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语学习方法分享(学习英语有何难)

我的英语学习方法分享(学习英语有何难)(1)

国庆假期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吃饭,酒酣耳热之际,有人开始感慨岁月抚今追昔,“唉,年初立的flag又要打脸了。”旁边的人问,“啥flag?”

“本来今年想好好搞搞英语,课程和书都买了,只上了几次,app下了好几个,也就地铁上偶尔看看。下班太累,真不想再动脑。”另外两个人表示高度同意。

“你这算啥?”另一个朋友苦笑道,“我报了年底MBA考试,可是忙到飞起,抽不出时间复习,看来要推到明年了。”“还有两个半月,抓点紧,说不定能行呢,对你这学霸来说还能难到哪儿去。”我调侃他,不过他是学霸这可一点没错。

他说,“数学逻辑倒还好,我也是发愁英语,扔了好多年了,现在忘得只剩26个字母,我儿子初一的英语看着都费劲。”

这么聊着,话题又转到我身上了,“你给传授传授经验啊,英语那么好,到底咋学的?”几个人的热切目光都望过来。

“唉,我说过不只一遍两遍了吧,你们有一个听得没有?”我这的确是实话。每次聚会吃饭,时不时就聊到这里。对他们几个,我一向开诚布公,没有什么藏着掖着,以前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更何况,我的方法并不难,可以说方便易行。

关于怎么学好英语这件事,俨然成了一些人的“老大难”了。不时有人来问我,同事、朋友、亲戚,甚至他们的孩子。我发现大家的很多困惑都是一样的。我辅导过几个成人学生,他们的职业、年龄、目标各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问题。下面是我总结出来的七个常见困扰或迷惑:

第一个,我很想学,但是太忙了,根本挤不出时间,怎么办?

第二个,我一看到英语文章就头晕、犯困,刚开始还能撑着,但过一会儿就不行了,有解决办法?

第三个,我想学,但不知道从何下手,各种参考书、手机app、网站太多了,看起来都不错,到底该怎么选?

第四个,我就想知道有没啥速成的、快速见效的,好比三个月练出马甲线、人鱼线。

第五个,学英语就一定要背单词、记语法吗?太乏味无聊了。

第六个,我的工作中接触不到外国人,我该怎么提高口语水平?

第七个,在线翻译技术越来越强,以后手机里下载个app很方便啊,我还需要学英语吗?

虽然我不是教授、专业老师,也自认为不是学霸,不过在学习英语这件事上,这些年积累了不少独到“心法”,我的成绩也拿得出手,加上时常有朋友请教,我想,不如作一个系统、完整的总结,一来对上述问题做个全面、细致地回答,二来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如果我所说的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我会非常高兴。

我先说说自己的学习经历,这其中也包含了我的学习方法。从中学时起,英语在我的各门功课里是亮点之一,不是说有什么天赋,只是愿意在这上面下功夫。印象最深的是,高中时上英语课,前一天讲完课文,第二天提问背诵,很多同学尚且不能通顺地读下来,我却能流畅地背诵全文。老师看着我的赞许笑容和同学们的惊诧目光,让年少的我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不知道,前一天晚上我是怎么用功的。

上大学后,我很早就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在英语课上能和老师自由对答,在系里、学院算是小有名气。那时我每天清晨六点多起床,去跑操、签到后,就拿着英语课本到教学楼外面的小树林、草地上朗读英语课文。晨光从树枝间洒下来,草叶上还带着露珠,空气清新沁人心脾。我大声诵读,有时会引来林间的小鸟唱和。在享受生机盎然的自然之美之际,体会简洁晓畅的文字之美,这常常是我一天之中最开心的时刻,也是四年里的难忘记忆。

工作几年以后,公司实施全面的管理变革,请来一些美国咨询顾问。我被指派为项目组的会务翻译,帮助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在工作之余,我会主动和老外们聊天,他们开朗随和,不管什么话题,都很乐意和我聊。在一位顾问的鼓励下,我选择到欧洲留学。

