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

“五十失西南,六十失台湾,七十失掉东三省,每逢万寿必无疆。”

提起这首打油诗,相信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清朝末年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

在她的治理下,清政府签订了无数丧权辱国的条约,至此清朝在国际上,彻底沦为了一个笑话。

原本还想着借助清朝自保的藩属国们,也终于将清朝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1)

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就在于清朝的荒唐,实在令人不忍直视。尤其是慈禧太后的所作所为,更是让所有人都难以理解。如此愚蠢的一个人,竟然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掌权者?

倘若她能够将争权夺势的精力和能力分一部分到国家治理上,或许清朝的发展都不至于如此悲哀。然而慈禧终究是慈禧,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大的笑话,也终究不是笑话。

当然,要说慈禧究竟有多荒唐,那还得有实际证据才行。历史对一个人进行评判的时候,也终归需要相应的事件加以佐证

在这一点上,曾经慈禧在第一次见到灯泡时弄出的洋相,就足以证明其的愚蠢。只是让人没有想到,也不知是调侃还是嘲讽,慈禧对着灯泡喊出的两个字,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2)

慈禧的成长之路

公元1852年2月,年仅17岁的叶赫那拉氏(慈禧)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四年以后,因生下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载淳(即同治皇帝),叶赫那拉氏母凭子贵,顺利晋升为懿贵妃。

而彼时咸丰皇帝体弱多病,再加上内有太平天国起义运动,外有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这让咸丰不得安排懿贵妃帮助自己批阅奏章。

不仅如此,咸丰还允许懿贵妃发表自己的意见。了解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人都知道,咸丰皇帝的行为,完全打破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只是大臣们十分不满的同时,也无法对咸丰皇帝的决策展开有效反击。

等到咸丰皇帝离世之后,清政府才形成两派。一派以顾命八大臣为首,另一派则以慈禧、慈安以及恭亲王奕訢为首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3)

原本在所有人看来,慈禧一方孤儿寡母,绝不会是顾命八大臣的对手,可谁曾想这一劣势到了慈禧手中,反而成为了她的优势

公元1861年,利用顾命八大臣对自己的看轻,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彻底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等到1884年,又通过“甲申易枢”之变,成功罢免恭亲王,从此开启自己的独裁之路。

很多人可能会比较疑惑,在慈禧掌权的过程之中,慈安又做了什么呢?毕竟经过无数清宫剧的洗脑以后,清朝后宫的争斗,那可不比朝堂之上的相互攻讦来得简单。

事实上,慈安一直没有自己的子嗣,所以慈禧生下载淳以后,两人就都以扶持载淳当上皇帝为目标。等到后来慈禧夺权之时,年迈的慈安则选择了退居幕后、颐养天年。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4)

就这样,凭借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斗争,慈禧将自己的政敌一一打败。唯一能够牵制自己的慈安又选择主动放权,慈禧彻底成为大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

无论是她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还是后来年幼的光绪皇帝,也都不过是慈禧手中的傀儡

特别是光绪皇帝,他所主持的戊戌变法,完全由慈禧太后的心情所决定。当慈禧选择支持,戊戌变法十分顺利。可只要慈禧太后选择反对,戊戌六君子就成了刀下冤魂。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5)

眼见慈禧太后的权势一步一步扩大,西方列强们自然也会有意讨好慈禧太后

当然,这里的讨好多半是一些位卑言轻的洋人,只需要送上一些有趣的物件,再加上自己洋人的身份,都能够从清朝获取价值不菲的利益。

而西方列强的真正掌权者们,则不介意将慈禧培养为一个傀儡头领,毕竟以中华之物力,接与国之欢心,谁听了不会高兴呢?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6)

出洋相的慈禧

不过也正是洋人送出的诸多物件,才让人感受到慈禧究竟有多愚蠢,清朝的思想又有多落后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彼时洋人特意献上照相机,希望能够给慈禧太后拍照。

结果这位大清王朝的最高掌权者,却愚蠢地认为照相机会夺走人的魂魄,让人失去精气神,以至于刚刚接触照相机的时候,慈禧甚至还会敬而远之。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7)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受慈禧喜爱的四格格多次劝说慈禧拍照,这才让慈禧逐渐放下了戒心

