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十大名菜湘菜(川菜趣谈芙蓉菜)

在中华烹饪各大菜系中,寓意为“芙蓉”的名菜虽不太多,亦不算少。像天津芙蓉蟹黄、河北芙蓉鸡片、青海芙蓉圆子、甘肃芙蓉扒乳鸽、浙江芙蓉豆腐、芙蓉肉、湖南芙蓉鲫鱼、福建秋水芙蓉、八宝芙蓉鲟,以及清真菜中的一品芙蓉虾等。但尤以川菜的芙蓉菜式最为丰盛,也因其独具本土特色而与众不同。

“芙蓉”入馔名,大约始见于元代著名养生食书忽思慧的《饮食正要》中之“芙蓉鸡”。川菜中较早见于清宣统年间《成都通览》所记的“芙蓉燕窝”、“芙蓉豆腐”、小吃“芙蓉糕”、“芙蓉饺”。然而川菜中的“芙蓉”菜式,用以寓意与冠名之“芙蓉”,却与中华各地的“芙蓉”大相径庭。曾有学者撰文定论,中华烹饪中的“芙蓉菜”,其芙蓉皆为荷花。此一论断失之偏颇,至少于川菜并非如是。

川菜十大名菜湘菜(川菜趣谈芙蓉菜)(1)

芙蓉官燕

芙蓉,有水芙蓉、木芙蓉、草芙蓉之别。水芙蓉又叫荷花、莲荷、藕花、菡萏等。宋代叶梦得的《石林燕语》中有此一说:“故知,芙蓉有二种,出于水者,谓之草芙蓉;出于陆者,谓之木芙蓉。”如此便有了“出水芙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赞誉。而生于陆地长于树枝的芙蓉,既非灌木,也非乔木。木芙蓉虽不如水芙蓉普遍,但我国不少地区都有种植,以成都最为常见。

自唐代始,川人把木芙蓉称作芙蓉,水芙蓉则叫为荷花、莲花。在四川水芙蓉举目可见,乡里另有一种为草芙蓉,俗称漏芦花。而木芙蓉因种植难、花期短而较显稀少。但木芙蓉于四川,特别是成都却有着悠久而难以割舍的历史情结。这也是川人从不把荷花视为芙蓉的原由,甚而大多川人更不知荷花亦也叫芙蓉,只是多一个“水”字而已。

介于唐宋之间的蜀国,分为前蜀后蜀,都府成都穿城九里半,周绕四十里。广政十三年九月(公元950年),后蜀主孟昶之王妃花蕊夫人酷爱花草,尤喜好牡丹、芙蓉。于是孟昶命人于城墙上遍种芙蓉,九月盛开,望之皆锦绣斑斓。次年后每到秋季,四十里城墙芙蓉竞开,红白相间花团锦簇,呈现出“城上芙蓉锦绣舒”,“深浅芳心浓淡容”;“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之壮美盛景。成都自此有了“芙蓉城”之美名。

川菜十大名菜湘菜(川菜趣谈芙蓉菜)(2)

成都芙蓉花

川菜中的芙蓉菜式多借芙蓉之色与形,或色形皆取,来体现菜肴的品相和品位,用于筵席高级菜肴以彰显其典雅素洁、华丽清欢与吉祥如意。像:芙蓉燕窝,出于清中晚期,以脑花、蛋清、鸽蛋、清汤辅佐燕窝,形色皆似白芙蓉;芙蓉豆腐汤,亦始于清嘉庆年间,《锦城竹枝词》曾诗赞:“芙蓉豆腐是名汤”。这款芙蓉菜倒是与众不同,并不寓意芙蓉,而是把芙蓉花直接入肴。再有,芙蓉蛤仁这道汤菜,则是把鸡蛋制成芙蓉蛋,注重形色素雅、细嫩清鲜;芙蓉银鱼,又便是取鸡蛋清制成白色芙蓉花瓣状,置于汤面。川菜中最负盛名,亦最具代表性的一款芙蓉菜是芙蓉鸡片。此菜取鸡脯肉,经捶茸去筋剁细,加冷鲜汤、鸡蛋清、水豆粉、盐、白胡椒水调制成鸡浆,分次在猪油锅中冲制成芙蓉花片,装盘再摆成芙蓉花形,其形色典雅、素洁清鲜,常令人叹为观止而不忍下箸毁其美观。

川菜十大名菜湘菜(川菜趣谈芙蓉菜)(3)