那段时间里,我投入大量时间阅读资料、组织小组讨论、准备PPT、在课堂上发表presentation。我坚持以往的习惯,经常主动找老师交流。这段经历对我的英语水平提高非常大。回国以后,尽管不常用到英语,但有那几年打下的扎实基础,英语已经成了我的一种“底色”,像是“硬盘”的一部分,可以随时调用进入内存。

当时我是到法国留学,学校要求具备一定的法语水平。我在出国前一年的十月份开始学习法语,一直到当年五月。每周三次课,白天正常上班,下班后赶到上课地点,晚上九点左右结束。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学完了《法语》全部四册教材,顺利通过了法语TEF考试。在此期间,我还用了大概四个月同步备考雅思,取得了8分的成绩。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主题,具体讲讲究竟怎么学英语,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我围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展开,这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四项必备要素,也是雅思、托福等英语考试的核心内容。后一部分,我会集中回答前面提到的七个问题。

第一,听力

听力让很多人为之头痛,最大的困扰是跟不上,觉得对方说得太多、太快,可归结为“速度”问题。语言中的速度问题不同于物理学概念,它是“相对”而言,事实上,可能不是对方太快,而是我们的反应速度太慢导致的。跟不上的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是有三个,一是词汇量不够、词汇不熟,二是语音这个基础关没过,三是对英语的表达方式不适应。

我们先来看词汇问题。

词汇量不够,导致双方交流中出现无法理解的生词,这显然会影响沟通效果。到底多少单词量合格呢?有研究发现,在日常会话中,最常用的大概有3000个,就是说,如果你的单词量达到这个水平,理论上就可以从容应付基本交流了。当然,仅有“量”只是第一步,还要有“质”的保证,这3000个单词都要熟练掌握,不能只是见了面认识,应该达到会读、会拼、会听,相关词组以及动词的现在分词、过去式、过去分词都要熟练掌握,这样才能达到一听到发音就立即想到是哪个词。接着的问题是,有没有必要单独购买关于单词、语法方面的书或者课程?这个因人而异,视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方式而定,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我在下面回答问题三时,推荐了我的方法,供你参考。

其次来看语音问题。语言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我们以往的学习,偏重于词汇拼写(字面上的识别),而对发音即“语音上的识别”不够重视,这是国人听力口语相对弱、不敢开口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如果没有过重的地方口音,经过较短时间的强化练习,就能掌握比较标准的发音(英音、美音皆可),这样在听老外讲话时,对方的发音和你记忆库里的储存一致,你才能快速“调取”相关词汇,从而完成语音识别,加上上一点说到的词汇量问题,才能顺利过渡到语义识别。否则,如果你的发音不标准,同一个单词在你这儿和别人那里有差别,必然会阻碍你的听力理解。除非对方写下来,你恍然大悟,嗨,早说嘛,原来是这个词,我知道的!对方肯定会一脸懵逼:我说了啊,一直说的就是这个!

攻克了语音和单词两个关卡,接下来的是听力中最有挑战的一关。英语的表达方式及句法,与汉语有很大不同,最典型的例子是主谓语在先、状语后置(包括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条件状语等),这是令很多初学者极不适应的地方,总觉得怎么句子这么长啊!我们往往会按照习惯关注前半句,认为后面的不重要,或者抓不住全句的重点,想眉毛胡子一把抓,却什么也没抓住,一句话说完,只记住了几个零星单词,不知道全句要是表达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克服畏惧心理,不要一上来就害怕,担心自己听不完整、听不懂,其次,不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个词几个词上面,而是要跟着节奏、关注整个“句子流”,就像你站在高处,看到的是一条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的河流,你看到了它的流向、流经你面前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只见到了几朵浪花或漩涡。这一点是需要大量练习才能具备的能力,就是有些人说的所谓“语感”,这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只要经常练习,都会有的,当然程度有所不同,视你所下的功夫而异。

