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入门笔法口诀(隶书的转折笔法)

#8

转折之法

通常我们所说的转折,其实在书法的用笔中是两层含义:转与折。以大篆为主的篆书,其横、竖两个笔画的交接处,通常是转,如《石鼓文》。

隶书入门笔法口诀(隶书的转折笔法)(1)

图8-1 《石鼓文》(局部)

到了隶书,不仅延续了转,而且频频出现折,转与折并用。隶书之后的楷书,也同样是转与折并用。转折笔画,有的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是转,或者是折,有的则转中有折、折中有转,并不明显。转折的这些变化,从笔法的角度来说,是对书法笔法的丰富

就转折来看秀逸一路隶书,它们之间也是有差别的。

《曹全碑》《孔宙碑》比《礼器碑》《小子碑》转笔多用些,后两碑折笔多用些。这是整体上的表现,涉及每一个字则又有所不同。

01/

隶书入门笔法口诀(隶书的转折笔法)(2)

图8-2 《曹全碑》“君”、“也”字

隶书的折,通常分两笔完成,如上图中“君”“也”两字,转折处分两笔写成,横竖碰接,竖画出头甚多。

隶书入门笔法口诀(隶书的转折笔法)(3)

图8-3 《小子碑》“受”、《曹全碑》“高”字

“受”字有两个转折,上一个转折与“君”“也”笔法相同,下一个转折则是断开,形断而意(笔势) 连。“高”字有三处折,均是断开,分两笔写成。

隶书入门笔法口诀(隶书的转折笔法)(4)

图8-4 《曹全碑》“风”、《礼器碑》“思”字

隶书中有些折,则是有一个形同楷书的折角。这类笔画的写法,一般是在转折处 轻轻顿笔,然后继续行笔,如上图8—4所示。

02/

隶书从篆书发展而来,所以许多转折笔画仍然是转笔。转笔的写法是,轻提暗 过,如前人所说的“折钗股”,含蓄而柔韧,主要就是转笔用得妙。

隶书入门笔法口诀(隶书的转折笔法)(5)

图8-5 《曹全碑》“蜀”、《礼器碑》“君”字

隶书中,有些笔画是转折相兼,难辨究竟是转还是折,如图8—5所示。这类笔画的写法,需在转折处缓行,似停似走。

当同一个字中出现多个转折笔画时,也需注意变化,避免重复单一。

如图8—5中,《曹全碑》“蜀”字有大、中、小三处转折,最大转折为转笔,中与小转折均是转折相兼,略见顿折、有角;《礼器碑》“君”字,上为转,下分两笔完成, 出头竖画。

隶书入门笔法口诀(隶书的转折笔法)(6)

图8-6 《小子碑》“君”、《曹全碑》“贯”字

图8—6所示,《小子碑》“君”字,上转下折,横竖笔画相接,凸出折角;《曹全 碑》“贯”字,上为转,下分两笔完成,转折处横与竖不碰笔。

隶书入门笔法口诀(隶书的转折笔法)(7)

图8-7 《礼器碑》“定”、《小子碑》“以”字

转笔

转与折,可以呈现不同的美感,折多显得筋骨外露,转多则显得温和含蓄。

隶书入门笔法口诀(隶书的转折笔法)(8)

图8-8 《孔宙碑》“而”、“祠”字

转折相兼

唐代楷书大家欧阳询以顿折笔为多,虞世南则以圆转为主。刘熙载比较他们二人的书法,指出“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欧之所以产生这种感觉,一个重要原因是,转折处,欧阳询的楷书多用顿折,虞世南则多用圆转。

其实,这二人书法难分高下,只是风格有差异而已。因此,学习书法者不必见 “折”生畏,在转折并用的同时,既可以转笔多一些,也可以折笔多一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