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的名字由来(巴彦淖尔大事记)

东汉光武帝建武四年(公元28年),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巴彦淖尔的名字由来?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巴彦淖尔的名字由来(巴彦淖尔大事记)

巴彦淖尔的名字由来

东汉光武帝建武四年(公元28年)

五原人李兴、隋昱,朔方人田飒,代郡人石鲔、闵堪等起兵各据郡县,自称将军。单于遣无楼且渠王入五原塞与李兴和亲,欲令卢芳还汉地为帝。

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

卢芳在匈奴军事力量的支持下,自立为帝,在五原郡建立都城,占据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之地。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

光武帝裁减朔方郡建置,将其管辖的地域归入并州(州治在今山西太原一带)。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

春二月,卢芳与贾览攻云中,久攻不下。留守九原的将领隋昱,胁逼卢芳投降,芳知羽翼外附,遂弃辎重,与十余骑逃入匈奴。其众尽归隋昱,拜昱为五原太守。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

冬十月,卢芳派遣使者向汉朝乞降。十二月,东汉王朝封芳为代王。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

五月,卢芳复逃入匈奴,后病死。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

光武帝裁减五原郡,将五原郡的官吏安置到黄河以东地区。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

是时,占据阴山南北的匈奴地连年大旱,赤地千里,草木皆枯,人畜饥疫,死者大半。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

春正月,匈奴八部共同议定立薁鞬日逐王比为呼韩邪单于,单于派使者到五原塞,请求以五原西部塞80里许(今乌前旗巴音花附近)为单于驻地,表示愿作东汉北部的守备兵,抵御来自北方的北匈奴。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

冬,曾经叛变汉朝的五骨都候子又率其众3千人归南部,北单于派驻兵追击,全部俘获。南单于派兵拒之,逆战不利。于是将南单于庭徙居西河美稷(今伊盟准格尔旗境内)。南单于居西河美稷后,亦列置诸部郡王,帮助东汉守护北部边疆。使韩氏骨都候屯兵北地(今伊盟鄂托克前旗一带),右贤王屯兵朔方(今盟境乌梁素海以西地区兼有伊盟杭锦旗地),当于骨都候屯兵五原(辖今乌拉特前旗以东地区),呼衍骨都候屯兵云中(今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以南地区)。

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公元66年)

三月,汉明帝为使河南地进一步巩固,下令将各郡判处死刑的罪犯减罪,携带家眷到五原、朔方两郡落户。还规定了许多政策,鼓励罪犯到北部地区屯戍。

东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

鲜卑族攻打北匈奴,将北匈奴打败,斩优留单于,北匈奴大乱。屈兰储卑胡都须等五十八部归顺了汉朝,到五原、朔方、北地等郡驻牧。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

夏六月,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今磴口县哈隆格乃山谷入口处西侧),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追至和渠北鞮海,窦宪遂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

冬十月,南单于遣左谷蠡王师子出鸡鹿塞,击北匈奴于北河(今乌加河)之北,大破之。

东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

秋九月,雁门乌桓率众与鲜卑大人及南匈奴进犯五原,战于九原高渠谷,汉兵大败。

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

秋七月,五原(在今乌拉山东的哈德门南口东岸的哈德门古城)地震,山岸出现崩裂。

内容摘自:《巴彦淖尔盟志》1997年。2003年12月,巴彦淖尔盟撤销,设立巴彦淖尔市。

资料汇辑:黄翔,网名“阴山小虫”,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九原博物馆 理事、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