上面是听力的三项基本构成要素,分别攻克每一项,听力定会大幅提升。那么,有没有更简便易行的、“一勺烩”似的方法?有,就是听力跟读,把单纯地练习听,变为全方位地综合性练习。具体是这样的:第一遍听,按照正常方式,盲听练习材料,不论次数,直到完全听懂或者只有个别地方是难点,攻不下来,第二遍听,对照文字材料听,重点放在前面没攻下来的难点上,仔细体会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没有听明白,第三遍听,跟读听力材料,尽量模仿它的的语音、语调,特别是节奏、速度,模仿语音语调实际上是口语练习,在这里一起解决,而模仿语速则是提高听力的“制胜法宝”。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你反复跟读几次,从勉强跟上到流畅诵读、一直到比原音更快时,你会突然有种拨云见日、云开雾散、俯瞰天地众山小、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的感觉。就像两方对垒,此前对方每次出招,你只能看到一束光刷地从眼前闪过,现在则像是慢镜头,他的每一次出拳、挥臂,你都尽在眼中,了如指掌,如此则焉能不胜?你会得意地笑出来吧。

作为这一部分的结束,我给大家一个小建议,特别是对于喜欢在家里、车里播放背景音乐的朋友,可以把音乐换成英语广播节目做背景声,当然要在不影响他人和行车安全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英国电台或者美国的,不影响做其他事情,有一搭没一搭的听上两耳朵。听广播(有人称作“熏耳朵”),是个慢功夫,对培养你的语感、对语速的掌控,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好处。

有些人在初学英语时,常听慢速VOA之类的节目。我个人不是很赞同。如果是为了熟悉和矫正美式英语的发音,这是可以的,但到了正常练习听力的阶段,就无此必要了,应以正常语速的材料来听。提高听力的方法,不是从慢速开始慢慢提高,而是从内容简单的会话开始,慢慢增加内容复杂度,但语速始终保持正常。大人跟小孩子讲话,从不会像《疯狂动物城》里的“闪电”那样慢慢吞吞,而只是选择简单易懂的字词交流,就是这个道理。据我所知,市面上除了慢速VOA之外,没有其它的慢速听力了,凡是正规的听力练习课程、材料,都是正常语速播放,是不是很能说明问题?

第二,口语

如果说听力让不少人头痛的话,口语可能是很多人的梦魇了。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好,问题的源头主要有两个,一是缺少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二是缺乏有效的方法,三是害怕出错,不敢张口,尤以第三点最为常见,多少人在它面前倒下不起。

我以前有一个领导,70后,搞技术出身,后来做商务管理,需要经常和老外打交道。据我的观察,他的单词量不会超过1000,也从不用什么语法、时态,就是把需要的单词像搭积木似的摞到一起——而且是按汉语的表达习惯,不管语序排列,这样就完事——一股脑丢给老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的话里只有一般现在时(即动词原形,没有任何变位),偶尔闪现现在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更别说其他的时态语态的变化,过去时杳无踪迹。他的发音也不不标准,有明显的地方口音。但就是这么“糙”的英语,他讲起来毫无惧色,像讲自己母语一样毫无顾忌。不过,那些老外倒是毫不介意,他们都能听明白。

所以,各位,口语没你想的那么难,先张开口,慢慢矫正错误——不矫正也没关系啊,就像我这位前领导,只要对方能理解就行,这不就是表达的目的吗?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观念是,“错误”是很可怕、很丢人的事,这种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了潜意识,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要多练多说,而是错了怎么办,会被老师批评被别人笑话。这种从小形成的认知偏差,严重影响了我们的信心和表达的欲望。

就像我现在学游泳,起初也是下了很多次决心,总是觉得不好意思,这么大人了还不会游泳,怕到了泳池被人笑话。但实际上,没人一个人看我,不论大人小孩儿,都是各游各的各玩各的,我才意识到,自己想太多了!一个大男人跟着教练练器械没人笑话,为什么学游泳会被嘲笑呢?压根儿没有的事,纯粹是自作多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练习口语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敢张开嘴、能张开嘴,你就成功了一半。再者说,对方给你当免费的陪练,让他笑一笑又有何妨呢。

