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尔集团的盈利(布局元宇宙)

近日,爱奇艺关联公司北京梦想绽放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宝通科技等多家企业同步入股了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

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公司由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虚拟现实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成立,此轮增资扩股后,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共拥有18家股东单位。

01

多家上市公司入股

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前身为2016年成立的歌尔股份青岛研究院。2019年3月,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省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运营主体正式注册成立。

2020年12月,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完成第一轮增资扩股,股东单位增至10家。近期新一轮增资扩股中,海尔、爱奇艺、宝通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也纷纷“入局”。“翻看”18家股东单位名单发现,这些企业个个“来头不小”。

青岛海尔集团的盈利(布局元宇宙)(1)

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最大股东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1.34328%。崂山区国资平台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占股14.92%,潍坊高新区华晟投资合伙企业、青岛城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各持股约7.46%,无锡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约3.73%,北京梦想绽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虚拟动点科技有限公司、凌美芯(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耐德佳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各占约1.49%股份。

18家股东单位中有5家为上市公司。其中青岛城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为青岛上市公司。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现代化医学教学仪器、多媒体医学CAI教学平台、护理教学模型、临床诊断技能训练系统等先进教学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科技企业,目前在新三板上市。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北京上市公司,具备从硬件驱动、操作系统内核、中间件到上层应用全面技术体系,核心技术涵盖通信协议栈、深度学习、图形图像算法、操作系统优化和安全技术等多个方面。

目前,VR眼镜在科普教育、模拟训练、工业仿真、文化旅游、建筑装修等领域均已应用,“巨头”纷纷入股,看好的就是VR/AR技术不断拓展的应用场景。

此次入股的多家企业都是虚拟现实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企业。北京梦想绽放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爱奇艺智能,是爱奇艺旗下VR一体机品牌“奇遇”的母公司,“梦想绽放”定位为VR影视服务提供商,聚焦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通过内容+终端的方式来为用户提供娱乐服务。

海尔数字科技是海尔旗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关键技术攻关的承担主体。

02

围绕全产业链布局业务

“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运营山东省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小天告诉记者,创新中心围绕虚拟现实产业链,为行业企业提供从先进技术研发、产业化技术突破到应用示范、协同工作、人才引进,直至系统中试、量产验证的一条龙服务支持。

青岛海尔集团的盈利(布局元宇宙)(2)

“在商业项目方面,我们会为股东和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完成一些委托研发服务项目。”严小天说,创新中心围绕AR/VR领域进行底层技术研发布局,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突破。以光学元器件研发制造、检测为例,一条中试线或一个实验室的投入可能高达数亿元人民币,行业内规模较小的企业没有能力建设,成为其产品规模化生产的瓶颈。创新中心可借助行业资源来建设实验室或中试线,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平台服务。

“突破光波导镜片的核心加工技术也是我们现在重点在做的事情之一。”严小天说,光波导技术被视为目前AR眼镜最佳的光学解决方案,但目前光波导镜片尚存在制造瓶颈,良率低、光效低等问题直接限制了光波导镜片的规模化生产。纳米压印技术是制造光波导镜片的关键核心技术,近年来,围绕这项技术,创新中心不断整合产业资源,打通这项技术从设计、核心工艺到生产设备研发的全产业链,目前该项技术已完成中试。

在光学领域,近年来创新中心在纳米压印技术、蚀刻技术、高精度注塑工艺、高性能镀膜工艺等方面,均做出不同程度的突破。在整机研发领域,创新中心的研发涵盖了零组件及整机研发、测试和制造等各个环节。在人机交互、人体工学和图形运算等领域也做出了技术攻克和成果转化。

创新中心还在不断拓展VR在教育培训、数字孪生、模拟训练方面的应用,比如为工业企业提供设备的VR虚拟实操培训等定制服务,开发VR教育类内容产品等。

03

虚拟现实产业迎来“拐点”

“元宇宙”风头仍劲,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图景日趋明朗。作为打开“元宇宙”大门的“钥匙”, VR、AR技术引领虚拟现实产业站上“风口”。

资本的嗅觉最为敏锐。近日,毕马威中国发布的《2021年中国股权投资动态》报告显示,VR/AR行业以同比544%的投资增速居所有行业之首。

青岛海尔集团的盈利(布局元宇宙)(3)

△2021年不同行业投资金额增速

2021年,VR设备出货量已超过1000万台,业内人士预期之内的VR产业“拐点”到来。通常情况下,在一个平台上需要有约1000万人使用VR,才能使开发人员持续研发以及获利,而一旦超过这个门槛,内容和生态系统将会迎来跨越式发展。严小天认为,VR设备的用户数将很快达到5000万的量级。

就在近日,2022戛纳XR沉浸影像单元入围影片已在戛纳官方网站公布,观众可在5月17日-28日期间,使用Meta Quest等主流VR头显设备或Steam等VR应用平台,登陆戛纳XR官方展映平台VeeR VR与Alexandria免费观看。

目前,青岛已初步构建起从技术创新、硬件制造到内容创新、场景落地的虚拟现实全产业链。

在头显整机生产领域,歌尔股份将全球研发中心落户崂山区。作为虚拟现实产业硬件领导厂商,歌尔在声学、光学、微电子、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等领域积累日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高层次人才团队已在崂山区设立了11家虚拟现实高端研发机构,全国唯一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分室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相继落户崂山。

在内容和场景落地层面,青岛聚集了宇科、金东等产业链企业。青岛星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搭建起虚拟现实内容公共研发制作平台,提供设计制作、研究开发、集群渲染等内容制作功能服务。王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