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做梦在大海上漂泊(洗却明星梦身到凤凰池)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题:洗却明星梦 身到凤凰池(上),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明星做梦在大海上漂泊?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明星做梦在大海上漂泊(洗却明星梦身到凤凰池)

明星做梦在大海上漂泊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题:洗却明星梦 身到凤凰池(上)

新华社记者王镜宇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2月4日晚,鸟巢。当《我和你》的音乐声再度响起,现场观众点亮他们的手机,一缕缕微光汇起的海洋温暖了寒冷的冬夜,孟艳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从2008到2022,她在“双奥之城”的两场奥运会开幕式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这位心怀演员梦的中学老师继续着艺术与体育的跨界之缘。

(小标题)心动,只因目光的追随

孟艳从小就来到了吉林省吉林市。她说,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春天的时候柳树发芽,微风吹过脸庞。冬天的江畔,满眼都是雾凇,感觉很纯净。”

生长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孟艳爱美,爱跳舞,12岁就成了吉林市歌舞团的一名演员。那时候,她的话不多,但到了舞台上就“燃烧”了起来。后来有一天,孟艳在电视上收看了“桃李杯”舞蹈大赛的转播。在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背后,北京舞蹈学院这几个字刻入了孟艳的脑海,让她既看到差距又心生向往。开始孟艳还担心这个梦想太遥远,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她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

来到北京,进入校园,孟艳才知道舞蹈有这么多种类,古典、芭蕾、现代、流行……她一下傻眼了,仿佛进入了万花筒里的五彩世界。同时,她也暗暗高兴:这回来着了!

19岁那年,孟艳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了,她的理想是继续做演员。毕业前不久,班主任冯秀芳告诉她,北京二中想找一位舞蹈老师,冯老师推荐了她。孟艳的心里不太乐意,却不便直说。“那时我想,我这么有才华,怎么能去当老师?”

二中的两位校领导来挑人的时候,冯老师提醒她要安静些,可孟艳“张牙舞爪”就往楼下跑,结果一下就被校领导相中了:这样的性格,正适合带学生。孟艳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走进了校园。

孟艳坦言,她之所以一直想当演员,就是因为喜欢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喜欢掌声和灯光。没想到,进入校园之后她在这方面得到了满足。建校近300年的北京二中是一所有着深厚传统和文化底蕴的学校,气氛包容、开放。孟艳那时候喜欢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她一出手学生们都惊呆了。

“所有老师看到你来自北舞,给了你爱的包裹,我就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学生们的目光也一直追随着我,让我感觉很像明星。”孟艳说。

校园为孟艳打开了一扇窗。出乎意料的是,在北京二中工作了没多久,孟艳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首届学生艺术节和北京市第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她指导的舞蹈作品双双获得一等奖。一个参赛的小男生抱着她说:“孟老师,我们特别爱您。”

想起这个场景,孟艳笑着说:“在那一刻我觉得学校可能是适合我的地方。就因为这不知道是真是假的一句话,我的明星梦彻底破灭了。”

(小标题)喜悦,在煎熬之后

现在的孟艳,常常指挥几十名导演和千百名演员。在记者面前,她侃侃而谈,金句频出。可是,孟艳说,自己以前并不是这个样子,而是含蓄、少言。她的蜕变和成长,要感谢当年的一位学生家长。

“我经常带着学生们一起比赛、演出,是和学生们一起成长起来的,”孟艳说,“还记得邢曼曼的妈妈跟我说:‘孟老师你太含蓄了,学生觉得你冲劲不够。’刚听到这话,我回到家里很难受。我那么投入和专注,怎么没有冲劲?后来,我才意识到,当老师需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给他们指点,需要有情感、有智慧。”

几任北京二中校长梁新儒、钮小桦、薛丽霞都是孟艳的“贵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还没有校园舞蹈的概念。梁新儒校长欣赏孟艳的才华,鼓励她搞中学生的校园舞蹈专场演出。与此同时,梁校长和学生家长都鼓励孟艳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继续深造。

孟艳就这样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戏文专业,文化课的成绩成功过线。在面试的时候,戏文系的张先老师问她,你有北京二中这么好的工作为什么还要上大学?工作怎么办?孟艳回答说,第一,我不想学生淘汰我,我喜欢学生眼神的追随。第二,我不想被自己淘汰。第三,我不想被社会淘汰。小时候我读书不多,要当好老师我需要把自己的理解更精准地表达和传递给学生。

在中戏的几年,孟艳过得很辛苦。刚开始的时候,看书看到第三页就忘了第一页说的是什么,她也萌生过转系、回去当演员的念头,但最终还是磕磕绊绊地熬了下来。

这份辛苦没有白费。慢慢地,孟艳发现自己的表达和编舞有了逻辑感。以前,她的作品完全靠情绪带动,最典型的是成名作《红扇》,激情满溢。在中戏的熏陶为孟艳打开了新的天地,她在创造中更加注重节奏和起承转合。

从中戏毕业之后,梁校长和东城区教育局的领导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北京二中的舞蹈专场表演在保利剧院成功上演,开创了校园舞蹈的先河。伴随着知名度的提升,电视台的节目也找了过来,孟艳有了更大的舞台,也有了更大的“野心”。

“我跟校长说,我要带学生上电视,展示他们的青春。校长很支持我,他说,孩子是在实践中成长的。成长是在心里,一点一滴。”

有了在中戏的经历,孟艳在后来的从教和导演生涯中一直不忘及时给自己充电。2000年初,在学校的支持和鼓励下,她又争取到去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导演的宝贵机会。在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她创编了全国第一部由中学生自编自排的原创校园音乐剧《晴朗天空下》,还拍摄了中国首部纪实性校园情态励志电影《青春真好》。(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