对于口语水平要求不高的朋友,看到这里就可以了,剩下的交给你自己,放心大胆的去说就是了。对于已经具备了基本水平、想要进一步提高却苦无门路的朋友,特别是对于要参加考试或者出国的朋友,上面这种方式是绝对行不通的。

下面我给你分享一个超越“堆积单词积木”的练习方法,正好也回答前面提及的两个问题,缺乏环境和方法,怎么解决呢?跟自己练。任意找一个话题,自己做口头文章,就像发表演讲一样。注意,不要在心里自言自语,一定要张口说出来,想象对面有人在听你说,要让他听见、听清楚。我称其为“虚拟练习法”,一来矫正发音,二来练习口头表达、组织思维和语言的能力,三来练习胆量。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对着镜子练习,还能纠正自己的仪态,综合锻炼演说水平,当然效果就更好。

我在准备雅思口语考试时,就是用的这个方法。当时白天要上班,晚上学法语,没时间找人陪练,就自己跟自己说,效果很不错。现在有手机就更方便了,大家在练习时,可以录音或视频,然后回放,马上就能发现有哪些不足。过几天后,就同一个题目再练习一次,前后对比一下,哪里有进步了,哪里还需强化,一目了然。

前面讲到的“听力跟读”,也是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方法。在练习听力结束后,模仿原音朗读、大声读出来。如果尝试不看听力的文字资料,凭自己的记忆念出来,效果更好。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跟原音的区别在哪里,或者也录下来作比对。这样一来,一石二鸟,既练习了听力,也练习了口语。

提高口语的另一独家秘籍,是我们从小就经常使用的,背课文。不要小瞧它,虽然看起来有点笨,费工夫,但是效果绝对是无与伦比、非常强悍。且不说中学时背课文对我的帮助,在备考雅思时,我把新概念英语第五册作为刷题之外的辅助材料,每篇文章从精读到背诵,考试前背完了整本书的2/3。其结果就是我的口语越来越顺畅、速度越来越快,因为脑子里直接跳出来的就是英语,完全不需经过中文到英文的转换。口试的考官笑着对我说,很好,可以再慢些。没办法,控制不住地往外冒啊!

所以,我强烈安利各位背课文,好处多多,帮助你记单词、记语法、练听力、练口语,如果再结合口头作文,可谓两大杀器,如此坚持练习一段时间,你的进步会让自己都觉得惊讶。

关于背课文的方法(也就是记忆的方法),怎么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文章背下来,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找机会专门来聊聊。

第三,阅读

相对而言,阅读是国人的传统强项,以前的教学方式最突出这个方面,老师往往先是讲解生词,然后念课文、分段讲解,重点是句法、语法,然后做课后练习。如果词汇没有很大问题的话,这部分的困难不像上面两项那么大。工作当中看邮件、读英文材料或书籍,借助字典和翻译软件,一般都能理解文章大意。所以,我想主要说说如何提高阅读效率、阅读质量,也就是如何提高阅读水平的问题。我也给你两个“秘籍”,一个是抓整体,另一个是抓细节。

不论阅读什么类型的文章,迅速掌握文章主旨和大意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怎么做呢?简单来说,就是“抓大放小”。第一步,看首段和末段。作者一般会开宗明义,在文首简要阐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想要描述或表达的事件内容,在末段会做一个总结,强调或深化自己的观点。所以,阅读时先抓住这两个要害部位。第二步,中间部分,看每一段的首句,较长的段落,末句也要捎带关注。如果文章较短,一般靠第一步就能抓住文章大意,对于篇幅较长、段落较多的文章,作者会在中间部分进行充分大量的论证、描述,提供详实的分析,这就是我们在第二步所要做的工作,抓住每段的首句,掌握文章的整个逻辑推进的链条,形成对全文大意的进一步理解。第三步,找关键词,包括具有转折、递进、条件意味的连词和副词,像but, however, meanwhile, moreover, given that等等,这些词是连接上下文的密钥,通常会引出作者真实意图,务必要留意。做到了这三步,就能基本领会文章大意,其它内容可以暂时略去。

