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作文技巧(妙用比喻让作文)

在写作中,同学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总被老师批评语言不够生动。如何才能把作文写得生动、精彩呢?语文老师梁夫领的观点是:巧妙运用修辞。

比喻是人们最常用的一种修辞,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怎样用比喻为作文增色。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抢眼的作文题目能给读者留下好的印象。我们学过的课文题目,如《紫藤萝瀑布》就运用了比喻,把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表现了藤萝花开的繁茂。又如课文《荷叶母亲》把母亲比作荷叶,形象鲜明地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护,抒发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在标题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不仅使文题具有美感,还能吸引读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如几位同学的作文题目《生活是张调色板》《宽容是阳光》《诚信如水》《母爱如花》,分别用“调色板”“阳光”“水”“花”来比喻抽象的“生活”“宽容”“诚信”“母爱”,给人一种亲切生动之感,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之功效,从而便于打开写作思路,使作者能够以小见大,把文章写出深意。

俗话说“三分姿色,七分打扮”,在作文内容中巧用比喻,就好比给人披上一件华衣锦衫,定会光彩照人,风姿绰约。朱自清在《春》中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把红艳的桃花比作火焰;把粉红的杏花比作霞光;把洁白的梨花比作雪花;把分散在草丛中的野花比作一闪一闪的眼睛和星星,写出了野花的繁多以及颜色的亮丽。这样一来,一幅生意盎然的“春花图”便展现在眼前,那简直不是花儿了,完全成了一大片一大片燃烧的火焰。彩色的霞光,晶莹的雪花,迷幻在一双双欣赏春光之美的眼睛里,令人心醉神怡。

比喻作文技巧(妙用比喻让作文)(1)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用比喻来写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再如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道:“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作者用比喻来刻画白妞的眼睛:“秋水”见其清澈纯净,“寒星”见其晶莹明亮,“宝珠”见其圆润光泽,“水银”见其黑白分明、水灵生动。这双眼睛真是顾盼传情,美丽动人。

再如写“愁”。“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李煜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绪比作春江水,可见愁之浓、愁之多。再例如要表现一个女孩的美,光说“她长得很美”,别人可能感觉不到美,但是用人们熟悉的美的事物打比方,就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又如“母爱”和“父爱”,二者都是很抽象的概念,但是可以通过比喻,使其具体形象化:“母爱似水,如涓涓细流,连绵不绝,缠绵柔顺;父爱如山,如层层高山,巍峨厚实,深沉凝重。”

比喻作文技巧(妙用比喻让作文)(2)

有学生认为,写说明文和议论文不需要用比喻,这是个误区。在说明文中使用比喻就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文《看云识天气》中为了说明云的形态就使用了比喻手法。比喻用到议论文中就是比喻论证,冰心的《谈生命》中,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使抽象的生命具体化,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

巧比妙喻是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染力增强的“思维魔水”。当然,“魔水”是不能随便乱洒的,否则一切都会变了形,走了样。正确运用“魔水”并不容易,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找准实际存在的东西(本体)和用来比喻的东西(喻体),看清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梁夫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