流电的工作环境”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环境,不仅专业的涉电的企业工人应电工安全帽,就是普通的建筑。造船等行业也需要,一是国家规范规定可能接触400伏以下三相交流电的工作环境的应佩戴T4类电绝缘安全帽;二是多一重绝缘功能防护更安全。

六、T4类电绝缘安全帽相关的电力科学知识

1、三相交流电

一般家庭用电均为单相交流电,然而电流的大规模生产和分配以及大部分工业用电,则都是以三相交流电路的形式出现。高压输电线,通常是四根线。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V):电流的单位千安(KA)/安(A)/毫安(mA)。

2、安全电压

36伏。除规程规定的高压、低压两种电压外,还有一种安全电压。

所谓安全电压:是相对于高压、低压而言,是指对人身安全危害不大的电压。电压值一般为36伏、24伏及12伏。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值也是不相同的。一般约为1-10万欧(但也有更低的),如按800欧左右考虑,经实验分析证明,人体允许通过的工频极限电流约为50毫安,即0.05安。在此前提下再据欧姆定律计算,得知人体允许承受的最大极限工频电压约40伏。故一般取36伏为安全电压。

3、安全电流:10毫安(mA)。

人体对电流的反应:

8-10MA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4、安全距离的其他规定

高压的,根据《安规》的数据,各级电压与人体的安全距离

500kV:5m

220kV:3m

110kV:1.5m

35kV:1m

10kV:0.7m

低压电基本不需要什么安全距离。

5、触电事故种类及严重危害

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

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电击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1)直接接触电击

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

(2)间接接触电击

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导体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3)电伤

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造成的伤害。

触电伤亡事故中,纯电伤性质的及带有电伤性质的约占75%(电烧伤约占40%)。尽管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但其中大约70%的含有电伤成分。

电烧伤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

A电流灼伤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伤害。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设备或低压线路上。 B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伤害,分为直接电弧烧伤和间接电弧烧伤。前者是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发生电弧,有电流流过人体的烧伤后者是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对人体的伤害;包含熔化了的炽热金属溅出造成的烫伤。

直接电弧烧伤是与电击同时发生的。

电弧温度高达8000℃以上,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的烧伤,甚至烧焦、烧掉四肢及其他部位。大电流通过人体,也可能烘干、烧焦机体组织。高压电弧的烧伤较低压电弧严重,直流电弧的烧伤较工频交流电弧严重。

发生直接电弧烧伤时,电流进、出口烧伤最为严重,体内也会受到烧伤。与电击不同的是,电弧烧伤都会在人体表面留下明显痕迹,而且致命电流较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