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论述老子的人生智慧(怎样理解老子的道生一和强梁者不得其死)

详解《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德经系列研究之四十五),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举例论述老子的人生智慧?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举例论述老子的人生智慧(怎样理解老子的道生一和强梁者不得其死)

举例论述老子的人生智慧

详解《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德经系列研究之四十五)

道生一,是《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的首句,是《道德经》中与“道可道”、“名可名”等齐名的晦涩难懂之句。道生一,究竟“道”生什么?这是千百年来困扰《道德经》研究者的难题,其答案莫衷一是。《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如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而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内容丰富,但其论述的主体是几度跳跃的。本章开篇论述了道生万物的原理,随后指出了万物生长的奥秘,突然论述的主体从万物转到人,指出王公自称孤、寡、不谷,之后,论述的主体又从人转回万物,指出了万物的损益之道,最后再又从万物转到人,以“强梁者不得其死”作为结论。本章的论述主体峰回路转,给读者的感觉是在坐过山车,难道老子想通过本章论述主体的不断轮换,让读者体会上一章提出的“夷道若颣”吗?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的论述主体跳跃翻动,主要原因在于“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一句。从前后句看,此句在本章中显得特别突兀。有研究者认为,这一句和第三十九章的“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具有同样的意涵,因此,推断其是衍文。笔者认为,上一句的“冲气以为和”与“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在内容上存在前因后果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所以,研究者关于此句是衍文的推断不成立。

在解释本章前,笔者先提出和解答几个问题。

一、道生一,究竟“道”生什么?

道生一是道生万物的第一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究竟“道”具体生什么?即“一”是什么?中国有句古话名为“九九归一”,其意思是:绕了不少圈子,归根到底,又回到了本源。由此可知,“一”是本源,是出发点,又是归属。老子在第十六章论述观察万物时指出,“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老子对万物的观察印证了九九归一。因此,笔者认为,“一”是指“根”,是指“本源”。“道生一”是指“道生根(本源)”。结合第四十章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笔者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释为:道生根,根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

有《易经》研究爱好者认为,“道生一”是指“道生太极”。太极是整体一,两仪是阴阳为二,四象八卦由纯阴爻、纯阳爻、阴爻阳爻合体三种组成即为三,八卦类万物就是三生万物。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在《道德经》中找不到出处,笔者不敢苟同。

二、万物为什么负阴而抱阳?

阳,本义为山南水北朝向日光的地方。阴,本义为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表示万物是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

古人认为,万物是阴阳互动的,是阴阳相倚的,所以,万物生死相依,负阴而抱阳。负和抱,用在句子中,只是为了表述的生动形象,没有特殊的意义。就阴阳的本义而言,当我们面向太阳,可以称之为“负阴而抱阳”,当我们背对太阳,可以称之为“负阳而抱阴”。

万物负阴而抱阳,是指万物不仅有孕育、发展、成熟,还有衰退、消亡,万物的孕育、发展、成熟、衰退、消亡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研究者不需要像余秋雨那样认真得可爱,按照字义将“万物负阴而抱阳”直译,留下笑柄。

三、万物为什么冲气?

古人认为,阴阳属于一种气。阳气是暖气、生长之气,意味着复苏、生长。阴气是寒气、肃杀之气,意味着衰退、消亡。

冲气,指阴阳两气互相激荡。万物为什么冲气?古人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当阳耗尽时,它就会变成阴;当阴耗尽时,它就会变成阳。因此,阴阳二气需要互相冲击而产生中和之气。冲气的目的,是为了取得阴阳消长平衡,通过其变化使之在新的层次上达到新的和谐。

四、强梁者是什么人?

强梁,形容强横凶暴,也是强盗的另一种称呼。强梁者,指粗暴、残忍或凶狠的人,欺凌弱小、性情残暴的人。结合老子在《道德经》中的相关论述,笔者认为,强梁者是指即第二十九章的“将欲取天下而为之”者,即是指通过强力强为谋划王侯君权的人或自恃强大而不遵从道的人。

下面,笔者再对重点字词、语句作进一步深入分析,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指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内在的规律及事物的内在本质(请参阅拙文《如何解释<道德经>的开篇?》)。

不谷,不结果实。不谷和孤、寡,用来比喻人没有德行,所以孤单、绝后。因此,古代王侯以此自警、自谦。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损,减少。益,增加。

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好死,不得善终,不能寿终正寝。

吾将以为教父。将,把。以为,以之为。教父,教导自己的父亲,指代需要谨记的人生教诲、教导。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对《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全文解释如下

指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内在的规律及事物的内在本质)产生万事万物的本源(根),万事万物的本源(根)产生现无未定变化中的事物(无),现无未定变化中的事物(无)产生现有存量稳定的事物(有),现有存量稳定的事物(有)产生天下万事万物。

万事万物不仅会孕育、发展、成熟,还会衰退、消亡,万物的孕育、发展、成熟、衰退、消亡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万事万物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生长之气和肃杀之气互相碰撞激荡,取得阴阳消长平衡,通过其变化使之在新的层次上达到新的和谐生长。(因此,万事万物生生不息。)

虽然人最厌恶的,莫不过是鳏寡孤独,然而,侯王却以孤、寡、不谷自称,(是因为它们知道“万物冲气以为和”的道理。)

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刻意减损它却反而因此增加;如果刻意增加它反而因此减损。

有一句话,别人用它来教导我,我也用它来教导别人。这句话就是:通过强力强为谋划王侯君权的人或自恃强大而不遵从道的人,不得好死,不得善终,不能寿终正寝。我把这句话作为一生的戒律、座右铭,视同需要谨记的父辈的教诲、教导。

(笔者之前查过字典,父通甫,有“开始”的意思。吾将以为教父一句,研究者解释结论很多,如:我将把它当作教人道理的宗旨、我要把它当作劝诫人的重要内容、我们将以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我将把它作为首要的传播任务。这样的解释,很难和“开始”联系上。所以,笔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出不一样的解释,认为读者更好理解。这样的解释,也符合老子的传不言之教、为天下式的精神理念。尊重各位研究者、读者的个人意见。)

邱树荣

2022年8月12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