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害羞心理学方法(害羞是一种综合症状)

当你与异性刚开始交往的时候......

你是否会感到焦虑?

你是否有点不自在?

是否担心别人对你的评价?

......

克服害羞心理学方法(害羞是一种综合症状)(1)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据研究表明,大约80%以上的人都曾体验过害羞。害羞与羞怯是一种综合症状,表现为在社交情境中不愿讲话、受抑制,并伴有紧张不安的不舒服感。当人们害羞的时候,她们担心其他人对自己的不认同,担心别人对自己做出不利评价。她们也会沉迷于自己不恰当的想象中,有一种非常强但错误的自我意识。于是,她们也会对交往抱有回避的态度,如果不能完全回避与别人交往,她们也会采取一种拘谨自卫的方式;她们较少注视别人,较少微笑,较少讲话,较少地做出回应性的交谈。与不害羞的人相比,她们不善于闲聊。

克服害羞心理学方法(害羞是一种综合症状)(2)

害羞会时常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当我们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初次见到有吸引力的、地位高的陌生人时,这种现象尤为普遍。而当我们与相熟的人相见,我们就很少出现这种现象。

然而,一些人会习惯性害羞——她们会经常性陷入害羞状态。这样的人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首先,害怕别人对他形成的一些消极评价,害怕嘲笑或者蔑视自己。

其次,害羞的人会比较容易怀疑自己,低自尊通常伴随习惯性害羞。

最后,她们在与其他人交往时,往往会感觉自己的能力低下。

总体而言,她们的社交技巧要比不害羞的人要差。

克服害羞心理学方法(害羞是一种综合症状)(3)

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无论是暂时性害羞还是习惯性害羞的人,她们的胆小羞怯都会引发别人对他们的不好印象。而这,恰恰是她们想要避免的。害羞者不会得到别人对他的同情,其置身事外、没有回报性的行为常常单调乏味或令人不感兴趣。当与他人相处时,她们的沉迷常会让人认为她们愚钝或者不感兴趣。时间长了,她们可能会遭到忽视或者拒绝,而不是理解和同情。此外,害羞的人交新朋友的速度很慢,成功率也不高,她们也因此感到更加孤独。

要想克服习惯性害羞,可以采用一些正式的训练,学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思考和认识问题,学会应对焦虑并正确理解社会评价,学会如何主动交谈、如何果断行事等社交技巧。如果你备受害羞的困扰,首先你不要想对方在意什么、想什么,那么你给她们留下的印象就会好得多。

克服害羞心理学方法(害羞是一种综合症状)(4)

对于与害羞者经常接触的人,应该尽量让害羞者放松,以平和的心态交流,害羞者就会自如很多;另外,经常性给予害羞者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会比预期做得更好。

中国的古代诗人有“犹抱琵琶半遮面”,“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等诗句,都是对女子羞涩美的赞美。适当害羞,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