不仅如此,四格格还告诉慈禧,在拍照的时候,只要喊一声“茄子”,面部表情就会十分自然亲切。

就这样,但凡拍照的时候,慈禧都会下意识轻声低语地说一句茄子。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8)

原本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如果连照相机都不认识,那就注定会闹笑话。

果不其然,在慈禧六十大寿之时,慈禧心腹太监李莲英与洋人一同准备给慈禧送上灯泡作为祝福的时候,她就误以为突然亮起的灯泡便是相机的一种

于是惊讶之下,慈禧突然喊出“茄子”两个字

看到慈禧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洋人不禁觉得好笑,可看到眼前这位大清实际掌权者,他终究还是给对方留了一点面子。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9)

而李莲英看到如此情形,悄悄告诉慈禧太后,此物名为灯泡,和照相机并不相同

正常情况下来说,慈禧出了这么大一个洋相以后,怎么也该对李莲英进行处罚才对。可谁也不知道李莲英究竟说了些什么,慈禧竟然高高兴兴地加入宴会之中。就连洋人都不禁疑惑,清朝人面不改色的本领,果然值得自己学习

自那以后,慈禧出洋相的故事少有人知,“茄子”这两个字倒是一直流传了下来。尤其是拍照的时候,大家也都喜欢说茄子这两个字。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已经不完全是因为茄子两个字能够让嘴角自然上扬,拍摄出来的照片亲切生动,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毕竟不说茄子,面部表情管理也没那么难。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10)

灯泡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灯泡事件的背后,其实更应该受人关注才对

要知道慈禧六十大寿之时,刚好处于中日两国甲午海战时期

为了自己的寿宴能够成功举办,慈禧竟不惜挪用前线军费,这让北洋水师面对日本海军的时候,多次吃亏

原本有很大机会取胜的北洋水师,也因此被日本海军彻底覆灭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11)

清朝面对战争如此儿戏,反观日本则举国备战,也难怪清政府会输得干脆彻底

后人因此对慈禧所作所为感到愤怒,不仅仅只是慈禧浪费国家财富,只为满足个人私欲,更多的是她根本分不清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

为了自己的寿宴,导致国家蒙受巨大的屈辱。将她永远钉在耻辱柱上,绝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妥。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12)

除此以外,当西方列强展现出一个又一个新物件的时候,慈禧从来没有想过中西方的实际差距,已经远比她想象的还要大

彼时洋人上贡给慈禧太后的灯泡,早已在西方世界普及。甚至就发电支持灯泡运转这件事情上,西方列强也做出了诸多改善。可清朝居然连什么是灯泡都不知道,这样腐朽的国家,和砧板上的鱼肉已经没什么两样

戊戌变法的失败,是慈禧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而选择中止

在已经蒙受甲午战争耻辱的情况下,慈禧仍然不愿意做出改变,这也足以说明她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甲午战争:1894年始,1895年《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戊戌变法1898年)倘若让她继续执政清朝,更不知这个国家又会烂到什么程度。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13)

结语

回顾历史的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总能够引出许许多多的历史事实

慈禧不认识灯泡,或许并不是她个人的错。可如果不认识这背后代表的差距,那她难辞其咎

清朝人民思想水平的落后和愚昧,从乾隆皇帝选择闭关锁国就已注定,可历代皇帝,竟无一人打破这个束缚,实在令人意想不到。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14)

而这也告诫后人,在属于自己的安逸场所中怡然自得的生活,终究会被现实碾碎为尘埃

无论哪一个国家,都必须要与国际接轨,与世界交流才行。否则等到别人坚船利炮,自己却依旧只有长枪短箭的时候,那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一直没有被打醒,却让整个国家和民族陪她一共遭受苦难,着实可恨。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泡喊了两个字(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15)

所以即便到了今天,哪怕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长为世界一流强国,依然需要继续前行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一个小小的灯泡,显现出一个国家的愚昧与无知。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之中,绝不能让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

当别人拿出某一通用物件,我们却完全无法理解的时候,那将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