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第一章精读笔记(柏拉图理想国第六卷)

【书摘】柏拉图《理想国》第六卷(1): 哲学家与和非(假)哲学家的区别

柏拉图理想国第一章精读笔记(柏拉图理想国第六卷)(1)

《理想国》

[古希腊]柏拉图 著

张竹明 译

译林出版社;2012-07。

---

·正文约4700字;括号里的纯数字、大写字母为原书标,便于查找字句;

·标题本编后加:黑粗体字本编加;

·编录:杨原平。

---

摘要:

让我们一致认为这一点是哲学家天性方面的东西吧:即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p204)

一个“真”字。他们永远不愿苟同一个“假”字,他们憎恶假,他们爱真。(p205)

你还能找到什么比真实与智慧关系更相近的吗?(p205)

当一个人的欲望被引导流向知识及一切这类事情上去时,我认为,他就会参与自身心灵的快乐,不去注意肉体的快乐,如果他不是一个冒牌的而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的话。(p206)

这种人肯定是有节制的,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贪财的;因为,别的人热心追求财富和巨大花费所要达到的那种目的,是不会被他们当作一件重要事情对待的。(p206)

胆怯和狭隘看来不会属于真正哲学家的天性。(p206)

一个性格和谐的人,既不贪财又不偏窄,既不自夸又不胆怯,这种人会待人刻薄处事不正吗?(p206)

一个人做一件事如果做得不愉快,费了好大的劲然而成效甚微,你想他能真正热爱这项工作吗?(p207)

一个人如果劳而无功,他最后一定深恨自己和他所从事的那项工作。(p207)

真理与有分寸相近呢还是与没分寸相近呢?(p207)

我们还得寻求天然有分寸而温雅的心灵,它本能地就很容易导向每一事物的理念。(p207)

综上所述,一个人如果不是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而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他是不能很好地从事哲学学习的。(p208)

真理是不会因口才高低而有任何改变的。(p208)

在哲学家统治城邦之前城邦不能摆脱邪恶”(p209)

最优秀哲学家的无用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而在别人不用哲学家。(p210)

“智者们应趋富人门庭”这句俏皮话是不对的真正合乎自然的事理应当是这样:一个人病了,不管他是穷人还是富人,应该是他趋赴医生的家门去找医生,任何要求管治的人应该是他们自己登门去请有能力管治他们的人来管他们。(p210)

然而使哲学蒙受最为巨大最为严重毁谤的还是那些自称也是搞哲学的人。(p211)

第六卷(1)

P203

I 苏:那么,格劳孔,经过这么漫长而累人的讨论,我们终于搞清楚了,什么样的人才是真哲学家,什么样的人不是真哲学家了。(484)

格:要知道,欲速则不达呀。

苏:我觉得不是这样。我还是认为,如果我们仅仅讨论这一个问题,如果不是还有许多其他的问题需要我们同时加以讨论的话(这些问题是一个希望弄清楚正义者的生活和不正义者的生活有何区别的人所必须研究的),我们或许把这个问题已经弄得更清楚了呢。

格:且说,下面我们该讨论什么问题呢?(B)

苏:是的,我们应当考虑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既然哲学家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而那些做不到这一点,被千差万别事物的多样性搞得迷失了方向的人就不是哲学家,那么,两种人我们应该让哪一种当城邦的领袖呢?

格:你说我们怎么回答才对呢?

苏:我认为谁看来最能守卫城邦的法律和习惯,就确定让谁做城邦的护卫者。

格:对。(C)

苏:再说,一个不管是看守什么事物的人,应当用一个盲者呢还是用一个视力敏锐的人去担当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该是一明二白的吧?

P204

格:当然是明明白白的。

苏:你认为下述这种人与盲者有什么不同吗:他们不知道每一事物的实在,他们的心灵里没有任何清晰的原型,因而不能像画家看着自己要画的东西那样,注视着绝对真实,不断地从事复原工作,并且,在必要时尽可能真切地注视着原样,也在我们这里制订出关于美、正义和善的法律,并守护着它们?(D)

格:真的,这种人与盲者没有多大区别。

苏:另外还有一种人,他们知道每一事物的实在,而且在经验方面也不少似上述那种人,在任何一种美德方面也不差似上述那种人,那么,我们还不任命这种人当护卫者反而去任命上述那种类似盲者的人当护卫者吗?