接下来,要抓细节。文章中提及的时间、地点、数量、人物等等,是作者用来支撑观点之用,是对阐述性内容的补充。所以,如果需要了解这些细节性内容,或者有比较充分的余裕,可作有针对性地阅读。阅读理解考试的题型,基本可以按照这两种方式划分,一类是测试对文章大意的理解,还有一类就是测试是否抓住其中的关键性细节。在对全文做快速扫描领会大意时,可以留意这些细节性内容,时间地点等等,有利于提高做题速度。单纯的细节测试都不难,有难度的是问你这个细节的含义是什么之类,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分析,本质上还是看你对文章整体的理解程度。

以上讲的可以称之为“被动式阅读”,即完全把自己交给作者,跟着他的思路和行笔前进。与其对应的是“主动式阅读”,我们不再是跟随向导的旅游者,而是探险者或侦探,看到文章题目后,迅速组织一下思路,按照自己的经验,猜测作者可能会怎么组织文章(即把自己当成作者),有哪些可能性,然后通过读首段、末段,印证并调整自己的猜测,这样一步步的接近真相。主动式阅读的好处是,这样积极的参与,一来有助于极大调动注意力,不会走神,二来能更快速地把握文章脉络和逻辑走向。

此外,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有时会接触到外文资料、分析报告,篇幅长,字数多。我的个人习惯是,先看目录,以求了解大意和逻辑架构,找出文章核心部分;接下来快速浏览全文,重点看每部分的小标题(未出现的目录中)和图表,图表是一种直观清晰的表达方式,而且信息量很大,能帮助你迅速了解到上下文的文字内容。这是一种由粗到细的阅读方式,从树根、到树干、到树枝、最后到树叶,根据当时的具体需要,决定进行到哪一步,千万不可一拿到文章就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读,见木不见林。

第四,写作

一直以来,写作都被视为很“套路化”的,有套路可循的,似乎看起来比前面三项容易些,只要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搭配一些套路技巧,就能写成一篇文章。但这只是很基础的水平,想要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仍需讲究方法,勤加练习。事实上,写作不容易拿高分。关于写作,我给大家分享三个“秘籍”:有话可说、有词可写、有法可依。

首先,有话可说。有些人总是感叹,作文难写,不知道从何下笔,感觉无话可说。我上中学时的语文老师常说,写作文要“言之有物”,就是说要有内容、有意义,用现在的话说,要给读者提供价值,不能是“大量注水”的文章,空洞无物,写英语文章也是一样的。这就要求自己有“货”,脑袋里有大量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储备,随时可以就任何主题展开联想、构建一个完整的论说框架。怎么做到这一点呢?平时经常练习,注意日常积累。我听到一个不错的法子,翻开英语字典,随意选一个单词(最好是名词),以其为主题,即兴做一篇口头作文。如果第一次写不出来,第二天再来,不行的话第三天继续,直到能说出两三个观点或故事来。这样的练习对打开思路很有帮助,快速调用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都会进步。当然,你也可以参考往年的英语作文考题来练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战性。

其次,有词可写。有了思路,接着就是提笔写作了,可是发现这个词忘了,那个词不会写。本来思如泉涌,却卡在单词这一关,无疑很让人郁闷懊恼。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接着上面的“话题写作”一起练。我们经常遇到的写作题目,大致可分为两类,经典类型和热点题型。经典类的题目,比如环境污染、电视或手机的优劣等等,在以往考试中经常以的不同形式出现,但是大同小异,你可以针对这类题目积累相应的词汇,或者找些样例文章背下来,以作参照。热点类的题目,比如AI是人类的威胁吗、加班应该被鼓励吗、移民如何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等等,可能涉及到一些不常用的词汇,你把它们分门别类记下来,不需要很多,只要写作时能抓住几个关键词展开并解释清楚言之有理就足矣。比如空气污染的题目,如果你写上carbon dioxide,无疑会加分,如果你还能写出ozone layer, 就更显示水平。

