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经典电影介绍(回顾刘德华经典电影之投奔怒海)

刘德华经典电影介绍(回顾刘德华经典电影之投奔怒海)(1)

他长了一张朴实的脸,除了温顺和淳朴,没有太多的表情。他既不是一个夸张的男人,也不是一个华丽的男人。随着年岁渐长,他有了满眼的平静和柔和。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刘德华的电影世界里穿梭,在音乐声中陶醉,去感受上海滩的大浪淘沙,旺角街头的灯红酒绿,异国他乡的万种风情。

第一篇 纵横江湖

如果说电影和娱乐是一个江湖,那已经有太多人在这个江湖里散失了,但还有一个人在这个江湖中一直宜然不动,于是他成了一个唯一可以笑傲江湖的侠客,一个真正的时代偶像······

第二篇 热血男儿

在刘德华早期作品中,警察的角色已是深入人心,轻车熟路的他演起来毫不费力,表演自然流畅·····

第三篇 一世情缘

《天若有情》对于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恐怕是刻骨铭心的。这部影片中的阿华是一个对老大忠心耿耿、对敌手痛心疾首、对女友一往情深至死不渝的底层小人物。刘德华准确把握住了人物的灵魂,把这种自身游离于黑社会而心却富有正义感的"边缘"角色诠释得深入人心······《择自第十放映室》

刘德华二十多年演艺生涯得奖无数,其中音乐奖项更是堪称世界之最,也因此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说到电影,据不完全统计,从1982年主演的影片《投奔怒海》至今,华仔共主演140多部电影,同样无人能及。很多人说刘德华是香港商业电影的宠儿,不过似乎还可以说刘德华是香港商业电影的巨人,缺少刘德华,香港电影便缺少一分独特的色彩。2005年,香港UA娱艺院线举行“全港最高票房电影颁奖典礼1985-2005”,刘德华以17亿港元的成绩雄踞最高票房男演员之首,由此可以看出华仔在香港电影圈的号召力。闲话少叙,我们看看华仔的经典吧。


《投奔怒海》中的人性关怀

刘德华经典电影介绍(回顾刘德华经典电影之投奔怒海)(2)

《投奔怒海》是许鞍华在1982年的作品,一个以越南为题材的电影。

这是一部十分沉重的有关政治的影片,片中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政府对人民的压迫,生命的脆弱,这些都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所无法想象无法接触到的。这么一个如此沉重的电影给人的感觉却往往不是对片中人物的怜悯以及对政治的愤怒,而是对生命对人性的反思,因为这个影片虽然是一部有关政治题材的影片,但导演许鞍华更注重的不是表现政治的腐败,而是表现人性。所以这是一部人性电影,而非政治电影。

刘德华经典电影介绍(回顾刘德华经典电影之投奔怒海)(3)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日本记者芥川汐见来到越共解放后的越南拍摄他的专辑,起先他受到了政府热情的欢迎,在新经济区看到了生气勃勃的面貌,貌似一切都过得很好,人民生活在逐渐变好。但芥川想拍到的是更真实的照片,在他离开新经济区深入人民最底层的街区并且遇到小女孩琴娘之后才发现,他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政府安排给他看的一些假象。在越南,四处都有人死,新经济区不是什么天堂,反而是人民的地狱,被判为反动分子的人就会被带去新经济区做苦力。而刘德华所饰演的祖明是在新经济区回来的人,在筹钱坐船离开越南的时候,巧合之下因为抢劫芥川而再一次的被送回新经济区,芥川在酒吧夫人那里得知了祖明的这次抢劫是他的生死一搏之后,芥川决定陪同祖明一起去新经济区而看到真实的新经济区,心灰意冷的芥川再一次的离开了新经济区,而在这之后故事人物的惨剧则愈演愈烈。祖明的好友阿成在船到快要离开越南之前在一次挖地雷苦力中被地雷炸死了,祖明则在成功上船之后,在船上被枪杀。而琴娘在弟弟意外死去之后,接着的就是母亲在政府的逼迫之下自杀。一切的悲剧都发生在记者芥川眼前,芥川决定把琴娘和二弟送离越南,在她们上船之际,为了送他们离开的芥川却被枪杀了。原可以安然离开的芥川最后死在了越南,而琴娘他们则奔向了大海。

刘德华经典电影介绍(回顾刘德华经典电影之投奔怒海)(4)

《投奔怒海》是在香港新浪潮时期尤为著名的一部大作,在香港电影界甚少出现以重大国际事件为题材的电影,这部影片就开创了这一方面的先河,在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以及赚得了1500万港币的票房。这部影片更是刘德华的银幕处女作,与《胡越的故事》和《狮子山下》构成了许鞍华的“越南三部曲”,而真正把许鞍华推向了事业的最巅峰。