格:的确,不挑选这种人当护卫者是荒唐的,如果他们在经验和别的美德方面都不差的话。因为他们这种懂得事物实在的知识或许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美德呢。(485)

苏:现在我们不是应该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了吗:同一的人怎能真的具有这两个方面优点的?

格:当然应该。

苏:那么,正如这一讨论之初我们曾经说过的,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哲学家的天性;我还认为,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足够一致的意见,我们就也会在下列问题上取得一致的认识:同一的人们同时具有两种品质是可能的;以及,应当正是让这种人而不是让别种人当城邦的统治者。

格:是吗?

II 苏:让我们一致认为这一点是哲学家天性方面的东西吧:即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B)

P205

格:就把这一点作为我们一致的看法吧。

苏:再让我们一致认为:他们爱关于实体的知识是爱其全部,不会情愿拒绝它的一个无论大点的还是小点的,荣誉大点的还是荣誉小点的部分的。这全像我们前面在谈到爱者和爱荣誉者时所说过的那样。①

---

①474C以下。

格:你说得对。

苏:那么请接下来研究一个问题:如果一定要他们是我们所说的那种人,那么在他们的天性里此外是否还必存有别种品质也是必具的了?

格:哪种品质?

苏:一个“真”字。他们永远不愿苟同一个“假”字,他们憎恶假,他们爱真

格:可能是的。

苏:我的朋友呀,不是仅仅“可能”如此,是“完全必定”如此:一个人天性爱什么,他就会珍惜一切与之相近的东西。

格:对。

苏:你还能找到什么比真实与智慧关系更相近的吗?

格:不能了。

苏:那么,同一天性能够既爱智慧又爱假吗?

格: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的。(D)

苏:因此,真正的爱知者应该从小时起就一直是追求全部真理的

格:无疑是的。

苏:再说,凭经验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欲望在一个方面强时,在其他方面就会弱,这完全像水被引导流向了一个地方一样。

P206

格:是的。

苏:当一个人的欲望被引导流向知识及一切这类事情上去时,我认为,他就会参与自身心灵的快乐,不去注意肉体的快乐,如果他不是一个冒牌的而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的话。(E)

格:这是完全必然的。

苏:这种人肯定是有节制的,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贪财的;因为,别的人热心追求财富和巨大花费所要达到的那种目的,是不会被他们当作一件重要事情对待的。

---

①物质享受,肉体的快乐。

格:是这样。

苏:在判别哲学家的天性和非哲学家的天性上还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486)

格:哪一点?

苏:你可别疏忽了任何一点胸襟偏窄的毛病。因为哲学家在无论神还是人的事情上总是追求完整和完全的,没有什么比器量窄小和哲学家的这种心灵品质更其相反的了。

格:绝对正确。

苏:一个人眼界广阔,观察研究所有时代的一切实在,你想,他能把自己的一条性命看得很重大吗?

格:不可能的。

苏:因此,这种人也不会把死看作一件可怕的事情吧?(B)

格:绝对不会的。

苏:那么,胆怯和狭隘看来不会属于真正哲学家的天性。

格:我看不会。

苏:一个性格和谐的人,既不贪财又不偏窄,既不自夸又不胆怯,这种人会待人刻薄处事不正吗?

P207

格:不会的。

苏:因此,这也是你在识别哲学家或非哲学家灵魂时所要观察的一点:这人从小就是公正温良的呢还是粗暴凶残的呢?

---

①比读375B—C

格:的确。

苏:我想你也不会疏忽这一点的。

格:哪一点?(C)

苏:学习起来聪敏还是迟钝呀。一个人做一件事如果做得不愉快,费了好大的劲然而成效甚微,你想他能真正热爱这项工作吗?

格:不会的。

苏:还有,一个人如果健忘,学了什么也记不得,他还能不是一个头脑空空的人吗?

格:怎能不是呢?

苏:因此,一个人如果劳而无功,他最后一定深恨自己和他所从事的那项工作。

格:怎能不呢?

苏:因此一个健忘的灵魂不能算作真正哲学家的天性,我们坚持哲学家要有良好的记性。(D)

格:完全对。

苏:我们还应该坚持认为,天性不和谐、不适当只能导致没分寸,不能导致别的什么。

格:一定是的。

苏:你认为真理与有分寸相近呢还是与没分寸相近呢?

