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简述(为何英国十七世纪就能建立君主立宪制)

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简述(为何英国十七世纪就能建立君主立宪制)(1)

最早的民主政体诞生于古希腊,但那是奴隶制下的原始民主。现代民主体制最早出现于荷兰,即十六世纪八十年代成立的尼德兰共和国。英国奠定民主体制是一百年之后,即1688年的光荣革命。当时的英国已是世界顶级强国,其君主立宪体制比尼德兰共和国更成熟稳定,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对世界历史进程有过重大影响。

本文以英国为例探讨一个重要课题:为何当今世界仍有很多专制政体,西欧却能在几百年前建立民主政体?单看经济的话,当时的英国远不如现今一些专制国家。那么,其民主政体得以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民主政体的先决条件

谈论民主政体,需要先对民主概念有个基本认识。我们说的民主并非简单的票选。票选可以流于形式。真正的民主是一种协商体制,社会各利益群体以合法形式相互协商达成妥协,以保障整个社会的最大利益。投票只是协商的形式之一。

民主制下各利益群体需要有足够的实力相互抗衡。如果社会成员都是弱小个体和小群体,他们无法和少数权利垄断者相抗衡,只能任由垄断者按自己的意志操控社会。所谓实力不一定是人数众多。实力主要是指经济能力。

最强大的利益群体必须有足够数量,否则,少数利益群体很容易结成垄断同盟,形成寡头政治,而非协商体制。

利益群体之间必须是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的关系。所谓相互依赖,是指社会生产的分工与协作。若缺少这种分工协作关系,各自独立的群体很容易分裂为独立的政治区域,而非统一的协商政体,例如中世纪英国的封建领地和中国历代出现的藩王割据。

农业社会为何不能建立民主体制?

传统农业社会建立民主体制,史上还未有先例。当代农业发达国家同时也是工业发达国家,不说明问题。那么,传统农业社会的局限性是什么?

有人认为,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这是根本原因。可是,古希腊生产力远不如中国秦汉以后的帝王时代,却出现了早期民主,原因何在?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生产方式不同。古希腊水土气候不适合农业,但海上贸易发达,各城邦通过贸易互通有无。正是这种经济方式催生了早期民主。

如上所述,民主产生于利益群体的相互依赖。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缺少生产分工与协作,形不成相互依赖关系。英国于1066年被法国的诺曼公国攻克,欧洲大陆的采邑制被引入英国。此后几百年一直是领主各霸一方。各领地内不仅有庄园,还有各种手工作坊形成自给自足的生产体系。那些大领主谁也不服谁,都想吞并更多土地以壮大势力,甚至导致三十年玫瑰战争,有亲缘关系的大家族之间血拼以争王位。

欧洲大陆和东方国家也是如此,但各地情况略有不同。如古代中国,既有藩王争霸,也有大一统时期。藩王争霸与英国的领主纷争很相似,各自有独立生产体系和武装,总在相互征伐吞并。大一统时期则是帝王一统天下,治下是千百万分散独立的小农,谁也无力与中央集权抗衡,直至出现大灾大难导致王朝覆灭,形成新的一统天下,开始另一个轮回。

在这种局面下,东西方国家都不可能出现民主体制。

城邦的历史作用

中世纪后期,城邦在西欧各国兴起。城邦是工匠聚集地。城邦市民以手工业产品换取农产品。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城邦的经济实力日增。在英国王室与贵族领主的权利斗争中,王室和贵族都需要城邦市民的支持。城邦因此获得独立地位,成了英国的第三方势力。

从这一点来看,英国城邦与中国古代城市完全不同。中国的城市既是商品集散地,也是地方政府的权利中心,统统都归皇家管辖,毫无独立性可言。即使形成地方割据,市民也不过是藩王治下的小民。中国古代城市从未形成独立的市民阶层。

到十六世纪,西欧工场手工业获得巨大发展,英国市民阶层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大学兴起,市民阶层的教育水平也显著提高。城邦作为第三方势力变得空前强大,无论王室还是贵族领主都无法压制城邦力量。相反,他们十分需要城邦的经济支持。王室甚至把城邦看做可靠的同盟者,常常要与城邦联手对抗贵族势力。

这种多方纷争的局面为十七世纪的大变革奠定了基础。

工业经济带来的变化

工业经济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变化并非机器生产,而是生产分工和社会分工。早在十六世纪,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借助生产分工显著提高了劳动效率。手工业工场的兴起对机器生产有强烈需求,使水力和蒸汽力得到广泛应用,但那已是十八世纪的事。早期工场手工业的最大影响是大规模社会分工,以此推动了商品交换,进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结构。

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层虽然依托城邦站稳了脚跟,但行会的政治诉求很有限,大致就是保住城邦的独立地位。到十六和十七世纪,市民阶层冒出一批富商。原来的贵族有些投资工业和地产发了财,也加入了富商行列。这些人就是教科书上常说的新兴资产阶级。

于是,英国的社会结构变复杂了。王权和贵族势力仍然强大,相互争夺仍然不断,而且时常发动对外战争。资本阶层也在分化。有的投资实业成了工业家。有的投资地产成了专业地产商。还有专门从事外贸和国内贸易的商人。这些人不可避免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英国的教会势力不如欧洲大陆,但也从未消失,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到十七世纪,众多利益群体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的局面终于形成。这正是早期工业经济带给英国的最大变化。

英国贵族的演变

从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英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渐进民主化过程。贵族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066年威廉一世登基。跟随他从法国诺曼公国征战而来的一帮人成了新贵族。这帮人靠打打杀杀起家,充斥着骑士的尚武精神。此后经历近200年王权更迭后,贵族实力大增。到约翰王时期,他们终于不堪忍受王室的剥夺,靠武力逼迫约翰签署了一纸限制王权的条约,即史上著名的1215年英国《大宪章》。此后几百年间,贵族势力逐渐上升,并借助议会确立了贵族的权利地位。

