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演员饰演多个角色(水浒传中易被忽略却不得不说的两位龙套群演)

大家对龙套演员应该都很熟悉,许多大明星都有过跑龙套的经历。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现在多用于电影里面的角色。跑龙套也称呼为群众演员、特约演员,咱们来看看,《水浒传》里有哪些龙套,是不是也隐藏了什么明星。

1、九天玄女娘娘

这位龙套群演,来头可真不小。书中有言,宋江得到了九天玄女娘娘传授兵法,但是宋江并没有因此成为女神的圣斗士,他还要做官,(当然也许是因为他的小宇宙还不行),这剧情放在西方文学里,一般都是主角得到了上帝的垂青,皈依了主,获得了精神的升华与能力飞跃的双重蜕变。但是那只能发生在信仰一神的西方。而中国是多神主义的,所以中国的神特多,土地山河林木鸟兽,皆可成神,如来和太上老君可以公平竞争,共存千年。

神不够用,还可以有类似神。比如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虽然不及三清祖师的法力,但也是非凡之辈。有难处,只管求,至少可以给人指点迷津。而九天玄女娘娘的规格则要比罗真人高不少。自上古神话之中,玄女娘娘就是掌控兵法传授的女神。后来道教将它奉为后来道教将它分为高阶女神。而黄帝正是得到了他传授的兵法阵法,才得以战胜了蚩尤。因此有些地方将其奉为兵圣。当然,宋江获得的兵法应该与皇帝得到的不同,这从平平无奇的实战效果就可以得知。

神话传说之中,九天玄女娘娘大都是人面鸟身的形象。

水浒传演员饰演多个角色(水浒传中易被忽略却不得不说的两位龙套群演)(1)

九天玄女娘娘的神力主征伐。本来因为这个原因,他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并不显赫,庙祝很少,但经过长期加工,形成了一种新的解释。即九天玄女,非神非仙。而是一位隐士高人,并创立了一个组织,专门给世之贤者提供征战方面的帮助。张良、姜子牙、诸葛亮便纷纷成为了这个组织的成员,并获得了超强的军事才能。施耐庵是不是受到了这种说法的影响,不得而知。但依我想不是,宋江得见玄女,乃是于梦中。这正是神灵行事的一贯作风。而在梦中玄女的形象与排场,均是神仙做派,加之托梦这一出场方式,作者均是给予了她明确的神格化。

所以我以为施耐庵仍是把玄女娘娘作为神灵来定义和描写的。只不过她传授的兵法既没科技也没狠活儿,没有显现出任何值得一提的神力而已。使得这一情节略显烂尾。

实则在作品中加上主角接受仙人帮助的情节在以前十分普遍,意在渲染主角是天选之人,增加主角光环的成色。

2、时文彬——唯一的清官

《水浒》里的贪官污吏比比皆是,那么大宋朝还有清官好官吗?

我想也不能一棍子子都打死,就算都腐败了,不还有位包大人吗?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煌煌巨著《水浒传》,出场不多的时文彬县令,寥寥数笔,就绘出鲜活的官场榜样。他与他的接任者,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观察角度,彰显出北宋官场的生态。宋代“知县”或“县令”,全称为“权知某县事”。职责繁杂,责任重大。根据《宋会要》、《宋史》等记载,要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平决狱讼、安抚流亡等,集军政、行政、民政、司法、财政于一身。也就是说,知县一人,不仅仅是县长,还是财政、工商税务、文化教育、国土和公安局长,更兼法院检察院院长,一人就是一整套政府机关。

因为掌握的资源多,容易被人惦记,想以各种方式来交换利益。“本”若守不住,则如溃穴之堤,整个防线很快被突破。如此重要的岗位,必须要有极高的综合素质与之匹配相称,时文彬上任郓城县令为官清正,处事廉明,在以高俅、蔡九、梁知书等为主流的北宋官场,是绝对的清流。

身处要职,廉乃立身之本。春秋时期的公仪休就很懂这个道理,吃相文雅。他是鲁国宰相,有爱好,喜欢吃鱼。有人送鱼,他拒而不收。弟子问及原因,他的“鱼论”充满哲学思辨:

