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被误用的90个成语(竟有这么多常用成语典故出自淮南)

跟你们说

目前,我们淮南已经启动申报

“中国成语典故之城”啦

排尚妹和小伙伴们得知这个消息时

都乐成了一朵花

淮南,加油哟~

最容易被误用的90个成语(竟有这么多常用成语典故出自淮南)(1)

提到淮南,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典故呢?

说到“成语”不得不提巨著《淮南子》

该书贡献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最著名的莫过于“八公山下,草木皆兵”

及长期修炼丹药的淮南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出于《淮南子》里则有“一叶知秋”、“百川归海”、“塞翁失马”、“乐极生悲”、及“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等。

麻灿君

你们知道吗?

由淮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著出版的成语类书籍——《语出〈淮南子〉》

收录有源自《淮南子》的成语349条,源于“淮南国”的成语29条,源于八公山的成语22条,成语主词条合计400条,与主词条同义或字序不同的有666多条,累计逾千条以上呐~

最容易被误用的90个成语(竟有这么多常用成语典故出自淮南)(2)

最容易被误用的90个成语(竟有这么多常用成语典故出自淮南)(3)

排尚妹

《语出〈淮南子〉》“序”中指出,“作为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的成语,内涵丰富,意义深刻。

纵观《语出〈淮南子〉》一书,引经据典,古今相映。

作者从《淮南子》中,梳理出三百余条沿用至今的经典成语,让我们得以遥想‘鲁阳挥戈’的浩然声势;感悟‘寸阴尺璧’的韶华易逝;回味‘同甘共苦’的一往情深;体验‘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祈祷‘龟龄鹤寿’的颐养天年……成语是文化的精华,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一部《淮南子》,提升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

一本《语出〈淮南子〉》,也可成就一座成语文化名山。”

ps:在这里,我们再来给全市人民“科普”一下《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为西汉初年杂家著作,由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集体编著。其中“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如道一样包涵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

最容易被误用的90个成语(竟有这么多常用成语典故出自淮南)(4)

淮南鸿烈

对《淮南子》的评价

梁启超:“《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胡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

《淮南子》文体与《吕氏春秋》相近,但其中保存了中国不少古代神话传说和史料。其中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夏禹治水等,或仅见于本书,或可与他书参证,都常为研究者所引用一部千古奇书《淮南子》牢笼天地,博极古今,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

话说回来

淮南此次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的举动

有依据

有佐证

有影响

有传承

最容易被误用的90个成语(竟有这么多常用成语典故出自淮南)(5)

一是有依据。淮南现有的地方志书、文化典籍,可提供依据,除《语出〈淮南子〉》这一重要依据外,还有《淮南市志》、《寿州志》、《八公山的传说》丛书、《淮南子与二十四节气》等书籍中收录的有反映体现的成语及其典故传说出处。

二是有佐证。淮南城市景观、地标建筑、雕塑壁画等充分体现了源出成语文化应用的特点,如淮南火车站广场上的淮南王刘安雕塑及其嵌字说明、淮南高铁东站站前广场雕塑、市政务中心广场上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共工触天”浮雕、龙湖景区内的淮南子成语文化浮雕、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淮南子文化园等。

三是有影响。很多源出淮南的成语影响力较大,诸如:因淮南王刘安与八公同炼丹药而出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而出的“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围棋赌墅”,寿州城内因清官时苗而生的“时苗留犊”及地方传说而出的“当面锣、对面鼓,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等。

四是有传承。对于成语文化的运用,淮南已形成一定的民间文化普及基础,且在地方民俗中有充分的体现。无论是在剪纸、绘画、工艺制作上,还是在文艺演出、影视传媒、日常舆论宣传上,均可见成语典故的传播运用。此外,淮南还成立有淮南子文化研究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历史文化研究会等群众性社团研究机构,专事成语典故传说的研究创作。

不仅如此

淮橘为枳”“留犊淮南”

成语典故中便含有淮南之名

最容易被误用的90个成语(竟有这么多常用成语典故出自淮南)(6)

这就厉害了

中国的成语有千万条,而城市却只有几百座,直接在成语中出现的城市,最著名的莫过“邯郸学步”,正缘由这一成语及整理出自邯郸本土的200多条成语典故,2005年10月,经中国文联批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邯郸市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而我们淮南,则有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典故,引申为成语则是“淮橘为枳”,典出《晏子春秋· 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周礼·各官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最容易被误用的90个成语(竟有这么多常用成语典故出自淮南)(7)

时苗留犊

还有“留犊淮南”的成语,更是在成语中直接出现我们的城市名字,讲的是在寿县为官的时苗清正廉洁的典故。“留犊淮南”也作“时苗留犊”,发生地在寿县,典出唐·李瀚《蒙求》:“时苗留犊,羊续悬鱼。”时苗:人名,东汉巨鹿人(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时苗曾是寿春(今寿县)令,上任时乘母牛驾车,到寿春后牛生一犊,时苗离任时将牛犊留下,不肯带走。后用以形容为官清廉,不贪财图利。

细细发掘整理,竟有许多成语典故出自八公山下

最容易被误用的90个成语(竟有这么多常用成语典故出自淮南)(8)

八公升仙

一叶知

发生地:淮南。

典出:《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通过一片树叶的凋落,就可以知道秋天的到来。现意指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寸光阴一寸金

发生地:淮南。

典出:《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元代同恕《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由“寸阴赤壁”衍生而来,极言时光的珍贵。

化干戈为玉帛

发生地:淮南。

典出:《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玉帛:玉即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在此引申为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乐极生悲

发生地:淮南。

典出:《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乐极生悲”是形容一个人快乐到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

百川归海

发生地:淮南。

典出:《淮南子·汜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这则成语的原意是指所有的江河最后都流入大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聚一处,亦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

众议成林。发生地:淮南。典出:《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高诱注:“众人皆议平地生林,无翼之禽能飞,凡人信之以为实然也。”谓众人的议论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

迅雷不及掩耳

发生地:淮南。

典出:《淮南子·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兔死狗烹

发生地:淮南。

典出:《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临水羡鱼

发生地:淮南。

典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亦作“临川羡鱼”、“临渊羡鱼”。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最容易被误用的90个成语(竟有这么多常用成语典故出自淮南)(9)

排尚妹

诸如此类的成语典故还有许多许多。青山常在,文化流传,成语是文化的精华,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积淀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淮南,赋予了淮南多彩纷呈的人文气息。置身于这些成语典故的发生地,观古怀今,不免感叹时空的变幻,岁月的穿梭。我们的城市有太多的人文素材,让我们得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来讲好“淮南故事”。

来源:淮南网 淮南发布综合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