再次,有法可依。这个法就是常说的“套路”、“技巧”。前两点分别解决的是文章的“灵魂”、“血肉”问题,这一点事关“骨架”,要让文章“立”起来。最常用的布局谋篇的方法,是“总分”或“总分总”结构,先用两三句话“开题”,然后分别分段阐述主要观点,再有一段简单介绍与之相反的观点,作为衬托,总结段重申自己的观点。关于具体写作中的技巧,相信你可以轻松找到很多资料,我在这里不再重复。重点是你要找出几种顺手好用的,经常演练,达到一气呵成,这样在实战中就会信心百倍,以不变应万变。

前面讲过背课文的方法,这时就能显出作用了。如果你能在作文中避开大家都在用的传统套路,新鲜的布局、论述方式一定会让阅卷者眼前一亮。


前面围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介绍了我的学习体会和方法,下面来回答开头处提到的七个常见问题。

1>>> 我很想学,但是太忙了,根本挤不出时间,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其实是关于时间管理、或者说自我管理。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在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资源,以求总收益最大化。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时间管理。

时间使我们最重要的资源。一天当中,除去睡觉、工作、通勤、吃饭以外的业余时间,大概5~6个小时,这是可供分配的时间资源总量,如何在to do list里的各项任务中合理安排时间,取决于你对各项任务的价值评估以及必须性。如果你认为学英语会使你的人生收益大大提升,可能就会把它置于最高优先级,你就会首先给它预留出时间。如果你认为学英语是必要的,但是其它事情的重要度、急迫性更高,例如接送孩子、社交应酬、健身瑜伽、照顾老人等等,那么留给英语的时间就可能就微乎其微,要么压缩其它任务的处理时间,要么牺牲休息、吃饭时间,从总量里找资源。所以,你需要首先给学英语这件事做个全面的定位,相对于其它任务而言,它排在什么位置,定位清楚了,剩下的其实就都一清二楚了。

我遇到的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自己觉得应该学,但不学也没啥妨碍和影响,在他内心里面,学英语的优先级根本排不上号,那当然就不会安排时间了,于是,拖了一天又一天,竟然成了mission impossible。而实际情况是这件事于他而言价值不大或必要性不高,不是非完成不可的,他就不会建立明确的目标、不会产生强烈的行为动机。

假设说明天公司颁布一项规定,英语不合格者一律淘汰,可能你就不会再说没时间学英语了。或者,不通过英语考试,就不能毕业、不能评职称,相信你会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资源来学习,这时,很多原本看来是问题的,也不再是问题了。

从心理学上看,来自外界的、被动的刺激,往往比内在的、主动的要求,更能驱动人的行动,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很少有人能在没有外部压力之下,通过自我驱动、自我激励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因为这是对意志品质、自律能力的极高要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在高管的招聘中,要求具备self-driven,self-motivation的性格特质。

2>>> 我一看到英语文章就头晕、犯困,刚开始还能撑着,但过一会儿就不行了,有解决办法吗?

这个嘛,你可能是患了“英语应激综合征”,没有啊,开个玩笑。

如果是身体上的原因,很累、很困倦,那就先去喝杯茶、洗个澡,休息一下。如果是思想上的原因,比如厌学、懒惰、懈怠,就需先正本清源,问问自己,我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是应付考试?还是为了提高水平?这个目标明确吗,有时间限制吗?是自己主动设定的目标,还是被动强加的?不学会有什么后果吗?