应该看到,议会不仅是对王权的限制,王室也借助议会获得合法征税权。议会其实是各利益群体妥协的产物。哪一方都无法获取绝对权利,便借助议会达到权利平衡。王权、贵族、教会和市民都借助议会这个平台伸张自己的政治诉求。这正是英国走向民主化的前奏。

在此过程中,英国贵族自身也在演变。他们不再以尚武精神而自居,而是通过公学和新兴的大学让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他们日益看重法律的作用,以研习法律来提高权利地位。在工商业和海外贸易日益繁盛之时,有些贵族群体因沉迷于无所事事的奢华生活而沉沦,另一批人则跻身工商业而致富,与市民阶层有了更多共同利益诉求。

这种新型贵族群体不能容忍王权继续高高在上,肆意破坏利益平衡,终于导致十七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40年代的暴力革命沉重打击了王权势力,但也让英国社会普遍看到暴力冲突的危害。到1688年荷兰威廉亲王率兵登陆时,走向民主协商已是人心所向,英国一举奠定了世上首个君主立宪体制。此后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再无欧洲大陆国家那样的内乱。

工业经济不一定能带来社会民主

综上所述,英国早在十七世纪就出现了民主政体的社会条件。首先,蓬勃发展的工商业使社会结构复杂化和利益群体多样化。分散的政治诉求导致权利分散。其次,自中世纪始英国贵族一直和王室争权,王权从未达到东方帝王那样的优势地位。到十三世纪,王室不得不和贵族妥协,以宪章和议会形式分割权利。贵族从崇尚武力演变为崇尚文化与法治,从依赖世袭领地到从事工商业,这些演化也是走向民主的重要条件。

工业经济是最基本的先决条件,但非充分条件。纵观英国光荣革命之后的几百年,工业在全世界有了巨大发展,但未导致普遍的民主化。尤其是一战和二战之前,发动战争的工业国无一例外在战前首先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以掌控全国资源做战争准备。二战之前轴心国的普遍法西斯化更是典型例证。

原因何在?如上所述,工业经济带给社会的最大变化是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和利益群体的多样化。英国工业发展初期的确如此,但后来的工业经济并不都这样,尤其是工业走向垄断之后,垄断巨头掌握着大部分社会资源,对社会有着绝对控制力,其控制程度甚至超过中世纪英国王权。这种局面导致各利益群体的政治诉求被压制,社会呈现高度权利集中。

工业经济能被少数人垄断,根本原因是商品短缺。二战之前,工业国最缺少的是矿产类自然资源。谁掌控了能源和其他矿产,谁就控制了国家命脉,甚至能控制整个世界。二战的直接起因就是争夺原料产地。战后这种局面逐渐有了改变,但商品短缺并未完全消失。

当今世界局势

二战之后,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都有了巨大发展。带给世界的直接变化是:工业原料的地位在逐渐弱化,技术的地位显著上升。发达国家可以借助技术减少原料需求,并以技术产品换取别国原料。技术很难长期垄断。技术进步又导致各种商品日益丰富。在此局面下,竞争成了发达国家的主旋律。这势必推动发达国家民主体制的深化和完善。二战之后的历史可以很好地说明此点。

反观那些能源经济为主的国家,情况完全不同。典型的如伊朗、委内瑞拉、沙特、科威特、南苏丹这些国家,多年来都是顽固的中央集权体制,或是假票选真集权。就连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也严重受阻。普京上台恰逢国际油价上涨,石油收入大增。普京借此稳定了苏联遗留的福利经济,并巩固了个人权利。

石油输出国组织长期来人为制造能源短缺,保持石油天然气的高额利润。十几二十美元一桶的成本能卖到几十甚至上百美元。这些国家的政府只要把住能源产业,就掌握了整个国家的命脉。这正是集权化的根本原因。

有些产业门类齐全的次发达国家也是集权化体制,原因基本相同。这类国家全部依赖传统产业,而且仍处于商品短缺状态。商品全面短缺时,谁掌握了资本就掌控了市场。若是国家资本来掌控,还可以借助行政权利人为限制私人资本的进入,以压制竞争,尽量延长垄断期。社会资源的高度垄断为集权者提供了财源,反过来加强了集权者的地位。

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改变一切,人类世界历来如此,谁也无法阻挡这种历史进程。技术对经济的首要推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推动是不断出现新产品和新服务满足人类需求。所有商品短缺都是暂时的,技术进步最终会导致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结果谁也无法垄断市场。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如此演变。发达国家和韩国台湾这样的准发达地区早已摆脱商品短缺,以技术推动的产品和服务呈现激烈市场竞争,任何技术优势获得的自然垄断都难以持续,很快就被后来者拖入竞争漩涡。以此为基础,任何利益群体都无法获取绝对政治优势,权利分散使民主协商成为唯一能维持均衡的社会组织形式。

整个世界也是如此。本世纪来,所有大宗商品都在走向饱和,就连石油天然气这类被长期垄断的商品也不例外。石油降价是大势所趋。以石油经济为主的国家若不能及时转型,面临的必是经济衰退和政治演变。那些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国家也面临市场饱和与竞争加剧。随着经济垄断的解体,权利集中将难以维持。

也有少数国家会以政权力量人为制造商品短缺,并以此来巩固对社会资源的垄断。这样的国家全都与世隔绝,穷困不堪。也许在一段时期还能勉强维持,但已来日无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