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才有温暖的家(感恩父母父母在)

感恩父母才有温暖的家(感恩父母父母在)(1)

感恩父母才有温暖的家(感恩父母父母在)(2)

父母70多了。自从去年爸爸行动有多不方便后,我就打算雇个保姆。本来感觉很好的事,至少是孝顺。没有想到妈妈强烈反对。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需要花钱,一个是家里感觉来了外人,不方便。

我做了很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们,费用可以通过渠道解决,至于家里来了个外人这个事情,习惯了就好了。算是半推半就。

邻居帮忙找了个保姆来。市场价2400,我开了3000。每天100,妈妈的数学这个时候特别好。

保姆来了之后买菜做饭洗衣服,第一个礼拜后,我问妈妈,怎么样妈妈说,挺好的,就是心疼每天100。我说,儿子有钱,别在乎。妈妈说,有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坚持到了第四个礼拜。妈妈有一天打电话给我说,保姆家里突然有事情,辞职了。意料之中。我就没有多问,我说再物色一个看看,妈妈答应的含含糊糊,说,不着急,再看看。

后来,姐姐才告诉我,确实是保姆不想干了。我说,为啥?姐姐说,刚来的时候,保姆忙里忙外,挺充实。

感恩父母才有温暖的家(感恩父母父母在)(3)

后来,因为妈妈平常家务活干习惯了,闲不住。经常把保姆的活给干了。刚开始,自己去买菜,后来,自己洗衣服,再后来自己做饭给保姆吃。保姆吃完,妈妈把碗也洗了

保姆,受不了了,感觉每天100,啥活也不用干,这两位老人那么好,就不想不劳而获了,毅然决定,离开。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妈妈的套路,还是源于本心。理论上,妈妈善良,不想拨儿子的面子,但是内心,劳作的习惯使然,又心疼每天的100,结局可想而知。

这次回家,妈妈跟我说,现在都能自理,活动活动做饭还不错,有个保姆,天天躺着,日子过的惬意,但是太慢了,主要还是不习惯。我懂了。

我记得以前的时候,我从法国回来看他们。有时候对家里的卫生指手画脚。吃饭的时候各种讲究。直到后来,炒出菜来,他们说,儿子你先吃,我们还不饿,你们吃完我们再吃。

刚开始不理解,后来明白了。他们怕我在吃饭的时候对他们提一些礼仪要求,他们怕做不好。知道之后,心里特难受。

感恩父母才有温暖的家(感恩父母父母在)(4)

做父母的太不容易。渴望跟儿子享受家庭氛围,可惜儿子出国之后,“境界”高了,父母踮起脚都已经够不到了。我反思。

后来,我每次回家,从来都不提家里的卫生,反而,我多次表扬,家里弄的真干净,比我们法国的家干净多了。妈妈做饭的时候,我说厨房你们怎么收拾的,好干净。

我回家,以前都是起床后把被子叠好,房间里整理整齐。现在,我都变了。我起床后不再收拾房间,也不叠被子。脱了袜子,到处放。吃完饭,碗一放就离开桌子。

妈妈,眼里,笑眯眯的,说,都30好几了,被子也不会叠,袜子也到处扔,你看,回家,儿媳妇不在,没有妈妈,你生活都自理不了。我说是啊,你还得好好养身体啊,还要好好“伺候”我,我还是孩子,没有长大呢。

早餐的时候,妈妈特别讲究。头一天晚上就问我吃什么。我总是提一些要求,掺杂若干细节。我告诉她,最喜欢吃你的萝卜丝面。妈妈,说,是不是用油先把萝卜丝炒一下,放两个鸡蛋。我说,就是这个做法。

感恩父母才有温暖的家(感恩父母父母在)(5)

我可以连续吃一个礼拜,不是说顺应妈妈的意,而是确实喜欢。当早上,热腾腾的面条做好后,我吃两碗。妈妈看我的目光炙热,仿佛我早上看到我的孩子吃完饭的表情一摸一样。

我们都感觉长大了,都做了父母。但是在爸妈的眼里,我们的确还是个孩子。只要他们生活还能自理,他们还是希望奉献一切。我们应该给他们这个机会。现在很多老人是空巢居住。儿女不在身边,很寂寞。

楼上的一个老人被骗了。原因是她被免费发鸡蛋或其他礼品等噱头所吸引,听了一个免费讲座。讲座上“专家”会口若悬河地介绍公司某种保健品的神奇功效,而且非常讲义气的给每个来参加参加讲座的人几个鸡蛋的作为赠送品。

刚开始,邻居抱着好玩凑热闹和贪小便宜的心理去,结果真的发现鸡蛋是天天可以拿的,而且专家态度很好。甚至比自家的子女都还贴心,与他们唠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很快赢取邻居的信任。

感恩父母才有温暖的家(感恩父母父母在)(6)

直到又一天儿子回来,看到了那么多保健品。一问,付出去4万了。回头找专家,人去楼空。邻居最近泪洗面。

我问妈妈,你怎么没去。妈妈回答的很干脆,我们家不缺鸡蛋。也许,缺鸡蛋只是一个引子而真正让邻居动心的,并不是鸡蛋,而是缺少跟家人的沟通。

作为孩子也没有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亲近父母的情怀也有些欠缺,让坏人钻了空子。有些父母年龄大了,还真得当孩子养。情感上也有些类似。