格:和有分寸相近。

苏:因此,除了别的品质而外,我们还得寻求天然有分寸而温雅的心灵,它本能地就很容易导向每一事物的理念。(E)

P208

格:当然还得注意这一品质。

苏:那么怎么样?我们还没有以某种方式给你证明,上面列述的诸品质是一个要充分完全地理解事物实在的灵魂所必须具备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吗?

格:是最必需的。(487)

苏:综上所述,一个人如果不是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而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他是不能很好地从事哲学学习的。那么,如果是一个具备了这些优良品质的人从事这一学习,对此你还有什么可指摘的吗?

格:对此虽玛摩斯①也无法挑剔了。

---

①Μωμοs腊神话中一个神,爱挑别诸神的缺点。

苏:因此,像这样的人——在他们教育完成了,年龄成熟了的时候——不是也只有这样的人你才肯把国家托付给他们吗?

III 阿得曼托斯:苏格拉底啊,对于你上面所说的这些话虽然没人能加以反驳,(B)然而这些一直在听着你刚才的讨论的人,他们觉得:他们由于缺乏问答法的经验,在每一问之后被你的论证一点儿一点儿地引入了歧途,这些一点儿一点儿的差误积累起来,到讨论进行到结论时,他们发现错误已经很大,结论已经和他们原先的看法相反了;他们觉得,这正如两人下棋,棋艺差的人最后被高手所困,一个子儿也走不动了一样,(C)他们在这场不是使用棋子而是运用语言的竞技中也被最后逼得哑口无言了;然而真理是不会因口才高低而有任何改变的。我是注意到了刚才的讨论情况说这个话的。因为现在人们可能会说,他们虽然口才不好,不能在每一提问上反驳你,但作为事实,他们看到热爱哲学的那些人,(D)不是仅仅为了完成自己的教育而学一点哲学并且在还年轻时就放下它,而是把学习它的时间拖得太长,以致其中大多数变成了怪人(我们且不说他们变成了坏蛋),而那些被认为是其中最优秀者的人物也还是被你们称赞的这种学习变成了对城邦无用的人。

P209

苏:[听了他的这些话之后我说道]:你认为他们说的这些话是错的吗?

阿:我不知道,我很高兴听听你的意见。

苏:你可以听到的意见大概是:“我觉得他们说得对。”(E)

阿:既然我们①一致认为哲学家对城邦无用,那么“在哲学家统治城邦之前城邦不能摆脱邪恶”——你的这个论断又怎能成立呢?

---

①对话者双方。

苏:你的这个问题须用譬喻来解答。

阿:啊,我想,你诚然不是惯于用譬喻说话的呀!

IV 苏:你已把我置于如此进退维谷的辩论境地,现在又来讥笑我了。不过,还得请你听我的比喻,然后你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我是比喻得多么吃力了。因为,最优秀的人物他们在和城邦关系方面的感受是很不愉快的,(488)并且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事物和这种感受相像,因此为了比得像,以达到替他们辩护的目的,需要把许多东西凑到一起来拼成一个东西,像画家们画鹿羊之类怪物时进行拼合那样。好,请设想有一队船或一只船,船上发生这样的事情:船上有一个船长,他身高力大超过船上所有船员,但是耳朵有点聋,眼睛不怎么好使,(B)他的航海知识也不太高明。船上水手们都争吵着要替代他做船长,都说自己有权掌舵,虽然他们从没学过航海术,都说不出自己在何时跟谁学过航海术。而且,他们还断言,航海术是根本无法教的,谁要是说可以教,他们就准备把他碎尸万段。同时,他们围住船长强求他,甚至不择手段地骗他把舵交给自己;有时他们失败了,别人被船长同意代为指挥,他们就杀死别人或把别人逐出船去,然后用麻醉药或酒之类东西把高贵的船长困住;他们夺得了船只的领导权,(D)(p210)于是尽出船上库存,吃喝玩乐,他们就照自己希望的这么航行着。不仅如此,凡是曾经参与阴谋,狡猾地帮助过他们从船长手里夺取权力的人,不论是出过主意的还是出过力的,都被授以航海家、领航、船老大等等荣誉称号,对不同伙的人,他们就骂是废物。其实,真正的航海家必须注意年、季节、天空、星辰、风云,以及一切与航海有关的事情,(E)如果他要成为船只的真正当权者的话;并且,不管别人赞成不赞成,这样的人是必定会成为航海家的。如果不是事实如此的话,那些人大概连想都没想到过,在学会航海学的同时精通和实践这一技术是有可能的。(489)你再说说看,在发生过这种变故之后的船上,一个真正的航海家在这些篡了权的水手中会被怎样看待呢?他们不会把他叫做唠叨鬼、看星迷或大废物吗?