刘德华经典电影介绍(回顾刘德华经典电影之投奔怒海)(5)

这是一部以纪实的拍摄手法拍摄的影片,导演用最客观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如此的一个越南,人民都生活在痛苦之中。在影片中大部分的镜头是没什么花俏的,人物基本上都是放在中间,一种最客观的拍摄手法,而这种手法恰恰给影片带来了真实感。而在这种拍摄手法下,导演可以不加修饰的把越南人民所受的痛苦呈现给观众。导演在利用纪实手法表现主题的时候,也没有忘了在一些影片的细节上刻画人物的情感,所以在一些细节上我们更能感受得到越南的人们是怎样过日子的。就如片中的琴娘与她弟弟在听到枪声的时候,脸上表露出来的不是惊惶,而是喜悦。因为当她听到枪响的时候,她就知道又有人被枪毙了,她就又可以去帮人收尸体赚钱或者从尸体上找值钱的东西。而在这么惨的情景下,两个小孩子在尸体上翻找物品的时候却一点都不害怕,反而是镇定自如就像在垃圾堆中翻找食物一样。这一个细节的描写给人的是一种莫大的冲击感,尤其是当阿乐站在尸体上要芥川给他照相的这一个画面,充分的表现出在这种政治社会中的小孩对死亡的麻木,摄像师更是运用了类上帝视角的一个大俯拍视角来拍摄这一切,感觉上就像是上帝在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而无动于衷,表现出了人物的渺小,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压抑感。而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导演在后来又刻画了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就是记者芥川在阮主任的餐席上吃半生熟牛肉时,想起了白天看到的死人而犯恶心。在这里,这么一个大人对死人的反应和之前小孩对死人的反应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把之前对小孩的麻木的刻画再继续提升。这些就是导演许鞍华的导演功力,这些就是一部影片所能吸引观众的地方。

刘德华经典电影介绍(回顾刘德华经典电影之投奔怒海)(6)

接下来我要说到影片色调的处理反面。影片整体上基本是暗调,画面中的越南四处几乎都是破破烂烂的,房屋墙壁都是旧旧的脏脏的,导演运用色彩给观众带来了越南的第一印象——破败、丑陋、没有生气。而在室内,光线都是很微弱的,人物只要进入到房间内,光线所及的地方我们几乎只能看到人的脸,所以室内镜头基本上都是黑色的。而房屋家庭本来应该是人们最温暖幸福的地方,但是在这个影片里我们能看到的反而是一个灰暗的家,一点儿都没有温暖幸福的感觉,所以在视觉上,影片就已经带给了观众一个信息——越南人民最基本的温暖幸福都没有。在一个色调如此灰暗的影片中,出现较多暖色调的地方就只有城里唯一的一间酒吧,一间阮主任经常去的酒吧。酒吧中的色调基本上都是暖色调,一间娱乐消遣的地方的暖色调与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地方的冷色调一对比,我们就更能感受到政府的腐败。

刘德华经典电影介绍(回顾刘德华经典电影之投奔怒海)(7)

在影片中,台词的魅力也是不可忽略的,就如上文所提到的酒吧。酒吧的老板是一个中国女人,一个四十多岁却看着像二三十岁的女人。影片中提及到她是一个在乱世中曾经做过无数人情妇的厉害女人,有跟过美国士兵,韩国士兵,日本士兵等等,而在这些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中,男人们并没有在她身体上留下什么痕迹,如此厉害的一个女人当阮主任问到她的处子之身是献给哪国人的时候,她的回答是:中国人。这一段台词就表现了这个中国女人在乱世中被迫屈服于别人的淫威,但她最宝贵的东西始终还是给了中国人,这就是她的痛苦,一个貌似在酒吧中安然度日没有悲痛的中国女人的痛苦,她过得并不快乐,她每天都生活在矛盾的折磨中。

刘德华经典电影介绍(回顾刘德华经典电影之投奔怒海)(8)

我们继续研究这部电影的台词魅力,在影片中有一段台词是很有意境的,这是在影片中的一段阮主任跟芥川走在海边的谈话。阮主任跟芥川谈到他的革命人生,他把他的艰苦一段一段的告诉芥川,如何被拉进牢、如何被打等等,到最后,在落日夕阳的余晖下,阮主任说出了一句话:“越南的革命成功了,但我的革命却失败了。”这一句话道出了这部电影的主题——人们在追求革命追求政治的时候,往往却忘记了对人性的关怀。这就是许鞍华想表达给观众的想法,这就是她的特立独行之处。

所以综上所述,《投奔怒海》不是一部政治电影,而是一部人性电影。

刘德华经典电影介绍(回顾刘德华经典电影之投奔怒海)(9)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进入主页影视库,可搜索本影片欣赏完整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