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都包含哪些(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艺术)

舞中幡是一种传统民俗艺术,也是健身与娱乐、力量与技巧相结合的体育活动。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文化都包含哪些(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艺术)(1)

历史溯源

中幡原名“大督旗”,又叫“大执式”,源于明、清两朝帝王仪仗队行军、打猎时前队使用的旗杆。在行军或打猎休息时,旗手们为了给皇上解闷,便挥舞耍动大旗博得皇上的欢心,同时鼓舞军士斗志。

清乾隆年间,旗手将龙旗杆上加上伞,耍动起来更加好看。后来加伞的大旗杆被皇宫用做迎接外交使者的仪仗队,显得威武庄重。皇宫每年都耍大执事,以庆祝重要庆典。后来这种方式传到民间,演变成庙会中的表演节目。

民俗文化都包含哪些(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艺术)(2)

舞幡技巧

中幡按大小分为硕幡、中幡和小幡三类。硕幡比较重也比较高,一般多在12米上下;中幡在9米左右,大多数表演者选用的都是中幡,所以耍中幡这一叫法也就传开了;而小幡只有3-4米,大多是在较小的场地中表演,比如剧场、茶馆等。早期的耍中幡有幢幡、担幡叫法,清朝中期北海公园到了冬天有“担幡滑冰”表演,观者众多。

中幡的主干是一根长三丈三(约10米)的竹竿,竿顶悬挂一面宽0.5米、长5.5米的长方型锦旗,旗的正面绣有祝福语句和吉祥图案,反面多绣着表演团体的名称,因此又称标旗。中幡净重30多斤,下粗上细,由两根竹竿拼接而成,竹竿的大小、柔韧性也有讲究。中幡的制作程序比较复杂,一筒可以舞动的成品大约需要四年时间。

民俗文化都包含哪些(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艺术)(3)

从技艺角度来说,中幡包括手法和腿法。各种动作不仅锻炼的是人的胆量、力量和技巧,还需要文武兼备,此外中国式摔跤、气功等技艺也是练习中幡的基础。中幡分为单练、双人对练和集体练,具体动作有50多个。成熟的表演者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惊险动作接连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只见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脑门、下巴、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精彩连连。

民俗文化都包含哪些(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艺术)(4)

舞动中幡时,表演者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耍出许多花样,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称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叫金鸡独立,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起一柱等样式。考究的中幡竿顶上还有一层乃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等组成的圆形装饰物,称为缨络宝盖,舞动起来不仅色彩缤纷,而且发出悦耳的声音,增加了观赏效果。

舞动中幡要求稳、准、快,手眼配合一致。在耍动时,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额头、下颚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不断晃动、抛起、落下,惊险连连。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稳为准则。在表演过程中,幡面彩绸迎风招展,幡顶铜铃叮咚作响。

发展传承

解放前,在北京天桥以及各地盛大庙会上, 都有“幡会”、“幡行”组织的中幡表演活动。清代的《走会图》生动地记录了当年表演舞中幡的热闹场面;一位威武有力的练家手托二丈五尺长的大竹竿,直挂一幅巨大的旗帜,上面写着“万寿无疆”四个大字,作为整个行列队伍的标志。“舞中幡”的主要动作是把“幡”高高抛起,长竿总是垂直落下,艺人以头额、鼻梁、后 脑、手肘、膝盖等部位去承接,竿顶上装有响铃,发出声响。每当走会大队经过街心牌坊时, 因“幡”比牌坊门洞高,技艺高超的持幡者不肯横幡穿过,而是将“幡”用力抛起,使其从牌坊上面越过,自己从门下快速穿过,然后稳稳接住。这一高难度动作雄健豪放,令人赞叹。  

民俗文化都包含哪些(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艺术)(5)

北京天桥的撂地场中,民国初年就有河北保定人来此“耍中幡”。这人叫王小辫,他是天桥耍中幡的鼻祖。后来传艺给宝善林,师徒二人久占天桥。道具是一根长毛竹竿,竿端装幡伞,伞端有两串三角型小旗,伞四周挂着一些小铃铛,伞下挂着一条上写“晃动乾坤”的红布。

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舞中幡”在老艺术家们的精心挖掘下,才得以重现光明,并被移植到杂技舞台上。其中的先行者是北方的齐齐哈尔马戏团,他们表演的“舞中幡”,参加了1987年第二届全国杂技比赛。之后,又相继参加了“首届中国艺术节”、“首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第三届全国杂技大赛东北区赛”、“第三届全国杂技比赛首场开幕”、“文化部南开杯广场艺术大赛”、“第19 届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杂技大赛”等。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