前几天,跟朋友聊天。他的爸爸坐轮椅了,身体也不好。我就问他,伯父身体如何了他说,非常好,下午回家,看着爸爸吃了一根香蕉,一个橙子。

说话的时候,他两眼放光,就感觉,他的爸爸能够有胃口,仿佛是世界上最值得炫耀的事情。虽然,朋友他已经位高权重。

感恩父母才有温暖的家(感恩父母父母在)(7)

日子就是这样,父母子女一场,是修来的缘,且行且珍惜。

这几天,朋友聚会很多。以前的时候,我回国几乎不在家吃饭。感觉我所谓的成功就是回到家乡有很多人请我,我发一个朋友圈,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很自豪。

最近我也变了,我尽量在家吃饭。有朋友请我吃饭,我说别请了,还得花钱。朋友说,花钱不在乎,重要的是感情。我说,既然请我吃饭也花钱,不如你来家里吃,我做饭,你把请我吃饭的钱换成油盐酱醋锅碗瓢盆,送到家里吧。哈哈。

我承认这样不全对,但是效果很好。家里人来人往,谈笑有鸿儒。地下室都堆满了好吃的。父母俱有安全感。关键少喝了不少酒。

感恩父母才有温暖的家(感恩父母父母在)(8)

前几天,还有一个朋友,是个孝子。他准备在未来的一年里,放下手头的工作,带父母自驾中国三个月。世界很大,他要带他们去看看。

说实话,我挺感动的,在对待父母的层面上,我们是一类人。

最近几天,我在聚会的时候,酒过三巡,就喜欢讲一些话。与其说是讲话,还不如说是我的心里感受的分享。

对于我来说,定居国外多年,但是乡音未改。回家也就成了我生活中的期待。相信所有漂泊在外的人都有同感。

父母在,家在,根在。父母百年之后,我想,我还要不要每年回来,回来之后,偌大的中国我奔去哪里?当一个个重要的日子成空,我应该会有怎样的煎熬。我还回得来吗?

感恩父母才有温暖的家(感恩父母父母在)(9)

可能,很多人会说,至少还有朋友。但是,实际上,父母在,是我们不远万里,心甘情愿回家的唯一理由。

我的一个哥哥,他父母在的时候,逢年过节都会回来。父母离世后,再也没有回来过,他跟我说,没有家了,回不去了。

前几天在深圳,遇到一个临沂老乡,在国家电网管着几千个亿。父母在老家,他说,他每年春节,雷打不动,都要回去,回去一次少一次。听了之后,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就像我之前的文章里写的一样,《感恩父母,我们都会经历的99次离别》

虽然说春运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但其实全世界都一样,家庭团聚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愿望。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那么多的人千里迢迢,风雨中奔波。

昨天看了一个新闻,一对德国夫妇去柏林,就为了看在上次卡车恐怖袭击的现场。他的儿子是个受害者。虽然,生命还在,但依然昏迷。

记者采访他们,要谈感受。这对夫妇,老泪纵横,他说,他完全不会理解,本来这个周末会回家过圣诞的儿子,就这样昏迷在了病床上。他说,他恨默克尔!她给他们的家庭判了无期徒刑。

感恩父母才有温暖的家(感恩父母父母在)(10)

家庭中有一个人毁了,就可能整个世界都毁了。我的姑姑家的儿子才20岁,抑郁症。前年的一个夏天,自杀了,留下了一对近60岁的老人。世界无情。我前几天去看她们,老两口眼泪已经哭干了。

他们住在给儿子买的婚房里,每一个话题都离不开自己的儿子。那份爱,那份疼,谁又能懂?我给他们钱,都不要,说,花不动了,家里给儿子存了不少钱,准备娶儿媳妇的,现在用不上了。

以前去看他们,早早的准备饭菜,现在过去,热水也没有。不是没有人情了,是他们没有了整个世界。

最近,时常心情沉重。说实话,我最喜欢美丽的阳光,不喜欢阴雨绵绵,北方的雾霾天,加上看到的无奈,有些低落。

算是行走多年,不过,我最近才懂得一个道理:无论多少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每个城市都有他的灵魂所在,或是置于闹市,或是凝练成诗篇。而城市中最珍贵的灵魂,就是家人。

感恩父母才有温暖的家(感恩父母父母在)(11)

最近心静,我写了很多文字。每一次的回家都是跟自己心灵的对话。我感觉自己也在成长。将来的有一天,我肯定是个作家。或者我想做个老师,给大家讲一讲故事。

而人生苦短情长,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离家的距离,那么长,又那么短。那一趟趟回家的旅途,你准备好了吗?

好了,你们可以哭了。而现在,我也可以哭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内心很帅,巴黎著名斜杠青年,留法十五年,生活一路奔波,一路高歌。从最初的留法学生,如今被誉为巴黎创业精英。

对我而言,异国他乡,相似的只有太阳和月亮,其它的,都需要从头而来。走的每一步路都是一个故事,跟随我有趣的灵魂,听我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新书《内心很帅的日记》预计今年年底全国上市。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请点赞,留言,转发,有你们的支持,很温暖。


往期好文:

这个社会走的每一步都算数,谁都回不了头

当爱情在生活的琐碎中变得平淡,你就会发现三观一致有多重要?!

美高校舞弊案的沉思: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哈佛才有希望

从一日三餐,到事业蒸蒸日上,我的开挂人生,你也可以复制

说好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七岁女儿却给我上了一课

万古长夜,为自己点上一盏灯

岳母把我当儿子,我个“倒插门”女婿该如何自处

周杰伦巴黎首唱,不惑之年的我,借机弥补太太18岁前的青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