阿:正是的。

苏:那么我想你是不再需要听我来解释这个比喻了,因为你已经明白了,我是用它来说明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在城邦中的处境的。

阿:的确。

苏:那么,你碰到谁对哲学家在我们这些城邦里不受尊重的状况感到惊讶,(B)就请你首先把这个比方说给他听一听,再努力使他相信,要是哲学家受到尊重,那才更是咄咄怪事呢!

阿:行,就这么办。

苏:你还要告诉他:他说哲学家中的最优秀者对于世人无用,这话是对的;但是同时也要对他说清楚,最优秀哲学家的无用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而在别人不用哲学家。因为,船长求水手们受他管带或者智者趋赴富人门庭,①都是不自然的。“智者们应趋富人门庭”这句俏皮话是不对的真正合乎自然的事理应当是这样:一个人病了,不管他是穷人还是富人,应该是他趋赴医生的家门去找医生,任何要求管治的人应该是他们自己登门去请有能力管治他们的人来管他们。(C)(p211)统治者如果真是有用的统治者,那么他去要求被统治者受他统治是不自然的。你如果把我们当前的政治统治者比做我们刚才所说的那种水手,把被他们称做废物、望星迷的哲学家比做真正的舵手,你是不会错的。

---

①意思是:有学问的人向没有学问的富人表示敬意。

P211

阿:绝对正确。

苏:因此,根据这些情况看来,在这样一些人当中,哲学这门最可贵的学问是不大可能得到反对者尊重的;(D)然而使哲学蒙受最为巨大最为严重毁谤的还是那些自称也是搞哲学的人——他们就是你在指出哲学的反对者说大多数搞哲学的人都是坏蛋,而其中的优秀者也是无用的时,你心里所指的那些人;我当时也曾肯定过你的话是对的。①是这样吗?

---

①见487D—E。

阿:是的。

V 苏:其中的优秀者所以无用,其原因我们有没有解释清楚呢?

阿:已经解释清楚了。

(未完待续)

---

作者简介

柏拉图(Plato,希腊语:Πλάτων,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柏拉图也译为帕拉图(Plato,希腊语:Πλάτων)——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名字的由来: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勒斯,却又何以改称“柏拉图”。溯其源,阿里斯托勒斯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因此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一名,“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后来,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今。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Republic)和《法律篇》中。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

目 录

柏拉图论正义 ... 1

第一卷.... 1

第二卷 ....39

第三卷... 74

第四卷... 120

第五卷... 159

第六卷... 203

第七卷... 242

第八卷... 377

第九卷.... 312

第十卷... 343

索引... 379

人名地名索引之一... 389

人名地名索引之二... 395

柏拉图理想国第一章精读笔记(柏拉图理想国第六卷)(2)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我说的话、讲的道,都不是用智慧的话去说服人,而是用圣灵和能力来证明, 使你们的信不是凭着人的智慧,而是凭着 神的能力。然而在信心成熟的人中间,我们也讲智慧,但不是这世代的智慧,也不是这世代将要灭亡的执政者的智慧。我们所讲的,是从前隐藏的、 神奥秘的智慧,就是 神在万世以前,为我们的荣耀所预定的; 这智慧,这世代执政的人没有一个知道,如果他们知道,就不会把荣耀的主钉在十字架上了。正如经上所记:“ 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见过,耳朵未曾听过,人心也未曾想到的。”但 神却藉着圣灵把这些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测透万事,连 神深奥的事也测透了。(哥林多前书 2:4-10 新译本)

My message and my preaching were not with wise and persuasive words, but with a demonstration of the Spirit’s power,so that your faith might not rest on human wisdom, but on God’s power. We do, however, speak a message of wisdom among the mature, but not the wisdom of this age or of the rulers of this age, who are coming to nothing.No, we declare God’s wisdom, a mystery that has been hidden and that God destined for our glory before time began.None of the rulers of this age understood it, for if they had, they would not have crucified the Lord of glory.However, as it is written: “What no eye has seen, what no ear has heard, and what no human mind has conceived”— the things God has prepared for those who love him— these are the things God has revealed to us by his Spirit. The Spirit searches all things, even the deep things of God. (1 Corinthians 2:4-10 NIV)

IN CHRIS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