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的鱼,就会被罢免相位,那就没钱买鱼吃。不收别人的鱼,可以安稳地做宰相,能够长期自己买鱼吃。没错,作为领导干部要算好廉政七笔账。

何以知之这位时知县既是廉吏又是能吏?时文彬虽然生得文质彬彬,但并非迂腐书生。他虽然仅为郓城县令,但他不只扫自家门前雪,而能立足济州大局。他结合到任以来的信息,“闻知本府济州管下所属水乡梁山泊贼盗聚众打劫”,为防止郓城各乡村有盗贼,于是,安排朱仝、雷横二位都头,晚上巡逻,维持地方治安。事实证明,此举绝非多虑。

他在管理上还很有办法。给两位都头布置任务,“今唤你等两个,休辞辛苦”,说得很客气很亲民,但要求很严格,为避免官场老油条的敷衍了事,搪塞应付,他交代要以“大红叶树叶”作为凭证,并严明赏罚,若无红叶,定行责罚不恕。身为履职不久的县令,知道“东溪村山上的大红叶树,别处皆无”,基层功课做得比较扎实。布置任务又特别交代,“若有贼人,随即剿获申解,不可扰动乡民”,拥有如此丰富的基层经验,真是帝国难得的良官能吏。

水浒传演员饰演多个角色(水浒传中易被忽略却不得不说的两位龙套群演)(2)

时文彬足称大宋好干部

领导的能力强、要求高,下属自然不敢应付,两位都头立即行动,分别带人去夜巡。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这告诉我们:量的积累最终会导致质变,再完美的规章也无法取代人的责任心。时知县居然亦通此理。

难怪雷横在灵官殿抓到刘唐,内心钦佩不已:好怪,好怪!知县相公忒神明,原来这东溪村真个有贼!

没有对比就伤害。新知县(暂如此称之),也就是时文彬的接任者。书中未作正面描述,而随着他的上任,老相好白秀英随即到郓城县创业,开了一家大型娱乐场所,地点繁华,人气极旺。新知县对小三大力支持,提供全方位保障。

因与雷横发生口角,白父被打,本是一般的民事纠纷。结果雷横摊上大事了。白秀英“叫一乘轿子,径到知县衙内”,毫不避嫌,大有县衙为自家开设的架势。知县听闻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调查取证而是大怒,立即派人去捉拿雷横。

这位新县令的处事风格,没有丝毫的公平可言。情妇白秀英来告状,没有调查了解,直接支招写状书,马上下令行抓捕,没做到实体公正。

雷横在地方经营多年,也有自己的人脉资源。出了事情,大家帮忙去知县处打关节做沟通。谁知白秀英一直守在县衙,撒娇耍痴,不由知县不行。甲乙双方讼诉,一方直接参与裁判,何谈程序公正?

甚至对于白秀英提出的过分要求,把雷横押在小白的娱乐场所示众,该县令也毫无原则与立场,立即安排落实,枉法枉得肆无忌惮。

白县令明目张胆的做法,突破了常有的底线,所谓物极必反。这些公差们兔死狐悲,内心愤愤不平;雷横母亲说道“几曾见原告人自监着被告号令的道理”,遂亲自为儿子松绑。

白秀英气焰嚣张,出手便打,反被雷横一枷拍死。自作孽不可活。廉生威,公生明,没有了公平与正义,自然也就失去了约束与限制,任谁都难躲过体制的反噬。

但是,即使时文彬也不是完全信得过,在宋江杀阎婆惜的案子上,他一力维护凶手宋江,掺杂了个人情感。“知县却和宋江最好,有心要出脱他”。书中有个小的细节,极耐品味。时文彬治理郓城时,当地娱乐产业萧条,以致于阎婆惜都失业了,阎婆感慨“不想这里的人,不喜风流宴乐,因此不能过活”。倒因此便宜了宋江。

新知县治理郓城,一片灯红酒绿,乃至于闲人李小二,鼓动雷横局长同去观摩,“每日有那一般打散,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当然时文彬还算是成功的。同样是郓城,同样是雷横、朱仝,结果完全迥异,新县令治下两人落草梁山,遭遇发配;时县令治下两人能同心同德,尽职工作。造福一方百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