这一点前面已经讲过了,自我设定的目标,都很容易“打折扣”,只有在外界压力下才会真正动起来。就像健身一样,有些人只有买了私教课、花了钱,才有动力坚持去健身房,否则没人从旁督促,就会懈怠。无论如何,只有清晰、强烈的动机,会激发你的斗志和潜力,否则,目标不清晰,动机不强烈,行动中一遇到困难、障碍,就会退缩。

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老兄,学英语的flag立了有三年了,成效甚微。他学英语的初衷,是为了和美国总部的人沟通更顺畅,去年来了个新下属,英语不错,很多时候代替他完成了沟通工作,他学英语的动力就减退了,尽管还是心有不甘,不想在下属面前示弱,但自己提不起更大的劲头。我曾说他是刺激不够大,他连连点头。

我见到有人手机上的各种英语学习app占了满满一屏,每天在朋友圈晒各种app打卡记录、背单词闯关进度、跟着谁谁学英语多少天,大半年下来问他收获如何,他回我说,点赞不少,其它嘛,呵呵。我还有个学生,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移民,问她计划什么时间出国,她说,还没想过,但是肯定会出去的。这样的目标太模糊笼统——其实连目标都不是,我当时就断定她不会坚持三个月,实际上只上了三次课(每周一次),她就以工作太忙为由停课了。

3>>> 我想学,但不知道从何下手,各种参考书、手机app、网站太多了,看起来都不错,不知道怎么选

这个问题被人问及的次数也很高。尤其是现在各种线上的、线下的资源多如牛毛,确实不太容易分辨取舍。这就像找男女朋友,你总得要一个一个见了面、聊了天,才能判断此人是不是你喜欢的,所以,选资料、选课程也一样的,最安全、最稳妥的方式是去试一试,这样绝不会上当受骗。不过,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耗费时间,没办法,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如果把选择范围缩小至参考书,我有一个很好的推荐,就是《新概念英语》,毋庸置疑的经典。这一套书从零基础开始,直到高阶水平,覆盖了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每篇文章中的生词都有标注,涉及到的语法有详细解释,所以,你不需要另外再去找单词书、语法书,结合课文学习就足够了,而且结合具体语境记单词、记语法,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我觉得新概念的文章选得特别好,除了作为阅读训练,同样适合朗读、背诵,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奇效。我在备考雅思时就背了很多篇,特别有帮助。这套书是标准英音,想学美音的朋友,需要找其它听力教材。

4>>> 我就想知道有没啥速成的、快速见效的,好比三个月练出马甲线、人鱼线

三个月练出马甲线是完全可能的,但是有条件的,一个200斤的肥胖型身材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恐怕很难。

所以,需要综合考虑你的现有水平、想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这中间的差距有多大。建议你先做一个自我评估,哪里是弱项,最想提高的部分是什么,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可投入的学习资源,如时间、精力、资金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自己愿意落实的计划。千万不要看别人在朋友圈秀马甲线人鱼线,你就脑袋一热也要练,第一,你不知道那是真是假,P过没有,P了多少,第二,别人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辛苦、牺牲,你也不知道。你看到的只是结果而已,成年人切忌八分钟热度。

说实话,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学习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否则世界上都是大师、文豪、科学家了,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客观现实。不要被那些虚假宣传误导、折腾,什么速成强化班、超强高效法、名师独家课,不可否认其中确实有些是认真负责、有真材实料的,但大多数只是投你所好,知道你想要啥就承诺给你啥,内容方面并不过关。它们关心的,只是你支付宝或微信账户里的钱,至于你的英语学得如何,与它们无关,那是你自己的事。

这里顺带说说我对英语学习类app的看法。我不否认其中有些设计制作精良,确实有帮助作用,但还是那句话,找到适合自己的,不要太多,否则本来就没时间学习,下载那么多会有时间一个个看么?一打开手机,望着满屏的各类学习app图标,心理压力陡增,还没开始就打退堂鼓了,要么就是在各类app之间来回切换,这个看一会儿,没啥意思,提出,又去看另一个,时间过去了,学到了什么,自己也不知道。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在手机app里闲逛,时间过得非常快,那是真正的time killing。

另外,学习不是看小说、打游戏,不能以是否有趣、好玩作为衡量标准,那就完全南辕北辙了。我接触过一些学python编程的app,把编程知识设计成游戏闯关,形式新颖,趣味盎然,但这只是给初学者引路入门、让你“了解”知识点而已,你只是“知道”了有这么回事,但距离“学会”还有很远的距离,你需要反复、大量地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编程规则。试想一下,将来你在编程工作中,总不能每次都从头到尾玩一遍这个游戏吧?

