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北宋天才诗人王禹偁)

宋太宗至道元年(995),东京汴梁郊外西短亭。此时,杨柳依依,细雨霏霏。气氛有点压抑。这一年录取的三百五十三名进士,在状元孙何率领下,在桥边送别一个中年文士。

文士两鬓微霜,从容对孙何等众人说:“感谢大家的厚谊,也请大家替我谢过苏公。行旅之人,没带笔砚。随口吟首诗‘缀行相送我何荣,老鹤乘轩愧谷莺。三入承明不知举,看人门下放门生。’就此别过,再次感谢大家!”言罢,拱一拱手,大步走下官桥,登上泊在河边的小舟,不再回头。

王禹偁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北宋天才诗人王禹偁)(1)

大家送别的文士叫王禹偁,这是他被贬到外地任职。那么,他是何方神圣?连降职外调也得到那么多人送行呢?据了解,这个王禹偁是北宋诗人、散文家,诗文革新的先驱,文坛的领袖级人物。

而据历史记载,王禹偁出身寒微,祖上世代以农耕为业,但这位贫农出身的孩子却天赋异禀,特别聪明,九岁就能写诗作文。后来,在公元983年,他高中进士,并且因为文章写得好而深得皇帝宋太宗的喜欢,提拔他担任自己的秘书。

王禹偁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北宋天才诗人王禹偁)(2)

但是他情商太低了,为人又正直,好议论朝政,好批评别人,在该颂圣时规劝,在该闭嘴时批评,口无遮拦,从不顾忌。最终惹怒了皇帝,先是从开封被贬到商州,后又被贬到滁州,再后来又被贬到黄州,最后客死他乡,真是令人唏嘘!

虽然王禹偁不懂做官,但是他在文学方面却是很有才华的,所以才会有皇帝的赏识和几百学子送别的场景。据研究,王禹偁所写的文章,继承了唐韩愈的风格,讲究平白朴实,反对艰深晦涩。另外,王禹偁还是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倡议的诗文革新运动的开路者。王禹偁写文章是这样,写诗也是如此,语言平易流畅,风格简易雅致,有一首题为《村行》的诗,大为后世推崇。

王禹偁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北宋天才诗人王禹偁)(3)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因论庐州妖尼道安诬徐铉事,抗疏获罪,从开封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其间他寄情山水,聊以慰藉,尝自言:“平生诗句多山水,谪宦谁知是胜游。”(《听泉》)试图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摆脱世俗的喧嚣,忘却宦海的沉浮,以恬淡闲远之趣、怡性养情之意对抗命运的坎坷。于是便有此景美情闲之诗。

王禹偁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北宋天才诗人王禹偁)(4)

首联“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两句,把读者带进一幅绚丽的图景中。菊初黄,点出时令是在中秋;一个“穿”字,表明峰回路转,时隐时显。诗人骑马穿行于山间,路旁山花烂漫,野菊绽黄,秋意正浓。诗人放缓行速,信马由缰,沿途游赏郊野的自然风光。

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两句,是从声音的角度来描写。万壑之“有声”自是写出自然界之“有”,写出因风所吹出的天籁之声,一个“籁”字便包含了作者的赞叹和喜爱之情;而“数峰无语”之“无”却是看似无理却实为有情之语,山峰本来是不能语的,诗人说它“无语”便像是能语而不语,似乎这数峰与诗人有了情感的交流。

王禹偁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北宋天才诗人王禹偁)(5)

颈联“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两句,写诗人乘马穿过山径,来到山村所见景色。这里所着眼的是花果色彩美的描绘。棠梨(野梨)叶落了,枝头上却挂满艳如胭脂的硕果; 荞麦正当花开时候,远远望去,一片雪白,散发出沁人心肺的清香。

这两句也是 一对工巧的偶句。“棠梨叶落” 与 “荞麦花开”,一生一灭,物象天演,自行更迭;而“胭脂色”与“白雪香”,一浓 一淡,有香有色,两相辉映。

这些山村常见的景物,虽无奇特之处,但它们所组成的却是一幅色彩绚丽的天然图画。它不但具有浓郁的村野生活气息,而且体现着物候节律、自然法则,无声无息地进行着有节奏的生命运动。

王禹偁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北宋天才诗人王禹偁)(6)

尾联“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两句,先以自问造成悬念,后以自答道出原委。原来这异乡村边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都使人想起家乡的风物。作者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去国怀归之情。而读者亦可以想见诗人由信马悠悠、喜色满面一变为勒马沉思、蹙额锁眉的神态表情。至此,“村行”的题旨得以显示,而作者因贬谪商州而萦绕心头的愁绪也委婉曲折地表露出来。

王禹偁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北宋天才诗人王禹偁)(7)

总之,《村行》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诗中,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景是为抒情打伏笔,抒情是为写景作结的。

诗人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过程,正从这“两结合”中传神地反映了出来。这是一首风物如画的秋景诗,也是一支宛转动人的思乡曲。从中,可窥见王诗简淡清新诗风之一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