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心真材实料纯手工制作(匠心爱心让纯手工年食历久弥香)

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暂时放下手中的活计,投入甜蜜而忙碌的“营生”中。他们用世代相传的手艺,开始精心炮制一道道美食:炸糕圐圙、酿黄酒、压粉条、卤肉……一件件充满“乡味”的年食,满足了游子和亲朋的味蕾,关于年的甜蜜回忆与喜庆热闹的年味也从年食中飘了出来。

小小糕圈含“妈妈的味道”

清晨6点,城市还沉浸在睡梦中,家住东胜区的丁先女家的灯早已经亮了。厨房里,沸水“翻腾叫嚣”着,铁锅里胡麻油滋滋作响,案板上擀面杖“咯噔咯噔”来回转,一个个手掌大的糕圐圙成型后“扑通扑通”下锅,炸糕圐圙的一天开始了。

匠人匠心真材实料纯手工制作(匠心爱心让纯手工年食历久弥香)(1)

匠人匠心真材实料纯手工制作(匠心爱心让纯手工年食历久弥香)(2)

匠人匠心真材实料纯手工制作(匠心爱心让纯手工年食历久弥香)(3)

为补贴家用,以及给亲朋送年食,刚进入冬月,丁先女和女儿、儿媳每天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11点。最近,女儿带孩子去北京治病,做年食的担子便落在丁先女和老伴及儿媳马丽身上。马丽负责和面,丁先女和老伴负责炸。和面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

和面前,马丽先将几十斤软黄米面在大锅里翻炒,炒好后蘸水和面。然后将面团放室外冷冻一晚,第二天再在醒好的面团里放适量苏打粉揉搓。随后丁先女揉面、团团子、捏饼。当面饼摆满案板,老伴用手指和筷子戳圈,此时煤气灶上的油也热了。

油温要控制在适当温度,这全凭眼力和经验。当胡麻油颜色变深,香气四溢,细密的油花花蒸腾,丁先女便拿起糕圐圙一个个放进油锅。热油呲啦呲啦翻滚,糕圐圙不断蓬松胀大,香甜气扑面而来。不一会儿,一个个焦糖色的糕圐圙出锅,记者品尝后,其香甜软糯的口感瞬间俘获味蕾。

做好吃的秘诀是什么?晾凉以后更好吃,丁先女满面骄傲,“我们这是准旗的年食做法。其他家都是蒸糕面,再和面。我们家是炒糕面和冷冻面团,充分让面发酵、发甜,这些传统手艺都是从父辈那里学来的。”

60年前的春节,对丁先女来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吃上一次糕圐圙和肉。秋天,家里2亩地打下的软黄米,一直储存到过年才舍得拿出来吃。经推碾子转石磨加工成软黄米面后,一部分炸成糕圐圙,一部分做成黄酒,用来招待过年串门的亲戚。那时,谁家炸了糕圐圙,娃娃们都拿上一两个跑到村里炫耀,比一比谁家的最香。你追我跑间,不小心把糕圐圙掉在地上,娃娃们也不嫌弃,捡起来吹一吹、拍一拍,就着尘土也吃得香甜。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糕圐圙不再是稀罕物。但多年传承制作糕圐圙的技艺和味道始终没变,吃上一口,还能找回儿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马丽感慨地说,许多慕名来他家购买糕圐圙的顾客都是奔着“妈妈的味道”来的。市场上销售的糕圐圙有的加了糖、也发酸发硬,而她家的没有任何添加剂,却酥软香甜,深受欢迎。生意好时,一天能卖出三四百个。

酸甜黄酒酿浓浓的年味

临近中午,马丽趁着吃饭空档,检查黄酒酿造的情况。暖气旁,几个不锈钢大桶被电热毯和被子包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桶盖,香气扑鼻,只见黄橙橙的黄酒里,点缀着粒粒饱满的红枣。尝一口,酸甜味儿盈满口腔和鼻尖,让人味蕾生津。据了解,这一桶黄酒整整酿了十天。从制作到发酵,都是纯手工,饱含匠心。

匠人匠心真材实料纯手工制作(匠心爱心让纯手工年食历久弥香)(4)

匠人匠心真材实料纯手工制作(匠心爱心让纯手工年食历久弥香)(5)

“做黄酒最难的就是搅拌,不仅需要力气,更需要速度。”马丽介绍,制作黄酒第一步是煮糕面。水开后,把糕面和曲芽面倒进沸水里,然后拿擀面杖不停地匀速搅黏在一起。直到糕面黏在一起,搅拌费劲时,糕面差不多就熟了。然后挖到不锈钢桶里,放入酒和红枣等,密封好,进行发酵。十天后,酸甜适中、香气浓郁的黄酒做好了。

“现在不止老年人好这一口黄酒,也深受年轻人喜爱。”临近春节,向马丽咨询黄酒的人络绎不绝。黄酒对胃好,许多人把它当早点,过年串亲戚,黄酒也是招待人的好年食。

人们就着黄酒,叨啦着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着情怀,有着年味。

中午吃完饭,马丽和公公婆婆又投入到炸糕圐圙的营生中。忙的空档,她还把刚炸好的糕圐圙给顾客送到家门口,让他们吃到第一口新鲜酥脆的美味。顾客对她家的糕圐圙不停称赞,马丽却深切感谢对方的爱心支持。

原来,小姑子家10岁的儿子白血病复发,刚去北京移植骨髓和化疗。化疗费用高达20多万元,这对一个前期已花去300多万元,如今负债累累的普通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于是,相熟的邻居和朋友纷纷转发朋友圈:“购买爱心糕圈圈,帮助白血病儿童”等信息。你买50个,他买100个,爱心汇聚成河,可爱的鄂尔多斯人民用爱心温暖了这个寒冷的冬天。如果你也想购买一份糕圐圙,奉献爱心,请联系18248139989。

匠人匠心真材实料纯手工制作(匠心爱心让纯手工年食历久弥香)(6)

匠人匠心真材实料纯手工制作(匠心爱心让纯手工年食历久弥香)(7)

临近年关,丁先女和马丽的年食订单越来越多,她们忙并快乐着。丁先女打算下星期卤肉,做好香喷喷的猪蹄子,等着孙子痊愈回家。

一个小小的糕圐圙,一口甜甜的黄酒,炸出来的是“乡味”,酿出来的是“情怀”,而浓浓的爱心让年食愈加美味,历久弥香。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