学习不仅要了解、知道,关键是要记在脑子里、变为实际应用能力,在这一点上,从来没有任何捷径可循。否则,现在遍地的中小学辅导班、强化班,都可以关门了,如果一边玩游戏一边就能学会奥数,谁又会那么费劲辛苦到处上课求教呢?

还以谈恋爱为例子,初次见面双方都会好好打扮一番,以良好的外表形象出现,但是,交往久了,这些表面的东西就不重要了,大家最在意的还是更内在、本质的,包括人品、个性,因为这些才是影响两人关系的重点。表面功夫再好,也只是看看就行了,不能太过于强调。

5>>> 学英语就一定要背单词、记语法吗?太乏味无聊了

学任何语言都要熟记单词和语法,不然怎么说话呢。

不过,背多少单词、记哪些语法,倒是有通融回旋之地。每个人学英语的目的不同,如果是参加GRE考试,那你将踏上一条漫漫单词之路;如果只是应付日常对话,我认为,其实一两千个词汇就够了,这不难吧,高中毕业就超过这个标准了。

语法更好说了,像我前面说到的那位领导,基本上不在乎语法,跳出五行之外,丝毫不影响沟通。当然了,如果你不想那么low,掌握常用的几个时态、被动语态,想再文雅点,再加上虚拟语气。所以,还是因你的需要、目标而定,不存在什么定则必须如何如何。

另一方面,即使背单词、语法,也是有方法可循的。生背硬记,肯定会很苦不堪言,但是结合课文、情境来记忆,则会完全不同,具体可参见问题三。

6>>> 我的工作中接触不到外国人,我该怎么提高口语水平?

这个更不是问题。很多人从没出过国,照样说一口流利、连老外都难分真假的英语,例如当年“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我自己的方法就是跟自己说,把自己当做陪练,自问自答。难度再高一点的话,就是自己和自己辩论,先做正方、再做反方。我在前面关于口语部分作了详细介绍。

7>>> 在线翻译技术越来越强,以后手机里下载个app很方便啊,我还需要学英语吗?

我相信会有一天,加载了同传技术的装置可以随身携带,以极微小的尺寸集成到我们的可穿戴设备中,甚至是移植到头部皮肤下面,变成身体的一部分,按照现在的技术发展趋势,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到那时,作为交流沟通方式的语言的障碍,就彻底消失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语言不仅是交流沟通的手段,它更是代表了不同的文化、思维和精神,这些才是语言的真正内核。掌握不同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其它民族、国家的人们是如何思考的,如何看待世界的,对我而言,这是学习外语最有趣、也是最有意义之处。每一门语言,就是一架探索世界不同地域的望远镜,帮你极大地拓展自己的视野。

到此为止,我把这些年自己的所有心法都已倾囊相授。

最后的最后,我再送你三件学习英语的法宝:明确清晰的目标强烈如一的动机持之以恒的训练

诚然,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道理。事实是,真理往往是朴素的,那些看起来花枝招展的,则往往另有所图。也许有人说,道理我都懂,就是做起来很难。是啊,世上法门万千,差别就在于“修行”,找到一个法门坚持下去,必有收获。最忌讳试试这个,摸摸那个,都是浅尝辄止,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大好年华。

深入来讲的话,这涉及到认知心理学等领域,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如果有机会,将来我们也可以聊聊。

好了,我现在要把这篇文章转给开头提到的那几个兄弟。祝愿他们,也祝愿你们,都能顺利实现下一个flag!

2019年还剩下85天,如果充分利用的话,是能做些事情的,实在不行,那么好好想一想、构思一下,为2020年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到来年的今天,有满满的收获。

欢迎你在留言中和我交流!

(全文结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