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皇帝书房外景(从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一观宋朝的审美观)

晋祠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供奉着周武王的王后,也就是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邑姜,在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过,圣母殿中共有43尊彩塑,除了主像圣母邑姜旁边的贴身侍女为后来补塑之外,其他均为宋代原塑。其中5尊宦官像、4尊着男服的女官像,33尊侍女像。

宋代皇帝书房外景(从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一观宋朝的审美观)(1)

圣母坐像居正中位置,高2.28米,凤冠蟒袍,端庄气派,圣母头上的凤冠是金黄艳丽的,上面点缀着各种珠宝流苏,上面每一个细节都刻画的很细腻。整体神态由于是位高者所以神态是威严带些许慈祥。

宋代皇帝书房外景(从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一观宋朝的审美观)(2)

周围有众多女官、侍女环绕。她们的动作姿态各不相同,神态性格都刻画得十分生动自然,是晋祠彩塑中最出色的一组人物塑像。在圣母前面这两位宦官是负责传令的;他们的身姿微微倾向圣母,双目侧斜视,生怕听漏了一字半音。

宋代皇帝书房外景(从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一观宋朝的审美观)(3)

除她们之外,最富生活气息的自然是生动多姿的侍女,她们有的持物而立,有的载歌载舞,有的喜形于色,有的心事重重,有的老成持重,有的天真无邪,形象性格十分丰富多彩。

宋代皇帝书房外景(从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一观宋朝的审美观)(4)

每个侍女的发饰和衣着都是精心搭配的,可以看出来她们的职业和年龄。神情都是十分的拟人,有的老实稳重,有的谨慎小心,还有的拿着手帕在想事,仿佛下一面她们就要说话一样。

宋代皇帝书房外景(从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一观宋朝的审美观)(5)

在晋祠众多的侍女像中,有一尊作品最为出色。她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她的头微微左倾,似乎在张望着什么,以致于有些出神,双手放在胸前行礼,双肩消瘦,显得略有些单薄,圆圆的脸充满了稚气,她梳着那时候少女都很流行的朝天髻,很漂亮却似乎毫不自知。作品将少女初入宫闱、未谙世事和拘谨小心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宋代皇帝书房外景(从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一观宋朝的审美观)(6)

谁能想到古代民间匠师竟能把这些各具性格的侍女塑造得如此唯美!这些侍女正如雕塑艺术家刘开渠所说:“各有各的特殊形象,身体的丰满与俊俏,脸形的清秀与圆润,各因性格和年龄大小而异:口有情,目有神,姿势自然,各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思想感情。”

宋代皇帝书房外景(从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一观宋朝的审美观)(7)

北侧面的这5尊是唱戏侍女,从东至西分别扮演生、旦、净、末、丑诸种角色。当中最出色的便是这位头扎红饰唱花旦的宫女,她喜溢眉梢,含羞带笑,大概是刚刚唱罢,便受到了圣母的夸奖。

宋代皇帝书房外景(从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一观宋朝的审美观)(8)

但是细看你会发现,面向圣母的那面是笑脸,另一侧确实哭脸。梅兰芳大师曾在此尊侍女像前伫立良久,痴迷三个多月,反复品味她的内心和动作。

宋代皇帝书房外景(从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一观宋朝的审美观)(9)

梅兰芳先生曾叹道:一颦一笑,如诉平生。并且称其为“双面俏佳人”。据说,先生还试图模仿侍女的表情,希望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同时,他通过观察晋祠侍女,创作出了多种优美的手势造型。

宋代皇帝书房外景(从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一观宋朝的审美观)(10)

而这尊雕像却可能是个“领班”。一副庄重矜持、不苟言笑的腔调,显示了她已深得信任,也深感自己职在“捧印”的重要。因此她全神贯注于所拿的“印玺”,一手捧托,一手护持。尤其这护持的手,把怕碰、怕磕的心态表现得十分贴切。

宋代皇帝书房外景(从晋祠圣母殿侍女像一观宋朝的审美观)(11)

这些韵味无穷的侍女像色彩稳重和谐,衣纹自然流畅,令所有参观过的游客叹为观止。这些雕塑,跨越近千年的时光,让今天的我们窥到北宋年间的那些有血有肉、有喜怒衰乐的真实人物,体会到这些人的心态和个性。我们同时也不能不感叹雕塑家们高超的技艺,那令人惊艳的艺术的境界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