芙蓉鸡片

其它具有家常风味特色的芙蓉菜式还有芙蓉肉片、芙蓉牛柳、芙蓉鸭掌、芙蓉鲫鱼、芙蓉青元、芙蓉豆腐、芙蓉牛脊髓等。在川菜筵席点心和风味小吃中也有不少芙蓉类美馔。如鱼翅芙蓉包、海参玉芙蓉,四川各地民间小吃中的芙蓉糕、芙蓉饺、芙蓉麻花、芙蓉蛋糕、芙蓉玉米馍、芙蓉饼、酥芙蓉等。

芙蓉菜式是川菜中独具地方特色,形美色雅、品相不凡、品位高洁、风味清欢的寓意佳肴。它既展现了芙蓉花的艳而不俗、美好吉祥的意韵,又体现了川菜精湛的烹饪技艺和川厨的素养。常为筵宴和食客带来意想不到的愉眼之色,戏鼻之香,娱舌之味及身心的美好享受。1958年,川菜大师曾国华奉命去汉口为毛泽东及中央领导主厨,他烹制的芙蓉鸡片受到毛泽东赞扬。原来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谈时,就喜爱上了芙蓉鸡片、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鱼香肉丝、回锅肉等传统川菜。

川菜十大名菜湘菜(川菜趣谈芙蓉菜)(4)

巧寓妙意鸳鸯菜

鸳鸯菜出现在中华食谱中已有千百年历史。所谓鸳鸯菜,是厨师崇敬鸳鸯之双飞双栖、恩爱专一、忠贞不二的秉性,在烹饪中以肴馔之色成双、味成双、料成双、形成双、馅成双等来展现其“夫唱妻随”、“妻唱夫和”的美好愿景而寓意为“鸳鸯菜”。中华各地之鸳鸯肴馔,也算是多彩多姿。但仍要数四川最为丰盛。清末《成都通览》就已记有,用两只大鸽子加燕窝烹制的“鸳鸯燕窝”;用鸡茸、火腿、香菇、鸡皮、韭菜烹制的鸳鸯鱼翅以及鸳鸯海参。现今川菜中除此三款“鸳鸯大菜”,还有两色双味的鸳鸯全鱼、鸳鸯鱼头(双味)、鸳鸯鸡淖(双色)、鸳鸯鱼片(双味)、鸳鸯鸭子(双味)、鸳鸯豆腐(双味形异)等不胜枚举。

1983年,首届全国烹饪名师技术鉴定会,四川代表团一举奉献了三款鸳鸯肴馔。一是重庆名师李跃华 以独特构思,巧妙手法,精心制成一料两烹,一盘两色,一式双味鸳鸯海参。另一位重庆名师陈志刚则一改火锅红烫单锅的传统,以清汤(咸鲜)红汤(麻辣),双味火锅”(鸳鸯火锅),受到专家组顾问,评委之一的大清末代皇帝溥仪之胞弟溥杰的高度赞评。再一是成都小吃及糕点名师李新国制作的鸳鸯叶儿粑,咸甜馅各一,形似如意的鸳鸯,形双馅双味双,别开生面,情趣生动,成为获奖作品。

川菜十大名菜湘菜(川菜趣谈芙蓉菜)(5)

中国川菜舒国重教授堂制作的鸳鸯叶儿粑

鸳鸯菜作为寓意菜之一,重在设计菜肴时,要立意巧、构思妙,寓意贴切、意景生动、冠以美名、配以美器,则能理想地展现出寓意之情景情趣,达到为席宴增辉添彩,让人叹为观止,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境界。尤其是“美名”,既要名副其实,又是画龙点睛,既雅俗共赏,又寓趣盎然,方能达到赏心悦目,娱乐食情的效果。

然而,在现今的餐饮行业中,类似这样情趣高雅、意韵浓郁、妙寓佳名的肴馔却是不多见了。这个业界是乎在市场竞争中,要么因急功近利而浮燥;要么便是投机取巧,哗众取宠。以所谓“新、奇、怪”来引人注目招揽食众。于是不少低级趣味,庸俗不堪的寓意及菜名充斥在菜单上。诸如什么“西施乳”,“太太乐”,“二奶香羹”,“男欢女爱”,“少妇泼辣鸡”等。更有甚者,居然还有人炮制出这样的“鸳鸯菜”。真叫人大跌眼镜目瞪口呆。“鸳鸯麻辣虾”,是把活虾与死虾合烹;“鸳鸯香辣蟹”,自然也死蟹活蟹同盘;还有用鲜肉与陈肉合炒之“鸳鸯肉丝”等。如此丧心失德的“创新”与“寓意”,这样的歪“鸳鸯”,真就该狠狠地“棒打”方才解气。

川菜十大名菜湘菜(川菜趣谈芙蓉菜)(6)

双椒鸳鸯鱼头

《四川省志•川菜志》编委会副主编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传奇》《路边的川菜史》《辣麻诱惑三百年》作者

图文原创·江湖饕客 向东 2019.07.08 成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