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丝光椋鸟(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丝光椋(liáng)鸟。

青海丝光椋鸟(秘境之眼人类之友)(1)

“戴丝绸头巾”

丝光椋鸟体长20-23厘米,嘴朱红色,脚橙黄色。丝光椋鸟的雄性个体颜色更为鲜亮,头部的羽毛偏白,像戴了丝绸头巾一般,这也是丝光椋鸟名字的来源。相比而言,雌性的羽色暗淡不少。

与丝光椋鸟这个正式名称相比,它们的俗名要接地气得多,叫“牛屎八哥”,或“野八哥”。据说这是由于它们的叫声与八哥较为相似,都极为清脆响亮。

这眉清目秀的俊鸟,如梦如幻的名字浸透着诗意,怎么会有和“牛屎”沾上边的外号?现实生活中,它需要吃、喝,牛屎周围可供它食用的昆虫特别多。人们常看到它在牛粪边蹦来蹦去。

青海丝光椋鸟(秘境之眼人类之友)(2)

鸟粪雨的制造者

在鸟类的迁徙大军中,有一种鸟是造成鸟粪“轰炸导弹”的主要“元凶”,它们就是丝光椋鸟。它们的到来,有两个极为明显的标志。其一,若这个时节,你将汽车停在樟树或女贞树下,第二天,很有可能,就会看到一副极为惨烈的画面,整个车身,布满白花花的鸟粪和果实的碎屑。其二,无论是环境优美的高校,还是城市公园,亦或者郊区的荒野,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大群叽叽喳喳的鸟儿,铺天盖地地从头顶掠过。这种大群的鸟浪,可能就是由丝光椋鸟组成,其间也很有可能混杂着一部分灰椋鸟。

“口技演员”

丝光椋鸟在国内分布广泛,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鸟类。它们能适应各种栖息环境,食性也较为复杂,荤素不拒。在冬季,除了各种成熟的果实外,连人们晾晒的腊肠腊肉,也可能成为它们的目标。

它们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小块丛林和稀树草坡等开阔地带,以昆虫为食,偶尔取食桑葚、榕果等植物果实和种子,尤其喜欢吃地老虎、甲虫、蝗虫等农林业害虫,是受农民欢迎的益鸟。

椋鸟还是“口技演员”,它们不仅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还能学其他鸟的叫声。

团结友爱

丝光椋鸟的性格非常胆小,见到人很快就会飞走。胆小的它们喜欢结群活动,非常讲究团结友爱,遇到危险时团结大家一起抵御捕食者。

丝光椋鸟夫妇,会利用各种环境安家,树洞、居民楼的缝隙等,都可以成为它们抚育后代的场所。雏鸟破壳后丝光椋鸟夫妇共同抚育。丝光椋鸟的亲鸟每日频繁出入巢穴,捕捉小虫,喂食雏鸟,直至其离巢自立。这个过程中亲鸟非常的勤奋努力,争先恐后的进出、捕食、喂食,尽职尽责。

采写:白雪

美编:葛逸潭

图片:邹维明

编辑: 刘春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