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经典艺术鉴赏(眷江城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当下)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10月7日晚,作为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舞台剧目之一,江苏省昆剧院创排的抗疫主题昆剧现代戏《眷江城》在江苏大剧院精彩首演。一幅澎湃大爱的战疫长卷,一曲温婉深情的时代赞歌,古老昆剧倾尽全力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诠释当下、思考生活,这部充满勇气的探索之作赢得了全场观众的鼓励和掌声。演出结束,“紫金闪评”纷至沓来——

昆剧经典艺术鉴赏(眷江城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当下)(1)

【记者闪评】

阳春白雪走近普通大众,

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当下

作者:高利平

备受瞩目的抗疫主题昆剧现代戏《眷江城》的成功首演,让所有人心中的疑惑顿消,古老剧种描摹当代生活丝毫不觉违和,不少专家甚至表示,这部戏有可能在昆剧发展史上留下一笔。

昆剧经典艺术鉴赏(眷江城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当下)(2)

毋庸置疑,这部戏首先是故事写得好。今晚的演出现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观众都落泪了,而且不止一次。窃以为《眷江城》可能是罗周所写剧本中最接地气、最有生活烟火气的一部。剧中九个主要角色,无论是身在一线英勇抗疫的医生刘益鹏,还是勇往直前深入险情的记者丁玲、瞒过家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医护人员免费送餐的刘母和快餐店老板,又或是主动奔赴疫情重灾区运送防护服的司机阿昌和不幸染病愈后又去献血救助他人的女友小乔……都来自现实,来自那段抗疫时期的真实故事。

昆剧经典艺术鉴赏(眷江城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当下)(3)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罗周正是被每天目击耳闻的疫情报道、资讯所包围、打动,才有了这一自发的创作。因此昆剧《眷江城》中,人物是接地气的,故事是取材于现实的,细节是让观众会心的,对白仿佛直接取自我们每个人的对话框。而罗周似乎又有着敏于常人的感受力和高超的编剧技巧,世人皆知的抗疫素材在她的编排铺陈之下变得那么艺术化、戏曲化、舞台化。她从小人物、普通人入手,将千千万万抗疫过程中的动人事迹浓缩在九个角色身上,剧中将刘益鹏母子之亲情线、刘益朋丁铃之爱情线、小乔从患病至治愈之生命线三线交织,展示了医务、媒体、社区、餐饮物资等志愿者、快递、患者等方方面面的人们拼尽全力、防治疫情的群像,更描绘出当代最可爱的人——每个普通人,他们对社会的爱,对家人的爱,对职业的爱、对病人的爱,各种爱相交织,体现出人性之美的同时,深刻蕴藏着面对如此灾难时我们应有的思考。

昆剧经典艺术鉴赏(眷江城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当下)(4)

剧本感人、贴近生活的同时,该剧以导演、演员为首的舞台二度创作也非常精彩。可以说,二度创作高度还原并体现了编剧思想,二者契合度很高。 作为一部现代戏,又是表现抗击疫情这一当代现实题材,这对昆剧来说难度巨大,挑战巨大。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该如何与当代生活对接,如何在描摹当代生活的时候保持地道的昆曲味道?如何在现实生活与昆曲程式之间找到最合适、最恰当的距离和尺度?今晚的《眷江城》首演,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种在坚守剧种本体上的创新,在激活戏曲传统后的创新。

昆剧经典艺术鉴赏(眷江城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当下)(5)

这是江苏省昆剧院第四代青年演员在导演的帮助下做出的一次极富勇气的探索:虚实之间的唯美舞台,传统戏曲台步配合着时尚新潮的肢体舞动,略微加快节奏的昆韵念白,原汁原味的昆曲唱腔……所有这些都让人感叹,原来昆剧现代戏也可以这么美!融入了现代舞蹈、肢体表达、时空交错等多样形式的戏曲程式,可以将当代舞台之美、生活之美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昆剧经典艺术鉴赏(眷江城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当下)(6)

舞台呈现的唯美灵动,对于剧情的推演丝毫不显违和,反而令许多初看昆曲的观众可以轻松理解剧情。90后姑娘蒋明睿表示,平生第一次看昆曲,就被这样的表演惊艳到了,好听、好看、剧情感人,忍不住落泪。 有着百戏之祖美誉的剧种实现了当下生活的艺术化表达,专家纷纷表示,昆剧《眷江城》是继《梅兰芳·当年梅郎》的成功之后,又一部可为昆剧现代戏创作提供参考的成功范例。它不仅是某个剧目的尝试实践,更是一个能推动剧种发展甚至开拓中国古典戏曲审美当代表达的重要课题。 阳春白雪由此走向了普通大众,《眷江城》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了当下。

昆剧经典艺术鉴赏(眷江城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当下)(7)

【观众闪评】

徐晓玲:

百戏之祖 情满人间

10月7日晚江苏大剧院迎来江苏昆剧院原创现代昆曲《眷江城》,传统紧扣时代的脉搏。

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演出,省昆用曲传情,真情流露,看完之后观众们掌声不断,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昆曲有600年的历史传承,细腻的唱腔不绝于耳。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昆曲市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昆曲的水磨调。 一场疫情见真情,这场戏又把我们带入到二月的疫情时期,再次看到了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刻,赶赴第一线,奋战在武汉战疫一线的那些平凡的人们。《双识》一折演得感人,施夏明、徐思佳的表演令人潸然泪下,一家人互相隐瞒共同抗疫太感人了。 这次昆剧《眷江城》保留了传统的曲牌体和部分念白,但对身段动作等很多传统程式化的表演进行了简化,令观众在感受昆曲优美韵味的同时,也体会到了现代昆曲的魅力。 用情至深的男主角,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副院长施夏明以清新俊美的扮相、圆润通透的唱腔、温润儒雅的书生气质让我们赏心悦目,施夏明就是那个昆曲俊生…… 最后要赞一下优秀的创作团队: 优秀的创作团队,大咖云集在此! 优秀的编剧:罗周 优秀的导演:韩剑英 优秀的导师:胡锦芳 赵坚 优秀的编曲:迟凌云 优秀的演员:颜值最高的省昆第四代演员 优秀的幕后团队:乐队、音响、灯光、舞美,道具…… 一场让人难忘的昆曲《眷江城》让我们一往情深,天涯同怀抱。

昆剧经典艺术鉴赏(眷江城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当下)(8)

杨振英:

疫情发生后,武汉封城,但是全国人民都在伸出援助之手……一部昆剧《眷江城》把这种大爱精神刻划得淋漓尽致。南京鼓楼医院年轻医生刘益朋母子俩都互称在家中安居,却瞒着对方不顾个人安危冲向武汉疫情第一线,和武汉社区工作人员、快递小哥、医务人员携手,这种凝聚的力量,终于使疫情得到了控制。当今国人需要弘扬这种精神,整部剧满满正能量,鼓舞人心,说唱柔美动听。开场戏刘益朋和女友丁玲不但服装美,人也漂亮,让人眼前一亮。舞台场景、灯光效果处理技术高,是一部好题材,好剧情的戏。最感人的是在丁玲染上病毒后,刘益朋要求丁玲嫁给他,内衣后背上写的“丁玲丈夫”几个字,催人泪下。整场演出掌声连连,给剧组全体人员点赞!

昆剧经典艺术鉴赏(眷江城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当下)(9)

闻静:

我在今年江苏中秋戏曲晚会看到了京剧版本和昆曲版本的《眷江城》片段,非常期待能早日一睹同为罗周编剧两个剧种的《眷江城》从板腔体到曲牌体的转换。 今日观看由江苏省昆剧院带来的新创剧目《眷江城》,本剧在保留了昆曲特点的基础上,以江苏医生刘益朋驰援武汉为主线,展现了疫情下的人物群像。把创新与传统进行了完美结合。 开头以洇开的墨点喻作新冠病毒,每一幕演员动作定格切场景,舞台上道具很简单,更多以演员表演来呈现剧情。 “就像热干面少了芝麻酱,真不是个滋味。”无比形象的一句话反映了武汉封城后人心的焦灼。 省昆第四代的演员们每一次都能带给观众惊喜,主演施夏明和徐思佳的表演更是饱含深情,引得观众泪水涟涟。印象尤深的一是“双识”一幕: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面对面却无法相认。二是由丑角演员钱伟扮演的外卖小哥上门喂猫,桌上桌下辗转腾挪,一段精彩的无实物表演,是全剧最为轻松的一段。 院方特别贴心地提前一天在公众号预告了现场有彩蛋:随场刊赠送每位观众一份省昆特别定制的抗疫题材精美昆曲明信片。 省昆的《眷江城》落幕了,但这明信片时刻提醒着观众:2020年特殊的春季虽已远去,但在全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正如本剧的英文片名:Embrace the River City. 拥抱江城,拥抱疫情后恢复生机的武汉。

昆剧经典艺术鉴赏(眷江城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当下)(10)

徐宁华:

昆剧《眷江城》是一部演绎抗疫主题的现代戏。该剧让我们看到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独地活在这个世上,正因彼此关联、扶持、爱护,无论遭遇多少跌宕颠沛,都依然充满爱。剧中大量桥段和细节均取自抗疫期间的真实原型。因为是当下的人物和事件,在台词、表演方面要更偏向生活化,表演分寸也拿捏得好,看得出他们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他们是在用“情”来动人,在向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

昆剧经典艺术鉴赏(眷江城用贴近时代的表演语汇让昆剧活在当下)(11)

李静:

看昆剧新编《眷江城》,这是场发动全员的斗争,在大众抗击疫情时,也需要文艺工作者的力量,这就是用艺术的力量,去讴歌奋战在抗疫前线的人们,真正做到暖人心,鼓士气,凝聚力量,共克难关,该剧以真人真事为原型,而正是因为真实,所以感人,这些经过艺术提炼之后,便能够展现出在疫情期间,大家众志成城,携手共克时艰的勇气与力量,为湖北、为武汉加油,也更能够展现出一种直入心灵深处的温暖和希望,用艺术铭记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几位演员的表演太赞了,编得好,演得好! 交汇点记者 高利平 摄影 胡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